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6章 103荆州,诗人(1 / 2)

加入书签

第106章 103荆州,诗人

建康,宋公府

今天是休沐的日子,刘义真披着黑裘,站在凉亭里看雪。

刘义隆不知何时走了过来,关切道:「阿兄,小心风寒。」

刘义真笑了笑:「为兄可不是弱不禁风之人。」

尽管公务繁忙,但他一直都有在坚持锻炼,身体也非常地壮实,尽管还没满十三岁,但已经能够拉动强弓。

刘义真说罢,将手炉递给刘义隆:「倒是你,从小身体就不好,可得注意着些。」

刘义隆也不跟二哥客气,接过手炉道:「弟知道的。」

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自从跟着二哥跑步以来,确实要比以前好多了,他也越发感谢二哥逼着自己锻炼。

刘义真见刘义隆穿得厚实,问道:「要不要陪我坐坐?」

「好啊!」刘义隆答应一声,紧挨着刘义真坐下。

兄弟二人坐了一会,刘义真开口道:「父亲昨日来信,询问我何人可为荆州刺史。」

自刘道怜于去年被调入建康以后,荆州刺史的位置空悬已有一年半了。

刘裕此前三伐荆州,不想一大把年纪,还要打第四遍。

因此,宁愿荆州无主,也不愿所托非人。

原时空中,刘裕以刘义隆为司州刺史,想要让刘义符出镇荆州,但被张邵劝阻,于是改以刘义隆为荆州刺史。

如今刘裕询问刘义真谁能胜任荆州刺史,刘义真其实知道他想要的答案。

「阿兄今日惆怅,是舍不得我去江陵吗?」刘义隆问道。

「原来你知道父亲的意思?」

「荆州为重镇,非至亲不能领,父亲若是要以叔父复镇荆州,又怎会等到今日,况且以父亲之英睿果决,此事何需过问阿兄,如今既然询问阿兄人选,依弟之见,父亲意在由弟出镇荆州。」刘义隆侃侃而谈,只不过言语间并不兴奋。

他出镇荆州,不可能和刘义真入朝辅政一样掌握实权。

事实上,刘义真在长安时,一开始,军政大权也是落在了王镇恶丶王修的手上。

若非胡夏入侵,给了他一展才能的机会,刘义真一时半会还找不到夺权的契机。

刘义隆往江陵,实权必在别驾丶司马的手中,与其在荆州做个傀儡,他倒宁愿留在刘义真的身边,等年纪大点,可以自行处置政务了,再离开建康当个刺史也不迟。

刘义真抚摸着刘义隆的脑袋,问道:「你不想去吗?」

「弟愿意去。」

刘义真摇摇头:「我是问你想不想去,不是问你愿不愿意去。」

刘义隆看着二哥,一字一句道:「弟不想离开阿兄。」

「那就不去了。」刘义真展颜笑道。

刘义隆问道:「弟若不去,阿兄又该如何回复父亲?」

「我会向父亲举荐叔父复镇荆州,如今有我坐镇建康,不必叔父守在此地,至于父亲用不用,就不是我能过问的了。」

刘道怜贪归贪,但贪的是公府,并未虐民。

刘裕对他总体还是满意的,否则也不会让刘道怜来到建康后,以尚书令的身份,持节都督徐丶兖丶青三州及扬州晋陵郡军事。

所谓都督徐丶兖丶青三州及扬州晋陵郡军事,其实指的是同一个群体,即徐丶兖丶青三州在晋陵郡的流民,也就是刘裕的基本盘,京口武人。

刘道怜一旦复镇荆州,刘义真便可向刘裕请命,效仿刘道怜,身兼尚书令的同时,都督京口的军事力量。

他相信,刘裕肯定也不放心让刘道怜长期督管京口武装。

原时空中,刘裕病重,他一方面打发『刘义真』离开建康,出镇历阳(安徽和县),另一方面又急召刘道怜由京口入朝,这两件事情,摆明了都是害怕影响到权力的正常交接。

刘义真也只有拿下了都督徐丶兖丶青三州及扬州晋陵郡军事的权力,才能名正言顺的统领建康城内的一万二千名北府将士。

否则,刘道怜其实也有权力调动他们。

刘义隆不知道刘义真的打算,他听了刘义真的话,深有同感:「有阿兄在建康,又得王镇恶丶沈田子丶檀道济丶王仲德四员大将,以及万馀精兵,足以震慑宵小,叔父确实应该另外担负重任。」

「你也这样觉得?」刘义真笑着揉了揉刘义隆的脑袋,说道:「但叔父毕竟岁数已高,等过些年,就该由你去江陵了,到时候,可不能再说舍不得阿兄了。」

刘义隆信誓旦旦道:「阿兄放心,我会像叔父辅佐父亲一样,替阿兄看住荆州。」

刘义真戏谑道:「将来我召你入朝辅政,你也要把荆州府库搬空?」

刘义隆赶忙看了眼四周,见无人靠近,才松了口气:「阿兄拿叔父说笑,就不怕传扬出去,受人非议。」

「我们兄弟之间,又有什麽不能说的。」刘义真笑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