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42(2 / 2)

加入书签

消息说得迟了。

但闻外头有太监叫喝声,风动香随,来人用折扇挑起毡帘,鼻尖冻得通红,凤眸明熠如星。

他生得太好,又披了正红色的斗篷,腰间玉佩宝珠琳琅玎珰,像是捎了一轮光灿的朝日进屋。

一时间定国公府的家眷亲戚们都不敢动,暗叹世上竟真有如此完人——偏还是掌权的皇帝!

傅润环顾低眉停箸的众人,淡淡瞥了一眼坐在赵坼手边的赵彗之,再朝上首的寿星笑道:

“雪后初晴,孤临时起意出宫散心,夫人(一品命妇之称)免礼。”

--------------------

【《起居注》】十一月十五日晚,帝幸定国公府,因常夫人寿,赐玉珊瑚两株、金十两。

第九十四章 造次

老定国公逝世多年,老夫人常氏明面上已不再主持中馈,上次入宫还是两年前的中秋。

她连声谢恩,起身让出自己的软座,“臣妇耳目昏聩、齿摇发变,不曾迎驾,望陛下恕罪。”

“孤即兴至此,夫人何罪之有?”

傅润若单为祝寿而来,理当就势坐下。

当然,他不是。他越过赵彗之朝赵坼颔首微笑,“夫人坐吧。”

赵坼觉得纳闷,还是利落地让了位子,低声问傅润的安,又喝命赵彗之老实在后头站着。

“将军可曾听说赵恭之生还的消息?他真是好大的胆子,敢在汗王眼皮下埋伏数日。”

“听说了。恭之行事冒进,现在他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总有一日惹出大祸来!”

傅润轻笑,“孤亦做如此想,新拟了圣旨,命厉知行仍做主将,调赵恭之总掌殿军。”

赵坼心中清楚这是借机调整打压西北大营的“赵姓”势力,不敢与他较真,拱手道:

“陛下圣明。”

君臣二人就西北军情简单交流两句,话里点出赵恭之突袭鞑靼营帐、大破而还的消息。

这是喜事啊。

在座的宾客多与赵氏有姻亲往来,小半是京官,闻言皆喜上眉梢、出声祝贺。

傅润笑,“既是夫人的寿宴,尔等不必如此。方才那唱《八仙祝寿》的呢?仍唤他来。”

王长全候在门外,答道:“是,奴婢这就去吩咐着。”

常氏哪敢坐在上首俯视皇帝,示意长子次子退后,自往左侧挪了两张木椅,垂头再谢恩。

一时最上首的大圆桌只坐了三人。

傅润还未用晚膳。

太监遂撤了这一桌的酒饭,将宫里蒸得软烂的奶点心、汤四品、蔬四品、凤鸭、小馒头、小馄饨、响糖等御膳端上来——胜在干净,一道冬笋煨芋片、一道白灼虾特意布置在傅润手边。

常氏眸光微动,诸多疑虑按下不发。

想来陛下从江南回来后胃口差的说法不假。

她定国公府有个大丫鬟颇通药理,极擅煮茶,今日为寿宴调制的雪水茶便有开胃护肝的功效。

她刚要出声问此事,余光瞥见外孙赵彗之把喝过一口的茶碗递了过去——?

这孩子!忒随性了!真当陛下同他是一家人么。

至于有人说他是阿坼在外头养的私生子,哈,怎么可能!

新皇换旧皇,光阴荏苒,年轻一辈或许不记得老国公爷的模样,她是一日不敢忘怀。

女儿为赵家生了六个讨债的,只这个年纪小的最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