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1(1 / 2)
独女。”
襄宁长公主一听是皇后母族的姑娘,倒是稍稍放心了一些,皇后如今在宫中,靠的便是母族的支撑,总不会连着母族一起算计到自家孙儿头上吧?要知道这保媒拉纤的事儿,男女双方身份都不简单,若是日后夫妻不和,皇后这个媒人可是会被怨怪的!
不过还不知这位姑娘的品性如何?
襄宁长公主心存疑虑,面上却不曾显现出来,只平淡的回道,“既出自皇后娘家,想来汝南周氏的姑娘自是好的。”
“不过,本宫还是想见一见周姑娘才是,家中有好姑娘,皇嫂可千万别藏着掖着,本宫家中可是一堆的小子呢!”
得到襄宁长公主对汝南周氏的认可,皇后略带满意的笑了笑,“倒也不是本宫藏着掖着,这姑娘出自嫡支六房,虽不是长房,但其父是那一辈的嫡幼子,与长房家主一母同胞,且长房没有嫡出的姑娘,她是汝南周氏嫡支嫡系那一辈唯一的嫡女,家中都盼着她能寻得一位佳婿!”
襄宁长公主满意的点了点头,家世上佳,若是品性仪容俱佳,那便无可挑剔了。
“只是不知周姑娘可襄宁长公主听着皇后的说法,这位周姑娘家中应是极为疼爱她的,怕是也不指望周姑娘为家中联姻,倒是不秀
也不知可能见有些没底。
皇,本宫那族中侄女颇得家中疼爱,老族长夫妇特意托了亲姐姐,梁王府的太妃娘娘为孙女说亲,故
皇后解释起缘由,“京中人人皆知,宁国公府的,老太妃可不就看上注本次大选,怕错失了良机,便托到了本宫这里。”
想起同族的梁王太妃进宫后同自己说起此事,皇后心中真真是觉得,来的正是时候。族中嫡支的姑娘自己也是见过的,是个好姑娘,加上梁王太妃当初念在同族的情谊上帮衬过自己,才叫自己在宫中站稳了脚跟,这门亲事若是成了,也算是了了自己一桩心事!
怕襄宁长公主心有顾虑,皇后继续介绍起来,“本宫那侄女虽是家中宠着长大的,但管理家中事务亦是妥妥当当的,人看着有些娇憨,但却是一副果敢的性子。遇事果决,其父虽未出仕,但其母是齐老太师的嫡幼女,嫡亲的舅舅亦是名满天下的大儒。”
说起这姑娘的情况,皇后底气愈发足了。家世与宁国公府也算是门当户对,姑娘本身亦无缺陷,也是鼎鼎般配的。
只光听着这姑娘的出身以及性情,襄宁长公主就倍感期待。
不过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不论如何,还是得再让人打听打听才是。若是能见上一见,那就更好了。
襄宁长公主朝着皇后回道:“皇嫂说的姑娘果然是极好的,等本宫回了府,便上梁王府叨扰一回,也好拜访老太妃!”
皇后一听满意极了,虽说襄宁长公主话中说是去拜访梁王太妃,但其它时候不能见选在这个时候,又是在本宫介绍族中侄女之后,明眼人都能明白襄宁长公主的意图。
皇后笑着道:“那本宫就静候佳音了!”
襄宁长公主也笑着点了点头,一切尽在不言中。
略坐了一阵之后,襄宁长公主便打道回府,她还急着同儿媳说说今日瞧见的秀女们呢!
虽说选秀是为了皇家办的,但自己特意跟皇兄提过了,皇兄也说了只要有自己看中的,便告诉他,他会下旨赐婚。毕竟宫中如今已经很少进人了,选秀多是为了皇子宗室们赐婚,襄宁长公主的孙儿,亦是隆兴帝的外甥孙。再者几个外甥都是他打小看着长大的,跟自己的儿子一样,真论起来,那些远房宗室,还没有他们同隆兴帝关系近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