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11(2 / 2)
贾攸挥退左右,将母亲的意思说了。嘉悦郡主出身皇室宗亲,自幼耳濡目染政治权谋,闻言立刻领会其中深意:"母亲高见。我这就去开库房,备齐银两。"她略一沉吟,"既要大张旗鼓,不如用咱们府上那辆鎏金顶的马车运银,再派二十名小厮护卫,从正阳大街绕一圈再去户部。"
? 如?您?访?问?的?W?a?n?g?址?发?B?u?y?e?不?是?i?f?ü???€?n??????2?????????o???则?为?山?寨?佔?点
贾攸抚掌笑道:"夫人想得周到!就这么办。"
次日一早,宁国公府门前热闹非凡。十口朱漆大箱被抬上鎏金顶的马车,每口箱子上都贴着宁府封条,由二十名身着绛色号衣的小厮护卫。贾攸身着国公朝服,骑着高头大马在前引路,一行人浩浩荡荡出了府门。
"这是做什么去?"路过的百姓纷纷驻足观望。
"听说是宁国公去户部还银子呢!"有消息灵通者低声道,"朝廷追缴欠款,宁国公府第一个响应。"
"啧啧,不愧是皇亲国戚,就是识大体。"
队伍特意绕行正阳大街,引得无数人围观。消息如长了翅膀,很快传遍京城各府。等贾攸到达户部衙门时,门前已聚集了不少看热闹的官员和百姓。
户部尚书李卫闻报亲自迎出,见宁国公如此阵仗,心中已明白七八分,脸上堆满笑容:"国公爷大驾光临,有失远迎!"
贾攸下马拱手:"李大人客气了。本公奉母亲之命,特来归还先父所借库银十万两。"他一挥手,小厮们将十口大箱抬入大堂,"请李大人派人清点。"
李卫心中暗赞宁府高明,面上却不显,只连连点头:"国公爷忠君爱国,实乃百官楷模!"当即命户部官员开箱验银。
银两清点完毕,李卫亲自将盖有户部大印的借条归还贾攸,又命书办写了收据。两人寒暄几句,贾攸便告辞离去。李卫直送到衙门外,看着宁国公的队伍远去,转身对左右叹道:"宁国公府此举,真乃雪中送炭啊!"
果然不出襄宁大长公主所料,宁国公府大张旗鼓还款的消息,当天就传到了雍景帝耳中。
紫宸殿内,雍景帝放下奏折,眼中闪过惊喜:"宁国公当真还了十万两?"
贴身太监苏礼躬身道:"千真万确。宁国公今早带着十箱银子,绕了半个京城去的户部,满城百姓都看见了。"
雍景帝站起身,在御案前踱了几步,忽然笑道:"好!好一个宁国公府!"他转身对苏礼道,"传旨:宁国公贾攸忠君体国,实乃朝廷栋梁,赐云锦十匹,御用首饰一套,珐琅彩瓷瓶一对。另,宁国公府爵位,三代始降!"
苏礼心头一震。爵位三代始降,这可是天大的恩典!寻常公侯爵位都是代代递减,如今宁国公府得了这道旨意,等于保了三代富贵。他不敢怠慢,连忙去安排宣旨事宜。
翌日,宫中赏赐送到宁国公府,引得全府上下跪迎。宣旨太监高声诵读圣旨,当读到"爵位三代始降"时,贾攸与嘉悦郡主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喜。
襄宁大长公主虽未出面接旨,却在景康院内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她轻声对身边的映雪道:"这一局,咱们赢了。"
圣旨一出,朝野震动。那些原本观望的勋贵们再也坐不住了。北静郡王府、宣平侯府、安平侯府...一家接一家地派人去户部还款。短短半月,户部收回的库银竟达三百万两之巨。
这一日朝会上,雍景帝特意让贾攸站到前列,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褒奖道:"宁国公率先垂范,实乃朕之肱骨。望诸位爱卿以宁国公为榜样,同心协力,共襄盛举。"
退朝后,几位原本与宁府交情平平的公侯纷纷上前与贾攸攀谈,言语间尽是恭维。贾攸心中得意,却谨记母亲教诲,只谦逊应对,不露骄色。
回府后,贾攸将朝中情形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