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2 / 2)
顾英同儿子转回院中,他知晓自己的儿子心肠最是柔软不过,总是替别人考虑。只是这回就让他这当爹的自私一回,等到自己百年以后,总得有个撑得起场面的人撑起定安侯府,照顾好自己的儿子。
在将儿子劝回去之后,顾英吩咐管家开始准备婚事所需的物品,所有的东西都挑最好的准备,务必要将这桩婚事办的体面妥帖,管家连忙应声开始安排。
顾英则带着许诺的东西,身着侯爵朝服再次入宫,不同于上一次入宫时的忐忑不安,此次是来完成对昌武帝的承诺,携着丹书铁券及代表先帝一诺的手书入宫面圣谢恩。
紫宸殿中,定安侯俯首行礼后奉上了丹书铁券及代表先帝一诺的手书,昌武帝看到东西后心中的大石终于落下,这场交易对于双方而言皆大欢喜。
因着定安侯顾英行事果断,念及其往日的功劳,让苏安吩咐下去将婚事定在了昌武十五年的春夏交换之际,公主府可以慢慢安排,婚后公主先入住定安侯府打理府中事宜。
顾英听到后再次谢恩,他深知这是昌武帝看在自己时日无多,又念及定安侯府往日功劳的份上,将大婚的时间定了下来,否则按照礼部的惯性,长篇大论下来没有个一两年都走不完。
如今距离婚期虽说只有小半年了,但大部分东西都是备好的,只是一小部分物品需要采买,还是来得及的。
顾英谢恩后退去,回了府上开始安排婚礼的相关事宜。
***
后宫之中听到了赐婚圣旨之后,各方反应不一,有嘲笑襄宁公主许了个病秧子的,也有嘲笑淑妃挑到最后反而挑了这样一门婚事的。同时不乏思虑甚远,有心试探的,哪怕定安侯世子身体病弱,但定安侯府一直执掌着兵权,哪怕如今定安侯退了下来,但他昔日的部下及义子都尚在军中。
俗话说得好,破船尚有三千钉,定安侯府在军中积累多年的人脉不容小觑。
不只后宫之中有人开始担忧,前朝诸皇子也在府中同幕僚商议,毕竟昌武帝的一举一动对于他们来说都有着不同的意义。何况如今这般大动作,不禁让人怀疑是否是在为三皇子秦王拉拢势力。
而在宫外已经出嫁的几位公主府中,大公主只是感慨四驸马身体不好,襄宁未来日子不好过。二公主自来高傲,与襄宁公主虽不交好,但也不曾为难,听到后也只是让贴身的侍女记得准备好添妆的东西。三公主自来嫉妒襄宁公主得宠,如今听到消息后恨不得当着她的面去嘲笑她,只是她如今好不容易有了一个月的身孕,月份尚浅,还需静养,因此只是恼道:“真是便宜她了。”但当天晚膳时心情愉悦的多用了半碗饭。
就连秦王也在此之后和王妃一起入宫走了一趟,在淑妃的昭和宫中坐了片刻,见了襄宁公主后,不知聊了些什么,但秦王及秦王妃出宫后就不再理会其它,开始安心帮着襄宁公主打点嫁妆,虽说一些嫁妆有内务府准备,但嫁妆的好坏可是有很多说法的。
不论外边如何议论,也阻止不了这桩婚事继续下去,外人越发急切,身为当事人的襄宁公主反而淡定了下来,开始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婚礼。
时间如同沙砾,在指尖缓缓随风而逝。转眼间来到了昌武十五年,婚礼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
昌武十五年三月二十六,大吉,宜婚嫁。
大婚当日,诸多王亲贵胄,公卿大臣纷纷前来参加婚礼,送上祝福。其中新婚不久的荣国公府世子夫人贾史氏,在同隔壁宁国公府世子贾代化的夫人许氏说了几句后找了个偏僻的角落休息。
同随身伺候的大丫鬟鸳鸯道:“别看这位是公主又如何,还不是嫁了个病秧子,说不定哪天就归了西,真是可怜哪。”口中说着怜悯的语言,但脸上确是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眼神带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