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7章 意气风发之约(三更求月票)(1 / 2)

加入书签

第147章 意气风发之约(三更求月票)

波涛汹涌,道人腾龙。

只是两个字,就仿佛代表着天地伟力一般,李辅国的面色稍稍有些凝滞了,李亨性情多疑,涉及到【泰山】之力,哪怕是近臣李辅国也不会说。

虽然不说,但是却要让李辅国完成任务。

这样的性情,自小就生得极丑,被母亲放弃,送去当宦官的李辅国反倒是能贴心地完善,看着那蛟龙波涛汹涌,李辅国眼底的惊惧之下,也有冷意。

瞥了一眼那边的高适。

在没有名将率领的情况下,只是单纯的士兵精锐和玄官,是难以在水面上完成讨伐水神的职责的,但是,这道人乘龙来,逼停了太上皇的船,已经算是绝对的挑衅。

这种情况下,高适,你会不会出手?

驱虎吞狼。

周衍道人,就让我来看看,你到底是什麽想法,就以我来当做棋子,来引你入局。

他毕竟不只是单纯阿谀之辈。

但是局势的变化却往往和阴谋之辈不同,那少年道人盘膝坐在龙首之上,目光却丝毫没有往这边看,仿佛暗杀的三名梅花内卫,就像是石头打落水面,泛起涟漪而已。

少年道人伸出手,目光看向李隆基。

「三郎,走得这样快。」

「却也不和贫道道个别。」

裹挟大势,恢弘出场,却又举重若轻,没有以李亨必然知道的府君身份,来去和一个小小的阉人对峙,甚至于不放在眼底。

既表露了自身的实力,却又不会破格,比起有类忍气吞声的不动声色,这样的手段举重若轻,已不再是最初的那个少年游侠。

李隆基颇欣赏,于是放声大笑,指着那在这个时候,还要在口头上占自己便宜的道人,道:「哈哈哈,难得你来相送,我这里的早就准备好了。」

他抬手指了指旁边,桌子上放着一壶酒,两个青玉杯。

他早就推断出了周衍的选择和反击。

即便是导致了安史之乱,他仍旧是勘破一切,觉得一切都在手中的,大唐神灵一般的君王;而却偏是这样的倨傲和从容不迫,才导致了一切的灾难产生。

周衍伸出手,流风驾驭,周衍用御风的方式把一杯酒牵引到自己的手中,周围有风化作障壁,遮掩了他们两个人,李隆基拿起酒盏,笑骂道:「你这道士,来得倒是嚣张跋扈。」

周衍道:「李辅国派了三个杀手。」

李隆基道:「你没有当场对他出手,倒是长进了。」

周衍道:「我就一个八品境,这船上藏着不少士兵,就算是藉助敖老的手段,最后怕也是两败俱伤,反倒是露了怯,况且,对面儿真正的又不是这死太监。」

李隆基大笑,伸出手指着周衍指了指。

「你小子。」

「鬼精鬼精的。」

「是我那好儿子啊,你对李辅国这一枚棋子出手,就好像破了格,他是知道你是泰山府君的,但是他的性子,终究有些软弱多疑,不确定你根基的情况下,不会大动干戈。」

「这临走了,多少教你一教。」

「我说你不是泰山府君,是不要让你失去自我,但是这天下局势,你要切记切记,涉及泰山,山神,仙神品的事情,不要忘记泰山府君之格,坠了格的话,则万物可欺。」

「非仙神的事情,则要记住,定诸心神,做你这游侠儿该做的事情,万事万物,也不过只是一心而已。」

周衍看着眼前老者,倒是难得客气一声,道:

「受教了。」

李三郎大笑。

拈着酒盏,又道:「不过嘛,我那儿子的性子我也知道,就算是你随着李辅国回去,他也不会把你怎麽样,他首先是个皇帝,然后才是修行者。」

「上三品仙神之路太过于虚无缥缈,国运加持的四品,已经能够算是当世的所向无敌,他在心底当然还会渴求突破,但是也会将你稳住。」

「大概率会在宗室女子中,选择和你年岁相仿的。」

「然后和你联姻。」

周衍道:「我可没兴趣娶公主之类为妻。」

李隆基深深看着他,微笑道:「算了,算啦,我李家女儿天姿国色,各个性情非凡,你这般性子的,怕是两个人得要打起来。」

道士冷笑嘲笑:「激将法?有个卵用!」

李隆基得意洋洋:「是你未见我李家女儿。」

周衍打量着他,嘴角勾起,然后道:「你和杨贵妃若是有女儿的话,我可以勉为其难考虑一下。」

李隆基的笑容凝固。

周衍的嘴就和周衍的性子一样,从来没惯着他。

一老一少又对视着,如果不是外面还有李辅国这个共同的对方棋子在,怕是当场开始互殴,李隆基握着拳头,气呼呼道:「算了,算了,你小子往后不要后悔。」

周衍小小竖起中指,道:「后悔的话老子是狗。」

李隆基骂骂咧咧:「反正,你的身份往后多有不适的,去楼观道,就改头换面,做个道人,好歹以后行走天下方便些。」

李隆基顿了顿,道:

「另外,兵家法脉虽然好,但不要过于追求。」

周衍看着李隆基。

李隆基斟酌着,拈着杯盏,道:「七大法脉,每一条法脉的目标,都直指上三品的仙神之境界,但是就连餐霞楼的胡紫阳,也只是困在四品,军神,佛门高僧皆如此。」

「当年秦皇收天下法脉典籍,融会贯通,登临飞升。」

「留下了七座法脉。」

「秦皇融会贯通了七座石碑才踏出那一步,单纯一条法脉,如何能做到那麽所向无敌呢,况且,现在这个时代的七大法脉,都是历代前辈,推陈出新而成。」

「这当然大有好处,让我人族玄官的道路越发清晰。」

「但是,这也让法脉本身掺杂了太多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修此法脉,前面走得快,但是想要超越前人的难度也大。」

李隆基这一次是真的在指点,周衍道:「有何见教?」

李隆基道:「两条路。」

「第一,去看看这七大法脉石碑的原典,既要学这历代宗师整合的法脉剖析,在这之后,也要观这原典,两相印证,才有可能走出那一步,踏足上三品。」

「第二,寻找秦皇七大石碑之前的法脉宝物。」

周衍沉思,李隆基伸出手,宽大却又有了许多皱纹的手掌握住,在少年道人的头顶轻轻锤了一下,洒脱笑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