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86章 282通往绝顶灵性层次的道路(三更一(2 / 2)

加入书签

他之前离开关中帝京,如今光明正大前往东都不说,更接任东都学宫四门学博士的位置。

除了其自身修为实力已经增长起来外,估计在朝廷官面上同样另有底气。

「不过,也难讲。」越青云提起另一件事:「当今陛下亲自下旨,燕老相国重新出山,接替骠骑大将军雄公成为新的东都留守了。」

徐永生问道:「那雄公呢?」

越青云答道:「陛下有旨,雄公调往川西,节制统帅诸军,正式负责指挥同雪原异族之间的战事。」

殷雄作为一品武圣,骠骑大将军,本就是大乾军方有数重将,最老牌的军中统帅和强者之一。

此前调他任东都留守,才是较为少见的任命。

主要是因为当时东都刚刚经历千秋节大乱,折了晋王秦元和凰阳公主秦真两个皇室贵胄,影响恶劣,才由殷雄取代尉迟渊坐镇东都。

这本就是临时过渡差遣,现在殷雄卸任,理所应当。

尤其雪原异族作为大乾头号大敌,强者如云,川西前线也确实需要殷雄这般顶尖强者和宿将坐镇主持。

……只是,配上唐后天丶谢初然先后身份暴露的这个时机,令此番殷雄调任,似乎有了少许别样的意味。

尤其是相较于刚冒名顶替不久便被拆穿的唐后天来说,谢初然顶替「林倏华」已经在东都待了不短时间。

现在事情败露,时任东都留守的殷雄立刻去职并被调往前线,多少让人感觉有几分惩罚的意味在其中。

只是殷雄资格老圣眷足,修为实力和地位分量都非寻常人可比,明面上就是新相国姜志邦都不好说什麽。

眼下又正值西南战事不断升级的时期,最好的处置方法,无疑就是把老而弥坚的殷雄请去川西雪山冷静冷静,正好是天然的统帅,节制各部,对阵雪原异族。

只是他的接替者有些出乎世人预料,居然是几年前已经致仕养老的燕文桢。

结合燕氏一族同谢氏一族的恩恩怨怨,这个任命就更让人玩味。

并且因为燕氏一族同姜家的关系,乾皇这个亲自下达的任命,更是让外界私下里议论纷纷。

但私下里如何且不论,一品儒家长生武圣燕文桢重新出山,任东都留守,此前因为唐后天丶谢初然丶林成煊丶徐永生等人而动荡的东都,公开的局面快速恢复平稳,不再起风浪。

「也是因为西南战事愈演愈烈的缘故,朝廷需要中原内陆快速平靖。」徐永生言道。

越青云点头:「确是此意。」

他想起另一事:「对了,关于宋氏……」

当初在岭南跟徐永生他们有过冲突的宋季礼等人,已经全部伏诛。

就连当时的漏网之鱼宋敏宜后来都死在苏州那边。

不过因为当初岭南之事,越青云这时还是跟徐永生随口聊起有关宋氏的消息:「大部分宋氏族人,今年年初返回江州了。」

「哦?」徐永生闻言,微微意外。

越青云神色认真:「本派上下也感到惊奇,但种种迹象综合来看,他们确实有重立祖地文脉的打算,正在加以筹备。」

想要重立祖地文脉,自然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

就算方方面面条件全部准备就绪,宋伯礼等宋氏一族高手也需要经年累月长时间推进。

但问题在于,他们如何在短短不到三年时间里,就做好准备,至少是大部分准备?

尤其是,宋伯礼本人当前还只是二品武圣,而非一品儒家武圣。

这基本可以肯定,是有人从旁相助。

甚至很大概率,是大乾朝廷。

作为同宋氏一族隔着鄱阳大泽遥遥相对的老邻居老对头,道门南宗自然关注此事。

徐永生听后,面上只是寻常好奇模样,但暗自上了心。

眼见天色已经不早,他同越青云说道:「你这次孤身出来见我,不宜久留,否则也可能平白惹人怀疑。」

婉拒对方邀约前往道门南宗山门所在的饶州后,徐永生取出一个锦囊:

「不急于眼下一时,待风声没那麽紧,还请青云代我转交此物给王阐王兄。」

锦囊中,乃是一枚水韵青金石。

王阐此前已经知晓林成煊四品晋升三品境界的法门,在得到水韵青金石,在监视不那麽严密后,便可以在冬天寻找机会,尝试更进一步。

至于徐永生此前得到的璇玑仙剑和穹光芯丶聚元尘等宝物,暂不急于一时。

他需要一些时间来洗白,然后再联系越青云,否则有些事不好解释,哪怕越青云轻易不会动问。

就像早先他通过宋氏一族和谈笑得到视肉心丶山君骨这样的宝物,乃是纯武夫武者合用,也是之后方才派上用场。

山君骨被他赠予拓跋锋。

视肉心则是这次谢初然由儒转武之后,徐永生赠予对方。

「不敢保证什麽时候能送到,但我一定尽力。」越青云不问锦囊中是什麽东西,直接收下。

他看着徐永生,感慨道:「今日一别,便是你我将来何时重逢也不好说了,还有别的什麽事,一并交代了吧。」

徐永生想了想后,微笑说道:「去年我出海前,跟奚骥约好,今年为他加冠并取表字,现在看来我未必有机会亲手办这件事了,不过我为他取表字千里,烦劳青云带给他,他不嫌弃的话,就用这个好了。」

越青云闻言亦笑:「冠礼可是大事,我现在是必须要将话带到不可了。」

谢过越青云后,徐永生目送对方离去。

接下来自己的去处,徐永生也有了主意。

他准备先南下。

一方面,越青云提及有关宋氏重回江州的事情让他感兴趣。

另一方面,有个人的行踪下落,令徐永生在意。

六道堂「阿修罗王」唐后天。

不管是因为罗毅的缘故,还是对方这次暴露牵连谢初然丶林成煊丶王阐和他徐某人本身,徐永生现在都生出找到对方的强烈意愿。

事实上,唐后天身份暴露后逃离东都河洛一带,一路南下逃窜,他这个逃窜方向,就让徐永生感到在意。

罗毅,这将近三年来,一直在岭南广府。

此前唐后天或许受到六道堂约束,或许急于提升自己实力到三品大宗师境界,一直按捺,低调藏身,更接受六道堂安排冒充史高峰准备长期潜伏于东都。

但现在,冒名顶替事败,唐后天不得不远逃,同时因为朝廷追击的缘故,令他很可能与天僧苦提等其他六道堂高手分散。

这种情况下,难保他不会脱开缰绳,由着自己性子行事。

那样一来,唐后天会去哪里,不言自明。

换了其他对象,徐永生可能还会考虑是不是自己神经过敏想多了。

但大致听过罗毅和唐后天之间的事情后,徐永生觉得自己一点都没有多虑。

相较中原内陆,大乾朝廷在岭南边镇控制力也相对较弱,因此一事三便,徐永生当前索性再次南下。

他一边搜集和关注大乾朝廷围剿追击唐后天等人的消息,一边顺路先来到江州。

原先宋氏在江州的祖地故址上,此刻赫然多出几分蒸蒸日上的气息。

同时,宋氏一族对这里的看守,也严密了许多。

徐永生在外围探查地脉灵气流转。

当前整体而言尚无大的动作,但已经可以感应到一些轻微异样。

这样看来,宋氏一族重建祖地文脉之事,果真有了眉目。

一来有宋伯礼这样一位正二品儒家武圣亲自坐镇,二来考虑罗毅丶唐后天那边的事情,所以徐永生这趟过来只是实地考察一番,没做其他打算。

他也没有多停留的意思,就着入夜的机会隐藏自身,在宋氏祖地外围仔细检查一番后,预计在天明前便离开,继续赶路南下。

但子夜时分再次照常外出离开的谛听,回来时却给徐永生带回一条令他意外的讯息:

【千江月魂,古木祖泪,星陨金芽,九幽火髓,得此四件天材地宝,配合神兽精魄一种,于地肺尘烟中凝聚天地灵气,可助灵性天赋入圣者,臻至灵性绝顶之层次。】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