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6章 122大手笔(三更万字到!)(1 / 2)

加入书签

第126章 122.大手笔(三更万字到!)

两大异姓郡王虽封地不变但职务对调,消息传来引得朝野内外议论纷纷。

河东丶河北皆是大乾北方重地,人口众多,幅员辽阔。

相对而言,因为河东乃大乾龙兴起兵之地,加之更靠近关中,故而在大乾版图上更加重要少许。

云州郡王林修转迁河北,略有几分遭贬的意味。

有传言因为他先是配合禁军围剿娲山隐武帝不利,然后又因为被外族寇边侵入河东造成巨大损失。

虽然云卓丶燕然人其后被击退,但那显然是因为齐王秦太丶谢峦丶鹿追等人应对及时处理得当的结果。

消息传出,云州郡王林修立刻上书请罪。

学宫里,学生们闻讯也在悄悄议论。

「有传闻,幽州郡王在四下里活动,想要朝廷批准他一人身兼河东丶河北两镇节度使。」刘德言道。

徐永生:「嗯,有类似传闻,不过机会不大。」

云州郡王林修,那也是一位二品武圣。

这方世界的大乾皇朝与蓝星历史上大唐,就算既视感再强,也有个人武力上的巨大分别。

一个二品武圣,不至于被呼来喝去随便拿捏。

不过,随着徐永生在学宫上学日子久了,看过的典籍听过的传闻渐多,近来隐约知道,大乾皇室或者说乾皇,对朝堂体制内的武道强者,自有威慑丶制约法门。

只是武圣境界的强者分量自然与众不同。

幽州郡王张慕华近来上下活动,多半是藉此得到更多好处与权利,不至于当真存着将云州郡王林修挤到无立足之地的程度。

真要是林修一无所有了放开一切顾忌去跟隐圣丶月圣一样混迹江湖,并且就留在河东丶河北活动,那第一个睡不着觉的不是朝廷中枢而是他张慕华。

当然,林修也没那麽容易动弹。

三位武圣境界的禁军上将军,当前就在河东。

「还有一种说法,此举是冲着隐武帝和娲山去的。」

刘德一旁,四门学的吕澈也开口说道:「河东丶河北互换,两地都会有些混乱起伏,夹在中间的娲山同样会受影响,针对隐武帝的包围容易存在漏洞,但……这也可能是个陷阱。」

徐永生闻言微微沉吟。

哪怕有那位月圣忽然异军突起,身为隐太子之后的隐圣秦武,都仍然堪称当今大乾头号钦犯。

朝廷下定决定一定要先干掉对方,不足为奇。

只是徐永生禁不住生出个猜想:

确实是陷阱,但会不会这陷阱针对的其实是……幽州郡王张慕华?

把他换到河东,云州郡王林修去河北,堵住其东边,灵州郡王谢峦堵住西边,白鹿族族长鹿追在北边,还有几位禁军上将军在西南娲山。

大家突然动手往中间一包,画面未免太美。

但徐永生类似话说不出口。

因为这涉及他对异族节度使的偏见。

放在大乾皇朝其他人眼里来看,全然不是那样的道理。

幽州郡王张慕华虽然是异族出身,但总体来讲在十大异姓郡王中算是对朝廷比较忠心和恭顺的。

要从边塞异姓十郡王里挑一个出来敲打,张慕华排不到前面。

如果是因为异族缘故就要处理他,那光是东北边就至少还要捎上平州郡王李崇文。

当然,把林修和张慕华对调,林修放到河北,倒是也把张慕华丶李崇文隔开,使他们无法合力。

但还是那句话,目前大乾皇朝怎麽看,都没那个动机

或许有我不了解的内情,我距离这些朝堂事和真正的密辛当前太远了……徐永生微微摇头,不再多想。

只是,接下来事态发展,超出许多人预料之外。

眼看着两镇节度使对调的局面,发展下来就是针对隐武帝秦武的陷阱,但到了半途,事态突然急转弯。

禁军三位武圣上将军中的两人忽然抛下了隐武帝秦武不管,汇合灵州郡王谢峦和白鹿族长鹿追,在娲山外,突袭包围大乾河东节度使幽州郡王张慕华,当真把这位异族武圣给围杀了!

消息传来,朝野上下全部震动。

而紧随其后,则是平卢两辽那边也传来消息,平州郡王李崇文竟然也步了幽州郡王张慕华的后尘,同样被拿下!

「庐阳王轻身赴平州,平州郡王不疑有诈,岂料北海丶黑水丶乌云三国国主一同来袭,竟相助庐阳王把平州郡王围杀了。」

王阐丶谢初然丶鹿婷同徐永生谈起此事,众人都颇为意外。

庐阳王乃是大乾老牌宗室武圣,女帝当国期间便是秦乾皇族里的中坚力量,后来为躲避女帝迫害而避往海外。

女帝逊位身殒后,他返回中原,没有参与接下来一连串后续的宫廷倾轧,最后更成为当今天子的从龙之臣,亦是天子最宠信的宗室老臣,许他可周游天下,无须常驻封地或者帝京。

这趟就是庐阳王轻车简从,仿佛旅游一样去了关外平州。

然后在谢峦等人于管内动手的同时,庐阳王在关外也动手了,时间配合得刚刚好,显然是早有计划。

「纯武夫的修行方法,容易走火入魔,越是高境界的强者越是如此。」

王阐徐徐说道:「朝廷治下不论边军还是禁军,培养起来的武者在这方面比江湖草莽要安稳许多,其中自然有原因的。

能降低走火入魔的风险,乃是当今陛下和朝廷,周转山河龙脉,民心国势,帮助镇压的缘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