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18章 国籍冲突(求月票嘤嘤嘤)(2 / 2)

加入书签

解决了最大的心事,中国之行的筹备工作立刻被提上了最高优先级。

几天后,一架湾流G550公务机从巨石河牧场的私人跑道上起飞,载着林予安一家以及两位育儿师,飞向了美国的东海岸——纽约。

之所以选择纽约,不仅因为林予安对这座城市有着特殊的感情,更重要的是,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是全美处理签证和旅行证业务量最大丶效率最高的机构之一。

他们决定在这里,一次性完成所有繁琐的证件办理。

飞机平稳地降落在泰特伯勒机场,早已等候的专车将他们送抵了位于哥伦布圆环的文华东方酒店。从套房巨大的落地窗望出去,整个中央公园的冬日景色尽收眼底。

第二天一早,一家人便开始了他们的办证之旅第一站,为伊森和奥莉维娅办理美国护照。

他们预约的是一家位于曼哈顿中城的邮局护照受理处。面对那台冰冷的专业相机和一脸严肃的工作人员,拍摄两个不到两岁宝宝的合格护照照片,变成了一场充满了混乱与欢笑的战斗。

伊森一看到镜头就咧开嘴笑,露出了刚长出的几颗小米牙,完全不符合「中性表情」的要求;而奥莉维娅则对那个闪光灯充满了恐惧,每次快门一按,就下意识地把头埋进艾米丽的怀里。

最终,在艾莉娅用小玩具在镜头后方吸引注意力,艾米丽温柔地固定住宝宝的脑袋,林予安亲自掌镜抓拍了近百张照片后,才终于选出了两张勉强符合所有规定的「严肃脸」照片。

在DS-11申请表上,林予安和艾莉娅作为法律上的父母,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艾米丽则在一旁,温柔地帮两个有些不耐烦的小家伙整理着衣服。

提交完所有文件,工作人员告知他们,即便选择了加急处理,也需要三到五个工作日才能收到护照。

利用这个必须的等待间隙,一家人迎来了难得的都市假期。

林予安带着她们重游了中央公园,艾莉娅兴奋得像个孩子,拉着艾米丽在结冰的沃尔曼溜冰场上滑冰。而林予安则推着婴儿车,在场边充当着最称职的观众和摄影师。

艾米丽则利用这个机会,重返了她熟悉的艺术世界。她独自一人,在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里待了整整一个下午,沉浸在梵谷的《星夜》和莫奈的《睡莲》所营造的静谧世界里。

当她心满意足地回到酒店时,却发现林予安早已为她准备了一个更大的惊喜。

「这是什麽?」艾米丽看着房间里多出的一个巨大的画架和全套顶级的画具,惊讶地问道。

「一个迟到的礼物。」林予安从背后拥住她,下巴轻轻抵在她的肩上,「我知道你一直有个画家梦。现在,我们有了一座美丽的庄园,它需要一位专属的艺术家,来记录下它的四季。」

艾米丽的眼眶瞬间就红了。她转过身,给了林予安一个深深的吻。

几天后,当一个印有美国国务院徽章的快递信封送达酒店套房时,所有人都知道,中国之行的第一道门槛,终于跨过去了。信封里,静静地躺着伊森和奥莉维V娅人生中的第一本护照。

拿到了孩子们的美国护照,他们立刻启动了第二步计划。

在预约好的时间,一家人再次出发,来到了位于哈德逊河畔的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与邮局的清冷不同,这里的签证大厅人头攒动,充满了各种口音的普通话和英语。

当林予安抱着孩子出现在大厅时,立刻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他在演唱会和电视节目上积累的巨大声望,让他在华人圈子里拥有了极高的辨识度。

一位看起来很乾练的女性领事,亲自将他们引到了一个VIP窗口,大大缩短了他们的等待时间。

「林先生,我们都看了您在麦迪逊花园的演出,太为我们中国人争光了!」女领事微笑着说道,眼中充满了欣赏。

艾莉娅递上了她的申请材料,包括结婚证的复印件和林予安手写的邀请函,顺利地申请了Q1家庭团聚签证。

艾米丽也提交了她的L字旅游签证申请,附上了CAA团队早已为她规划好的丶详尽到每一天的旅行计划和酒店预订单。

最后,轮到了两个小家伙。林予安郑重地将伊森和奥莉维娅那两本崭新的美国护照,连同他们的出生证明丶父母的护照原件等所有材料一并递交。

在等待的间隙,艾莉娅看着那些复杂的表格,有些好奇地小声问艾米丽:「亲爱的,我还是有点不明白。」

「既然孩子们已经有了美国护照,为什麽我们不能像我们一样,直接给他们申请签证呢?办这个旅行证听起来好特别。」

艾米丽扶了扶眼镜,轻声为她解释起来,这也是她这几天研究得出的最核心的结论。

「这就是最有趣,也是最复杂的地方,它涉及到一个法律概念,叫国籍冲突。」艾米丽的声音压得很低。

「首先,中国的《国籍法》和美国不同,它主要看血缘。法律规定,只要父母一方是中国公民且没有定居在国外,那麽他的孩子,无论出生在哪里,中国都认定这个孩子具有中国国籍。」

她看向林予安,点出了最关键的一点:「林并没有加入美国国籍。所以,尽管伊森和奥莉维娅出生在美国,自动获得了美国国籍和护照,但在中国政府看来,他们首先是中国公民。」

这个结论让艾莉娅愣了一下:「意思是……他们同时是美国人也是中国人?」

「没错,但关键在于,中国不承认双重国籍。」艾米丽继续解释道,「所以就产生了冲突:中国认定他们是中国人,但他们又确实拿着美国护照。那麽问题来了,怎麽让他们回国呢?」

「不能直接用美国护照申请签证吗?」艾莉娅追问。

「不能。」艾米丽乾脆地摇头,「因为中国政府不能给自己的公民签发『外国签证』,这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但同时因为他们的国籍状态很特殊,又不能直接发给他们中国护照。」

「所以,『中国旅行证』就应运而生了。」她拿起一份宣传册,指给艾莉娅看,「你看,这本质上就是一本临时用于替代护照的丶证明其中国籍身份的文件。」

「它向世界所有国家的边检官员宣告:这个持有外国护照的孩子,是我们法律认定的中国公民,因此他/她的身份被中国认可。」

艾莉娅恍然大悟:「所以,他们回中国要用这本旅行证,去别的国家还是用美国护照?」

「完全正确。」艾米丽肯定地点了点头,「在国内,他们可以像其他中国孩子一样落户口,享受教育和医疗。但这并非一个永久的状态。」

艾米丽最后总结道:「简单来说,我们的宝宝们在成年之前,拥有一个非常独特的身份。他们是受美国法律保护的美国公民,同时也是受中国法律承认的中国公民。」

「这个旅行证就是这道法律难题下的巧妙解决方案,是他们通往父亲故乡名正言顺的合法证件。」

这番详尽而清晰的解释,让林予安和艾莉娅都恍然大悟。他们第一次如此深刻地理解了自己孩子们那独特而又幸运的身份。

很快,资料确认无误后,窗口的工作人员便正式受理了他们的中国旅行证申请。

所有文件提交完毕,又经过了几天耐心的等待,当领事馆的取证通知单送达时,他们旅程的最后一块拼图,终于完成了。

在领事馆取回的文件袋里,艾莉娅和艾米丽的护照上,已经分别贴上了那张印有长城图案丶带着鲜红印章的中国签证。

以及那两个深蓝色属于伊森和奥莉维娅的通往他们父亲故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行证》。

所有证件办妥,意味着通往东方的道路已经完全敞开。

时间已是二月底,距离三月初的昆明峰会,只剩下不到一周的时间。

「看来,我们得直接从这里出发了。」林予安看着手中崭新的证件,做出了最直接的决定。

「太棒了!一场说走就走的东方冒险!」艾莉娅兴奋地欢呼起来,丝毫没有对计划突然改变的任何不满。

艾米丽则立刻进入了状态,她拿起电话,开始联系酒店的私人管家,协调行李打包和专车预订的事宜。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