分卷阅读252(2 / 2)
卫家饭桌上向来没什么食不言的规矩,他们仨说话是常事,曹襄也经常留宿卫家也熟,卫青便问起了霍彦怎么过来的。
霍彦便捡着重要的一五一十说了,说着说着,就提到指南针。
霍去病和卫青的嗅觉很灵敏,他们几乎确定,这个指南针用处很大。虽说对于本身跟身上装导航似的,对于身为顶级将领的他们,这个指南针增益不大,可是作为一个普通将领,一个明确的方向,实在是很有必要的。霍去病觉得多要一点,汉军将士一人一个不过分,卫青也期待的看着霍彦,期待霍彦像每次出征前给马修蹄铁,备好铠甲干粮那样,给他们每人都装一个。
“阿言,你那定南针,当真是行军利器。”卫青放下碗筷,指着舆图,“我与去病虽能辨方向,但寻常将士若有此物,遇风沙、密林、乃至夜行,便多一分把握,少一分迷失。”
霍去病立刻接话,眼睛亮得惊人,仿佛看到了装备精良、所向披靡的未来大军,“正是!阿言,此物若能配给全军,一人一个!那该多好!”
他想象着汉军将士人手一个,在茫茫大漠草原中如臂使指的画面,热血都有些沸腾。
曹襄也往霍彦的定南针上瞅,霍彦直接给他摆弄。
卫青依旧目光灼灼地看向霍彦,带着长辈的期许和统帅的务实:“是啊阿言,若能多制些,于国于军,功莫大焉。便如你之前改良马掌,惠及全军战马一般,这个也有很多吧。”
他们都见识过霍彦那些层出不穷的发明带来的好处。
阿言,阿言。
六只眼睛直勾勾盯着霍彦,霍彦被这突如其来的“全军装备”要求噎了一下。他看看期待的舅舅,又看看一脸理所当然、仿佛在说“不就是多造点小玩意儿吗”的自家兄长,最后无奈地回望过去,两双有神的大眼睛目光交汇,空气中充满了“快答应”的无声催促。
霍彦无奈之下也回盯,三双有神的大眼睛目光交汇,最后还是最没耐性的霍彦败下阵来,他长长地、幽幽地叹了口气,仿佛被抽走了所有力气,往身后的凭几上一靠,漂亮的杏眼翻了个无奈的白眼。
“知道一个多少钱吗,还全要,我还不如干脆飞上天去吧摘星星月亮给你们呢!”
他对这两位对金钱毫无概念、只知打仗和要装备的“宝贝将军”表示深刻的无奈。霍彦坐直身体,掰着手指头开始算账,语气带着一种“管家婆”式的痛心疾首。
“实不相瞒,我的好舅舅,我的好阿兄。咱们这次全歼匈奴,看似风光大胜,缴获无算。可你们算过没有?”
他指向舆图上的河西之地,“刚打下的这片疆土,要驻军,要筑城,要安抚归降的部族,要防备匈奴反扑,哪一项不是金山银海往里填?”
他随即手指又移向东方,道,“朔方郡的建设,还在纸上谈兵,遥遥无期,但那是未来北疆的屏障,更是无底洞!”
他最后指向胶东方向,手指在舆图上虚点着。
“盐铁官营才开了个头,阻力重重,收益远未显现。还有各地!旱灾、水灾不断,粮食减产,流民待赈,挣的完全不够花。”
卫青听着,脸上的笑容渐渐敛去,取而代之的是深沉的凝重。他缓缓点头,作为掌管帝国军事政务的大司马大将军,他深知霍彦所言非虚。国家,确实已经疲惫不堪,
他沉声道,“阿言所言,确是实情。国力维艰,民生多艰,未来十年可能都经不起再来一次灭匈之战规模的巨大消耗了。”
霍彦觉得他太悲观了,有酒政一直屯钱还有上次的豪族出血,加之黄河近些年被治理得不错,也没穷成那样,再给他四五年时间估计就够了。
他未来得及给卫青打气,霍去病的脑子就已经全是没钱了。
年少就没为钱发过愁的他其实对金钱毫无概念,他打仗向来只管冲锋陷阵,夺取胜利,粮草辎重自有卫青,霍彦和朝廷调度,何曾为这些琐碎发过愁?
“那个没钱,卖匈奴人呗!”他语气理所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