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5(1 / 2)

加入书签

主,“母亲,就一定会是琤儿吗?”

沈氏满是心疼和慌乱,她虽出自陛下母族,但太后已逝,自己只是外嫁女,能有多少分量

西宁郡王府将兵权交还给了陛下,如今孤儿寡母最后的请求,同自己一个沈家外嫁女,在陛下心中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能期待的只有婆母襄宁长公主。

襄宁长公主对上儿媳兼母族表侄女的期许,只能缓缓摇了摇头,对于皇兄而言,琤儿虽是他的外甥孙,但同西宁郡王府的兵权及朝堂稳定来说不值一提。况且在皇兄眼中,不过是娶个妻子,就小郡主的身子,说不得哪一日就没了,届时再给琤儿补偿一个好妻子,或从其他方面提拔琤儿也就是了。

沈氏面色十分难看,嘉悦郡主和荀氏也能体会沈氏的心情,倒也不好说什么,她们的儿子目前来说定下的亲事,让她们都很满意,不好发声,否则倒像是在炫耀一样。

马车内气氛顿时低沉起来,随着嘚~嘚~嘚~的声响,一行人回到了宁国公府。

襄宁长公主轻轻拍了拍沈氏的手,“敏仪,你放心,琤儿也是本宫的孙儿,能转圜的,本宫定会转圜的,只盼着琤儿这孩子姻缘能顺畅一些吧!”说罢起身下了马车。

嘉悦郡主并荀氏沈氏也下了马车,襄宁长公主让众人回了各自的院子休息,今日也算是折腾了一番,都好好休息休息。

沈氏神情恍惚的回了三房的院子,怔怔的呆坐了许久,伺候的丫鬟们不知太太为何事烦扰,只见太太面色难看,也不敢打扰。

直到三房当家人贾啟下值回府后,听说自家太太神情恍惚,也未曾用过膳食,担忧不已,来不及修整便赶回了正院。

一进正房便看到了静静坐着的妻子,贾啟大步上前,轻轻抱住妻子,安抚性的询问:“敏敏,你这是怎么了”

沈氏听到熟悉的声音这才反应过来,看到丈夫顿时燃起一丝期盼,会不会丈夫能解决这件事,焦急的抓起贾啟的手,“夫君,母亲今日同我说,陛下要给琤儿赐婚,对象是西宁郡王府的小郡主!”

贾啟听到妻子的话,不自觉皱起眉头,“我确实妃时日无多,担忧小郡主,故而向陛下求了一份恩典,但是”

沈氏见贾啟不相信,急忙说道:“母亲今日亲口说的又怎会有假!”

“这怕是陛下提前给母亲透出的消息,却是不好拒绝,陛下想起琤儿,也是对宁国公府的信任。若是琤儿拒婚,不止是在打陛下的脸,日后琤儿的前程只怕艰难。”贾啟很是为难,他也心疼长子,但宁国公府一大家子都在朝为官,也不能因此违逆陛下的心意,被陛下厌弃啊!

这可如何是好……

沈氏一听贾啟的话,更是焦急,急忙摇晃着贾啟的胳膊,“夫君,你想想办法呀!西宁郡王府的小郡主,我往日里从未在哪家宴席上见过,只怕身子比传说中的还不如,这若是陛下真的赐婚了,琤儿可要怎么办才好啊?”

,双手无力的垂下,双目无神,只泪水顺着通红的眼眶不断往外流,口中只喃喃自语,“我

贾啟见自家太太如此,顿时心如刀割,这不只是他的妻子,还是他青梅竹马的表妹,多年夫妻,感情甚笃,又怎能忍心见她如此伤怀。连忙安抚起来,最终只能承诺会想办法避免这桩婚事。

,夜色渐深,两人都没什么胃口,匆匆用了些晚膳,洗漱后也就休息了。

第一日一早贾啟赶着去上值,心中虽惦念着,但也不能耽搁公务,只能等安排好手头上的事务。

白日里当值时也趁机同三两熟识的好友打听消息。能同贾啟结交的,也多是皇亲国戚、勋贵大臣后裔,消息自是灵通的,得知陛下确实有意为西宁郡王府小郡主赐婚后,心中残存的那丝侥幸顿时无影无踪!

贾啟心中七上八下,一到,大步朝着母亲的静康院走去。

院中伺候的小丫鬟远远见着三老爷朝着静康院走来,忙给素梅姑姑报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