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3(2 / 2)
到底是宁国公府下一代的嫡长孙,贾代化对于两个孩子也是十分重视的,只是这个时候到底不好大操大办。但为了表示自己的看重,贾代化直接给两个孩子起了名字,这对双生的哥儿分别唤作“贾瑾”“贾瑜”,并在满月后上了族谱。
随着宁国公府新生儿的诞生,荣国公府也迎来了贾赦的婚期,贾代善紧赶慢赶终于在贾赦成亲前一天赶了回来。
深秋的丹桂飘来阵阵幽香,贾赦带着诸多同族及好友,或文采不凡,或武艺颇佳,一行人浩浩荡荡朝着张太傅府邸而去,哪怕婚事办的有些匆忙,但是该有的流程还是不能节省的。对于贾赦这位新姑爷,张家上上下下都有意见,如今有为难他的机会,又怎会轻易放过,张家三公子一早就同守着的亲友们打好了招呼,一定要“好好招待”新姑爷。
贾赦带着一帮伴郎在闯五关斩六将之后,终于接到了他的新娘,十里红妆将人娶进了门,跨过火盆,拜了天地,夫妻之礼已成,日后二人便是生同衾死同穴的结发夫妻。
一夜洞房花烛,第二日新婚的小夫妻去拜见长辈,在喝下孙媳敬的茶后,荣国公夫妇给了一份厚礼,贾代善同史氏也给了见面礼,为了装样子,史氏可是给了一份不轻的礼,想想还有些肉疼。
轮到下面的弟弟妹妹们,张氏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礼物,这府里的情况张氏在嫁进来之前就已经打听过了,心里也是门清。荣国公府上有国公爷和国公夫人,丈夫贾赦自幼养在他们膝下,自然是亲近的,还有公公贾代善和婆母史氏,哪怕贾赦同他们不亲近,但到底是他的父母,总归是是要敬着的。
下面同辈的弟妹们,庶出的贾枚、贾繁、贾络都被史氏以简薄的嫁妆打发了出去,如今只剩下丈夫一母同胞的弟弟贾政和妹妹贾敏。贾政这边张氏准备了一套上好的文房四宝,而贾敏这边张氏则是准备一套精致的首饰,造价颇为不菲,也算是借着他们来讨好史氏,对于张氏而言,婆婆跟太婆婆她都得罪不起。
许是冲喜有了效果,贾源的精神又好了些,但这也是在拖时间罢了,贾源上折子将爵位传给了嫡子贾代善,在得到允许贾代善原级袭爵的旨意,贾源才算是放心下来。贾代善征战沙场多年,立功无数,更是打的茜香国投降议和,这赫赫战功让隆兴帝最终下了决定。
得到旨意的贾代善也是十分激动,要知道他这些年在边关征战,为的是什么?不就是想要多得些功劳,好让府里的爵位能够多传承两代嘛,如今也算是如愿以偿了。
心中没有遗憾的贾源再也撑不住了,终于在隆兴二十四年的冬天溘然离世,之后隆兴帝追封谥号,御赐陪葬物品,皇子亲自上门祭奠,祭拜之人络绎不绝,死后哀荣。
贾源去世后,宁荣二府进入了守孝期,两府的男人们都因此退出了朝堂,唯余贾代化得隆兴帝夺情,允其继续任职。
而宁国公府二房嫡长子,贾敬同荀氏的第一个孩子,宁国公府行三的哥儿出生了。同他上面两个哥哥一样,满月便没有大办,因在长辈的孝期里,只贾代化赐名“贾瑄”,入了族谱。
荣国公府,张氏正同她的乳母李妈妈悄悄诉说着心中的委屈和不安,“妈妈,宁府的攸大嫂子和敬二嫂子都是入门后便有了孩子,偏偏我这边一点动静都没有,可如何是好呢?”
李妈妈见着自己奶大的小姐忧虑的样子,不免劝解道:“我的好姑娘,且不说您比宁府的两位奶奶后嫁进门,如今府上正在守孝,您切莫忧思过度,好生调理好身子才是,等出了孝期才好一举得子呀。”
对于李妈妈的话张氏还是听的进去的,初嫁进府里,娘家是书香之家,同荣国公府这样的勋贵府第规矩本就不同,一开始惶恐不安的那段日子里,多亏了有李妈妈陪在自己身边。
“妈妈说的是,如今还在孝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