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9(2 / 2)
一个低沉的男声从身后传来,探春佯装受惊,书册"不小心"掉落在地。她转身行礼,动作优雅而不失娇怯:"妾身贾氏,不知王爷在此,冒犯之处还请恕罪。"
景王约莫三十出头,面容俊朗,眉宇间却带着几分倦色。他弯腰拾起书册,瞥见书名时明显一怔:"《贞观政要》?你读这个?"
"闲来无事,随便翻翻。"探春垂眸,长睫在眼下投下一片阴影,"妾身愚钝,许多地方看不明白。"
景王饶有兴趣地打量着她:"比如?"
"比如魏徵谏太宗'十渐疏',说'陛下初登大位,高居深视,事惟清静,心无嗜欲',可后来为何又'求骏马于万里,市珍奇于域外'?"探春抬起眼,恰到好处地流露出困惑,"人心易变至此吗?"
景王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笑道:"这问题问得好。来人,给贾庶妃看座。"
探春知道,自己这步棋走对了。但她更清楚,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景王妃郭氏是魏国公嫡女,听闻前个月才将一个得宠的侍妾打发到庄子上,那侍妾离府时已经疯疯癫癫,满嘴胡话。
夕阳西下,将听雨轩的影子拉得很长。探春坐在景王下首,谨慎地回答着关于朝政的问题。她每说一句,都在心中权衡再三——既要展现才学,又不能太过锋芒毕露;既要引起兴趣,又不能显得刻意逢迎。
"时候不早了,你且回去吧。"景王终于放下茶盏,"明日未时,你来书房为我磨墨。"
探春行礼告退,转身时嘴角微微上扬。她知道,这不过是漫长博弈的第一步,但至少,她已不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贾府庶女了。
回到自己的小院,探春立刻命侍书准备热水沐浴。她将整个人浸在洒满花瓣的浴桶中,终于让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热气氤氲中,她想起赵姨娘信中的话,想起贾环那双与自己相似的眼睛,又想起今日景王看向自己时那一瞬的惊艳。
"姑娘,明日穿哪套衣裳?"侍书在屏风外问道。
探春睁开眼:"那件藕荷色绣梅花的。还有,把我从贾府带来的那方松烟墨找出来。"
夜深人静时,探春独自站在窗前。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一下,两下...她望着王府高耸的围墙,想起大观园里的秋爽斋,想起海棠诗社,想起那些已经远去的、无忧无虑的时光。
"争宠..."她轻声呢喃,仿佛在品味这两个字的苦涩与决绝。为了母亲,为了弟弟,也为了自己,她必须在这金丝牢笼中杀出一条血路。
月光如水,照在她单薄的背影上,在地上投下一道长长的影子,像一把出鞘的剑。
第180章
宁国公府静康院正堂内,襄宁长公主手中的青瓷茶盏"啪"的一声摔在地上,碎成几片。茶水溅在她绛紫色的裙裾上,洇出一片深色痕迹。
"你说什么?再说一遍!"襄宁长公主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跪在地上的管事嬷嬷身子一颤,额头几乎贴到地上:"回公主的话,奴婢已经打听清楚了,荣国公府的二姑娘和三姑娘,三日前分别被送入雍王府和景王府,做了庶妃。"
襄宁长公主保养得宜的手指紧紧攥住扶手,指节泛白。她如今年近古稀,因常年养尊处优,看上去不过五十出头。此刻,那张雍容华贵的脸上却布满寒霜。
"好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