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4(2 / 2)
嘉悦郡主脸上三分苦恼三分为难的道:“本不该在此时扰了母亲的清静,只是儿媳有一事把握不定,实在没法子,只能来向母亲讨个主意。”
对于嘉悦的话,襄宁长公主心中并没有全信,嘉悦出身齐王府,又执掌了宁国公府多年中馈,哪里会没有办法。想来是跟自己有些关系,想要借此来探探自己的态度罢了,当即顺着打趣道:“哦,是什么事竟让咱们大太太为难了起来,不妨说来给本宫听一听。”
“是荣府的敏妹妹,这不中秋将近,担心路上耽误了时间,便提前送来了节礼,和一封问安的书信,信件倒是没什么,只是这节礼价值不菲啊!”嘉悦郡主见着襄宁长公主并未拒绝,忙将事情说了出来,顺带递上了礼单,想探探婆母的态度,她也好知道该用怎样的态度去对待这位隔房的小姑子。
“哦,这倒是奇了,可知道贾敏给荣府的节礼如何?”这倒是有些出乎襄宁长公主的意料之外了,接过礼单看了一遍,不由得发问。
嘉悦郡主自是提前打听了,此时了,敏妹妹给荣府的节礼同咱们府里一样,多些,也更贴心些,但都颇为贵重。”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贾敏想来是怕是有事相求吧?”襄宁长公主自打贾敏嫁入林家,后来随着林如海外放之后,便再也没有关注过贾敏的状况了,一时间倒是弄不明白贾敏的目的所在,只是依着贾敏的性子,想来也不会平白无故的送上重礼。
知,贾敏不过是隔房的小姑子,同宁府一向不亲近。虽嫁给了新科探花,但是在嘉悦郡主眼里,并非什么重要人物,自然
素梅,对于贾敏的事情有所耳闻,此时见公主不解其意,忙解惑道:知,敏姑娘的事情奴婢倒是有所耳闻。”
襄宁长公主好奇的看向素梅,“哦,说来听听。”
“姑苏林家历来子嗣不丰,尤其是林姑爷家中更是几代单传,林老太太盼孙子盼的眼都红了。好不容易林姑爷成了家,这子嗣一事自然就被提上了日程。可咱们敏姑娘进门之后一直未曾有孕,如今荣府的老太太和国公爷又去世了,作为外嫁女也是要守孝的,这下林老太太抱孙子的想法不就泡汤了嘛。想来林老太太怕是忍不住了,这敏姑娘没有子嗣,在婆家过得艰难,自然就想要拉拢好娘家,才能有个靠山,坐稳林家主母的位置。”不得不说素梅心思敏锐,这一番话将贾敏的意图直接透露的明明白白。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襄宁不是傻子,亦是明白了贾敏的心思。虽有些借势的意思,但一笔写不出两个贾字,宁的,也不是说断就能断的。只要放弃,那她就永远是贾家的姑奶奶,宁荣二府就是她的靠山。
襄宁虽对贾敏没有多少喜爱,但到底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也不会绝了她的生路。
因此只是对着嘉悦郡主吩咐了一声,“贾敏到底是贾家的姑娘,这是改变不了的。今年中秋的回礼,本宫的库房里有一套花生图样的首饰,出自内务府,也算精致,还有一对石榴细颈花瓶,一尊观音送子的白玉佛像,都是宫里赏下来的,再加上一些上好的绸缎,都添进去,算是本宫的一份心意,其余的你看着安排吧。”
嘉悦郡主恭顺的回道:“是,儿媳明白了。”得了婆母准话的嘉悦郡主也算是放下了一桩事,之前是因为婆母对着荣国公府态度不明,虽与荣国公夫人不睦,但对荣国公府到底还是帮扶着的,一时间让她不知如何是好。这下可好了,既不用担心惹了婆母不满,也能明白日后对待荣府的态度,算是一举多得吧。
有了主意的嘉悦郡主只略微陪着襄宁长公主唠叨了两句,就匆匆离去了,府中还有许多事情需要打理,待不了多久。
等到嘉悦郡主离开后,襄宁长公主看向伺候在一旁的素梅道:“贾敏那里日后也看顾着些吧,有什么事情及时汇报给本宫,到底要对得起驸马的临终嘱托。”
“是,奴婢知道了。”素梅应下了襄宁长公主的吩咐,准备安排好人手,去仔细打听好,免得有所遗漏。
襄宁长公主对于素梅办事还是很放心的,吩咐完就默默提起笔,继续抄写金刚经。
远在苏州的贾敏,也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