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14章 文化争议,官媒下场!(万字!愿祖(2 / 2)

加入书签

「Da-da! Da-da!」

伊森,穿着一身可爱的蓝色连体睡衣,第一个冲了出来。

他迈着还有些不稳的小短腿,径直地扑向了林予安的腿。他紧紧地抱着爸爸的小腿,仰着头,那双淡绿色的眼睛里闪烁着崇拜光芒。

「Da-da! Candy!」他还记着爸爸的承诺,口齿不清地索要着糖果。

「当然,当然有糖果。」林予安笑着俯下身,将这个小粘人精抱了起来。

紧接着,奥莉维娅也揉着惺忪的睡眼,在育儿保姆的陪伴下,走了出来。

她没有像哥哥那样外放,只是睁着那双和艾莉娅一样丶如同春日湖水般的淡绿色眼眸,一眨不眨地看着林予安。

然后,她伸出肉乎乎的小手,轻轻地丶小心翼翼地,触摸着林予安的脸颊。

在确认了眼前这个高大的身影,就是那个给予了她无限温暖的父亲之后,她才甜甜软糯地,叫出了一声:

「Da-da……」

这一声呼唤,彻底融化了林予安的心。

他伸出另一只手臂,将同样走上前来的艾米丽,以及被艾莉娅抱在怀里的奥莉维娅,都紧紧地圈在了一起。

他知道,他所有的奔波与战斗都是为了眼前的人。

为了这个,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家。

餐厅里,一顿迟来的丶但充满了浓浓中国年味的年夜饭,早已在保温餐盘里准备就绪。

长长的餐桌上,并没有过多的菜肴,只有几样最经典的丶充满了家乡味的东西。

那是艾米丽和艾莉娅,在伊莲娜的帮助下,照着网络视频,一起笨拙地包出来的丶形态各异但热气腾腾的饺子。

还有一盘象徵着年年有馀的香煎鳟鱼,以及一锅煨得软烂的丶冒着热气的豪猪骨汤。

「快尝尝,我们包了一下午呢。」艾莉娅献宝似的,为林予安夹了一个肚子圆滚滚的饺子。

林予安笑着,一口将饺子送进嘴里。味道或许不如国内的正宗,但那里面包裹着的是最真挚的爱。

整个餐厅,充满了家人间温馨的低语。

林予安坐在主位上,身边的艾莉娅没有再让孩子们坐在腿上,而是让他们坐在专属的宝宝餐椅里。

耐心地将一小块饺子皮,喂到他们的嘴里。两个小家伙,吃得不亦乐乎。

艾米丽看着这幅画面,脸上露出了无比幸福的微笑。

她轻轻地抚摸着自己那已经微微隆起的小腹,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盼。

第二天清晨,当林予安在一双儿女「Da-da」的呼唤声中醒来。

他尚不知道在他于温暖梦乡中时,整个世界已经因他而彻底沸腾。

纽约时间,上午九点。

当昨夜那场演唱会的馀温,伴随着第一缕晨光,开始在各大社交媒体上发酵时。

一场史无前例的以林予安为中心的全网风暴,正式拉开了序幕。

《纽约时报》娱乐版头条:

《一个夜晚,一个传奇:林予安用歌声丶汉服和一头北极熊,重新定义了麦迪逊花园广场!》

《滚石》杂志官网首页:

《不仅仅是歌声:在麦迪逊的史诗级演绎,是一场关于爱与失去的情感海啸》

CNN新闻网:

《从荒野王者到文化大使:中国新年宣言引发全球热议》

一夜之间,几乎所有的主流媒体,都将最显赫的版面,留给了这个来自东方的神秘男人。

而在更具即时性的社交媒体上,相关的讨论早已进入了白热化的狂潮。

推特上,四个与他相关的话题标签霸占了全球热搜榜的前四名。

#LinAndThePolarBear (林和北极熊)

#ChineseNewYear(中国新年)

#Hanfu(汉服)

#BieberAndLin

而在这场全球性的狂欢之下,一股汹涌的暗流,在#ChineseNewYear和#Hanfu这两个话题标签下。

逐渐演变成了一场极其激烈的,吸引了无数人围观的网络世界大战。

战争的导火索,源于林予安身着汉服登台的瞬间。

当晚,无数守在直播前的韩国网友,在看到那身华丽的圆领袍和麒麟补子时,立刻就坐不住了。

他们以一种近乎出警的速度,涌入了YouTube和推特的评论区。

【尊敬的林先生,您的表演很精彩,但我必须指出,您身上这件是我们的韩服(Hanbok),它源于韩国的高丽和朝鲜王朝。】

【没错!这是对我们文化的挪用!我们很高兴看到东方文化被展示,但请尊重它的起源!】

【春节也是一样!那并非中国新年,而是我们共同的农历新年(Lunar New Year),希望您能更正您的说法!】

这些看似礼貌但充满了侵略性的言论,如同投入油锅里的火星,瞬间就引爆了早已严阵以待着的中国网友的怒火!

一场降维打击式的反击战,在全球网络上,以中丶英丶韩三种语言,同时打响!

【又来了又来了!宇宙起源国开始日常偷窃行为了!请问你们是忘了申报呼吸权了吗?】

【笑得想死,我给欧美朋友们打个比方吧:这就好像义大利人穿着古罗马的托加长袍,然后旁边一个罗马尼亚人跳出来说,『嘿,这是我们罗马尼亚的传统服饰!』懂了吗?一个是你爹,一个是你爹曾经占领过的一个省!】

【楼上那个比喻绝了!建议申遗!#HanfuIsNotHanbok#话题刷起来!让全世界看看谁才是真正的小偷!】

【别跟他们吵,吵不赢的,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我们只需要把证据摆出来就行。我已经把明代亲王画像和朝鲜君王画像的对比图发出去了,让全世界人民自己看,谁是买家秀,谁是卖家秀!】

【哈哈哈哈!买家秀可还行!不过有一说一,韩国人对这件事这麽敏感,恰恰证明了他们内心的自卑。真正有底蕴的文化,根本不需要天天去申遗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而当视频回放中,林予安在舞台上清晰地说出「Hanfu」丶「Ming Dynasty」和「Chinese New Year」这几个关键词时。

整个战场的局势,瞬间发生了逆转!无数原本只是在吃瓜的欧美网友,第一次如此直观地,被普及了这两个概念的区别。

【哦!我的天!所以我一直以为的Kimono(和服)和Hanbok(韩服),它们的祖宗,其实是这个叫Hanfu(汉服)的东西?】

【楼上说的没错!我刚去谷歌了一下,明朝(Ming Dynasty)的服饰,和韩国朝鲜王朝的服饰,相似度高达90%!而且时间上,明朝要早得多!真相大白了!】

【所以Chinese New Year和Lunar New Year真的有区别吗?有谁能解释一下?】

中国的自来水科普大军,立刻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开始用各种通俗易懂的图文和短视频,向全世界进行文化输出。

【一张图告诉你『Hanfu』『Kimono』和『Hanbok』的父子关系!】

【为什麽我们坚持说Chinese New Year?因为这个节日的十二生肖丶春联丶年夜饭丶烟花……所有的核心文化元素,都源于中国!尊重文化,请从尊重它的名字开始!】

这场由林予安引发的文化正名运动,其影响力甚至远远超出了演唱会本身。

YouTube上,探索频道官方发布的林予安演唱《Beautiful Things》的4K高清现场视频,在发布后短短八个小时内,播放量就已经突破了惊人的一千万,评论数超过十万条!

点赞最高的几条评论,画风也极其统一:

【我发誓,这首歌绝对会火!林的歌声里,有一个男人守护一切的决心!(顺便说一句,那件衣服叫『Hanfu』,不是『Hanbok』!)】

【我哭了……当看到那只小熊笨拙地追着红色橡胶球时,我真的哭了。(PS:新年快乐!Happy Chinese New Year!)】

【有人能告诉我那件衣服到底在哪里能买到吗?我愿意用我的LV包包,去换一件那样的衣服!太美了!】

【Happy Chinese New Year!来自一个德国粉丝的祝福!林,你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丶充满魅力的中国!】

而在风暴的中心,林予安的个人YouTube频道,则上演了一场堪称奇迹的数据神话。

在演唱会开始前,经过《荒野独居》第八季的热度加持,他的粉丝数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可观的170万。

然而,从他登台的那一刻起,这个数字,便开始以一种肉眼可见的丶极其恐怖的速度,疯狂飙升!

一夜之间,仅仅十二个小时。

他的YouTube频道粉丝数,从170万,暴涨到了270万!

一夜涨粉,超过百万!

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分钟数千的速度,持续不断地向上攀升,丝毫没有停下的迹象!

他的每一条过往视频下方,都涌入了数以万计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新粉丝的留言。

【我是从比伯演唱会过来的!天哪,我错过了什麽宝藏博主!】

【我看完了他所有的视频!这家伙简直就是个怪物!我宣布,从今天起,他就是我的新偶像!】

【所以,他不仅会盖房子丶打猎丶唱歌,还会开飞机?!上帝,这个男人还有什麽是不会的吗?】

林予安,凭藉着在麦迪逊花园广场那短短十几分钟的完美亮相,无可争议地跃升为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拥有全球影响力的超级网红!

而他所带来的这场风暴,才刚刚开始!

就在双方网友吵得不可开交,各种历史图片和表情包满天飞,战况陷入胶着状态时,一个带有蓝V的官方帐号悄然下场了。

帐号名称:Korean Culture Center, NY (纽约韩国文化院)

这个隶属于韩国政府的海外文化宣传机构,显然是收到了国内的舆论压力,试图为这场争论盖棺定论。

他们在美东时间的上午九点半,发布了一篇图文并茂的介绍所谓韩服之美的长推文。

文章里挑选了几张朝鲜王朝时期的君王画像,以及现代改良韩服的照片,并配上了一段看似客观,实则充满了暗示与误导的英文文案。

【东方之美,一脉相承。圆领袍与补子,是东亚宫廷服饰中共同的瑰宝。

在韩国的朝鲜王朝时期,这种华丽的服饰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韩服(Hanbok)。

我们很高兴看到这种古老的审美,能在世界的舞台上被重新演绎。#Hanbok #KoreanCulture】

这篇推文写得极其茶艺,它没有直接说林予安穿的是韩服,却又处处暗示韩服才是这种服饰的集大成者和现代代言人。

然而,他们千算万算,却低估了网际网路时代网友们的考古能力和火眼金睛。

这篇推文发布后不到十分钟,评论区就被各路「历史侦探」攻陷了!

【等一下!为什麽你们只放朝鲜王朝的画,却不敢放一张你们高丽王朝时期的国王画像?是怕大家看到你们的王,穿得和隔壁元朝皇帝一模一样吗?】

【笑死我了!这张朝鲜世宗的画像,你们是不是故意把旁边明朝皇帝的赏赐诏书给截掉了?需要我帮你P回去吗?】

【进一步的发展?对不起,我只看到了从宽袍大袖到紧身短小的审美降级。你们管这叫发展?】

【最可笑的是,林先生袍服上的,是麒麟!中国神话里的神兽!你们韩国的神兽,难道不应该是泡菜坛子吗?】

韩国文化院这番漏洞百出的阴阳怪气,不仅没有平息争论,反而如同火上浇油引来了更猛烈的群嘲。

就在这片混乱充满了嘲讽与骂战的舆论场中,上午十点整,另一个蓝V帐号,悄然出现在了# Happy Chinese New Year话题之下。

帐号名称:Chinese Embassy in the USA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

这个帐号的出现,瞬间让喧嚣的战场出现了短暂的寂静。

中国驻美大使馆的官方推特,没有参与到任何互相攻击的骂战中,也没有去指责任何一方。

它只是平静地,发布了一篇图文并茂的长推文。

推文的配图是林予安在麦迪逊花园广场舞台上的高清侧身照。

照片中,林予安身着华丽的明制麒麟补服,身姿挺拔,面带微笑,正对着台下深深鞠躬,充满了东方特有的谦逊与庄重。

而在照片的上方,配上了一段层次分明丶措辞考究丶尽显大国风范的英文文案: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春节,即是中华民族最传统丶最重视丶最温馨的中国新年。

它承载着家人团聚的期盼,蕴含着辞旧迎新的祈愿,更寄托着我们对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的美好向往。

值此甲辰龙年到来之际,我们向全球华侨华人丶港澳台同胞以及世界各国的朋友们,致以最诚挚的新春祝福!

锦绣衣冠,千年华夏。

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公民林予安先生,其身着的华美礼服,正是承载了千年风骨的中华传统服饰之一的汉服。

他所展示的麒麟补服与忠静冠,尽显华夏衣冠的雍容庄重,其形制则源于中国历史上公元1368-1644年,文化璀璨兼容并蓄的明代王朝。

很荣幸可以看到中国公民在纽约的舞台上,与世界人民共同分享了这份来自东方的节日喜悦。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互鉴而丰富。

无论是喜庆的中国年,还是典雅的汉服。

它们既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全人类文明百花园中一朵绚丽的奇葩。

我们欢迎世界各地的朋友们,多来中国走一走丶看一看,亲身感受这片土地的古老魅力与时代新姿。

中国的大门,永远为友谊与交流而敞开。

落款: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美利坚合众国大使馆

这篇推文,写得充满了无懈可击的外交智慧。

第一段,以宏大的叙事,定义了中国新年的文化内涵,并巧妙地融入了龙年这个最具代表性的符号,立场鲜明,气度恢弘。

第二段,在肯定了中国新年之后,才以一种我们很高兴看到的温和口吻,自然地顺便肯定了林予安的行为,并清晰地点明了汉服和明代这两个关键的文化归属信息。

第三段,则展现了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这种开放包容的大国胸襟,瞬间将格局拔高,与之前某些方面我们的才是世界的狭隘论调,形成了云泥之别。

这已经不是科普了,这是一篇教科书级别充满了「王道」气息的文化官宣!

这篇推文发布的瞬间,整个舆论场,发生了决定性的逆转!

【卧槽!卧槽!使馆下场了!国家队亲自来给林神站台了!】

【「锦绣衣冠,千年华夏」!这文案,太有水平了!这就是文化人的降维打击吗?】

【看到没!官方认证,明代汉服!这耳光,抽得太响了!】

【泪目了!真的泪目了!以前都是我们在外面孤军奋战,这一次,我们背后有祖国!】

【兄弟们,别愣着了!转发!点赞!把大使馆的这条推文,给我顶到天上去!】

无数的中国网友丶海外留学生丶华人华侨,如同收到了集结号的士兵,疯狂地涌入这篇推文的评论区。

之前还在据理力争的韩国网友,瞬间被潮水般涌来的中国网友的反驳所淹没,疲于应对。

他们的文化挪用指责,在国家级的外交帐号面前,显得如此苍白可笑和不自量力。

几分钟后,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丶中国驻英国大使馆丶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全世界数十个中国驻外使领馆的官方社交媒体帐号。

如同约好了一样,几乎在同一时间转发了这条推文。

一时间,推特丶Facebook丶Instagram上,那张林予安身着汉服鞠躬的照片,被刷屏了!

这场由林予安在麦迪逊花园广场点燃的文化之火,在国家队的接力下,彻底形成了一场燎原之势!

————

(月初了,求追读好大哥们的月票~欢迎兑换十二月玩偶~双倍月票也算兑换数量哈~)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