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1(1 / 2)
子看得头晕脑胀,夜访元府,与元勉喝茶闲谈。
元勉在家闭门思过九个月,因吃得精细,消渴症稍有好转,“臣想向陛下推荐两个人。”
傅润撑着额头把玩番人进贡的金怀表,叹了口气,轻笑道:
“若不是你,孤立时甩袖走人。”
近日谁见到他都要推举人才,他一旦回绝,便有无数个问题等着他。
什么“陛下既不计前嫌调许丞相之子入朝拜三品官”,什么“陛下提拔赵欃枪可谓不拘一格”……
全是些浑水摸鱼的家伙。
许经是江修夔亲荐的。
至于彗之。
哼,赵彗之个混账!
其祖赵起俞用三年时间挣来“杀神”名号,他比祖宗更不怕死,“杀人如麻”,短短半年便得了!
元勉久不关心朝政,诧异地说:“既然如此,那么臣也不讲了。请陛下多歇息。”
傅润:“嗯。唉,不妨事,你但讲,你看上的人,或有几分本事。”
元勉捻须,思索半晌,将其余附带的人才都掩下不提,恭敬地推荐道:“陛下谬赞。确有二人,是表兄弟,成都府人氏,文章颇有古风,家有薄财,自称遍览天下群书,三十五岁,已编撰了一部《山河风闻》,各地民风习俗尽收录其中,臣年前读过一遍,惊叹不如。”
傅润阖上金怀表的玻璃盖,觉得有些意思,“明日午后带进宫,孤瞧瞧。”
“是。”元勉见傅润起身,忙问道:“陛下。”
“总兵还有何事?”
“李党既除,赵坼有意还乡,朝局稳定,陛下何时再选秀女?陛下将二十四了。”
傅润仰面望月,眉间萦绕淡淡的温情,忽而低吟道:“明日小朝后,你便来。孤要说一件事。”
轮到元勉皱着眉问:“……何事?”
傅润将怀表抛向空中,稳稳接住它,“先帝的遗诏。子嗣之事,孤也想好了。”
--------------------
……手滑了,变成立刻发表了。就就这样吧。
【《国朝新语》】皇后久病,钦天监曾按制递呈皇后谥号八种,今上大怒,都不纳,斥之。
第九十九章 朝日
翌日。
宝庆殿。
散朝后被太监带到此处等候的文臣面面相觑,中枢、六部、文渊阁等官衙的人杂乱地坐着。
说是议论李党案吧,与礼部、工部有什么干系?
说是议论地方科考舞弊案吧,与兵部和京兆尹更不搭界。
大家都是做父亲做祖父的人了,心下思虑重重,面上只是和蔼地微笑点头。
稍后,见元勉拄着拐杖进来,元应善自觉地跑过去搀扶,“伯父!您怎么?”
元勉摆手,打量今日有“资格”进入宝庆殿议事的大臣。嗯,官品不一,但皆是陛下的心腹。
说起来,他是这些人里最晚“投诚”的,仅仅遥领南行台丞相一职,戴罪之身,有何脸面入宫。
十七名文臣彼此相熟,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寒暄。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
太监执鞭叫喝声打在随风晃动的水晶珠帘上。
傅润换了一身明黄色镶珍珠兰叶纹常服,手捧一卷成年男子臂长的圣旨,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