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2章 228都在进步(2 / 2)

加入书签

于徐永生而言,到赵榞府上做客,对他接下来一切没有影响,继续该干什麽还干什麽。

除了当初郑彬那件事之外,赵榞也都显得很正常,为官可算清廉,处事亦干练。

因为现任东都留守殷雄平日里存在感稀薄,少理日常政务,因此对于东都内外河洛中原的百姓来说,赵榞反而是大家更熟悉的政务长官。

相对而言,时间进入五月后,更令徐永生在意的是另一个消息。

一个来自关中帝京的消息:

雍王秦虚,成功由三品晋升二品,臻至武圣境界。

自当初乾皇废太子一日杀三子之后,他亲生子女里,终于再出一个武圣。

这是晋王秦元丶凰阳公主秦真,以及齐王秦太丶燕王秦罗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结果,为此他们各想办法,不惜私下铤而走险,甚至当年千秋节东都剧变,可惜到头来都是一场空。

直到今天,雍王秦虚终于成功迈出这一步。

虽然,一年半以前,他将要来东都的时候,东都也闹出一场冬至大乱,但秦虚本人总算安然无恙。

波澜起伏之后,至如今,他到底还是成功了。

乾秦皇族中,当下也新添一位武圣。

世人都纷纷开始猜测,雍王秦虚看来很快就将被正式封为太子,入主东宫。

「又多了武圣。」

今年新年之后,从汝州返回东都的谢初然,听到消息后脸上没有露出难色,也不见什麽感慨,只是平静复述事实。

不过,这一次,徐永生仿佛在对方的眼瞳中,看见有虚幻的火苗跃动。

自己在进步,敌人也可能在进步。

对方不会呆愣愣的停留在原地,傻等着他们一路追赶。

谢初然想要找一个个强敌算帐,就需要比他们进步的更快。

淬脊钢的帮助下,她在今年开春时已经成功修成自己第四把「义」之古剑,接下来这段时间,则正在好生玉的帮助下,积累温养自己第五枚「仁」之玉璧。

「第五层『仁』和第四层『义』的历练,都不容易。」徐永生问道:「有什麽打算?」

前者要求安抚三千亡魂。

后者则是要求武者勇敢无畏,仗义为蒙冤者讨回公道。

一个是机会难得,可能需要慢慢积累。

另一个则是在公开名义下,容易引起外界关注暴露身份。

谢初然此前同林成煊有讨论过相关事:「关于第五层『仁』的历练,我考虑将来随林伯父一起外出游医四方,专为普通百姓诊治,如果遇上不幸者,则安抚其亡魂,地小人少,不易引人瞩目。

第四层『义』的相关历练,也趁此机会寻找合适时机,最好,是消息相对闭塞的地方。」

总体来说,是相对比较耗时的办法。

正因为这样,谢初然听说雍王秦虚突破至二品武圣境界后,才会生出时不我待的急迫情绪。

但她此刻仍然能稳得住心境,虽然心中生出焦虑和迫切,仍不改既定方针计划。

类似历练相关,旁人无法代劳,徐永生亦只有默默祝愿对方接下来一切顺利。

到学宫放五月田假的时候,于是按照先前商量好的,徐永生同宁山一起离开东都,沿着大河,向上游出发。

奚骥丶沈觅觅这趟都没有跟着一起凑热闹。

前者虽然办义塾为蒙童授课,但放假与学宫是同步的。

只是他这段时间看上去神神秘秘,似乎在忙什麽事情。

徐永生猜测,可能同他和常杰背后那个神秘组织有关。

而沈觅觅这个田假不得休息。

崇玄学博士刘深开始鸡娃了,亲自敦促沈觅觅加紧修炼。

倒是尹兰舟,这半年多来,跟徐老师还有学长宁山混得很熟,这趟主动恳求,想要跟着一起长长见识。

徐永生丶宁山对此都不介意,于是他们身后跟上一个小尾巴。

确实小,刚满十三周岁。

虽然平时少年老成,但当下只得他们三人的情况下,尹兰舟也现出一些符合年龄的表现。

比方说,感慨山河壮丽之馀,他还有相当多的注意力都在天空中宁山那只白隼的身上。

徐永生丶宁山见状都不禁莞尔。

最初几天,一路顺利。

宁山制图,徐永生调研大河水脉,尹兰舟跟着观光赏景。

但向西靠近仙门山后,某一日清晨,迎着晨风,徐永生鼻子忽然翕动,随后皱眉。

他闻到一股血腥气。

再向前行,宁山也是面色一变,转头望向徐永生。

徐永生轻轻颔首,看了尹兰舟一眼,宁山会意,当即盯紧自己这个小学弟。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