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5章 122战略调整(2 / 2)

加入书签

「何时的消息?」于栗磾迫不及待地问道。

「据说驿卒八百里加急,新年伊始就到了长安。」

「天子可知此事?」

「回禀黑槊公,探子一到河东,就已经有人往平城报信。」

于栗磾闻言,放下了心。

尽管拓跋嗣为他徵调了河北一万将士,又命刁雍带着二万人西进,加上于栗磾的一万步骑,以及司马氏的万馀人,洛阳战场将云集五万馀大军。

但司马氏的万馀人皆为弱兵,而刁雍的二万军队,与河北万馀人皆为汉军。

于栗磾有着这一时期鲜卑人的通病,他们轻视北方汉人的战斗力。

之所以特指北方汉人,是因为他们前年被刘裕的北府精兵狠狠教训了一顿。

如今刘义真带着万馀南方精锐北上,于栗磾只得指望拓跋嗣改变策略,暂时放弃进攻胡夏,转而南下共猎刘义真。

代郡,平城。

拓跋焘早已离开,前往漠南整顿边防去了。

拓跋嗣几乎是与于栗磾同时得知刘义真北上的消息。

崔浩又一次脱下孝服,被传唤到了宫中。

「崔卿,根据关中传回的可靠消息,义真小儿将要北上督师,救援洛阳,随行有万馀步骑,于栗磾必定不是他的对手,朕担心的是他会干涉朔方战局。」拓跋嗣不无担忧地说道。

当初崔浩和他分析,晋军不会干涉朔方战局,但那是刘义真不在关中的情况下。

刘义真北上的消息瞒不过北魏,北魏如今正在做军事动员,筹集粮草也肯定瞒不过刘义真,迟早会让他知道。

尽管刘义真不可能清楚拓跋嗣的目的,但可以肯定北魏将有大动作。

如今随着刘义真返回长安,变数也随之出现了。

崔浩闻言大为吃惊,他沉吟片刻道:「洛阳与朱龄石虽然重要,但也无需刘义真亲自救援,臣以为,如今刘义真不辞辛苦地北上,其意不止在解洛阳之围,可能是要趁机扫灭中原各路义军。」

听了崔浩的分析,拓跋嗣豁然开朗。

不错,如果自己是刘裕,单单只是为了解洛阳之围的话,随便派遣一员大将即可,不至于让刘义真亲自跑一趟。

拓跋嗣狠狠拍了拍御座:「中原沃野千里,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安之可安天下,若使小儿剿灭中原义士,哪还有朕的容身之地!」

如今东晋只是占据了中原,并没有安定中原。

于拓跋嗣而言,眼下的情况让他不得不转变策略。

尽管吞并朔方,能够大涨北魏国力,但也比不上刘义真肃清中原的收获。

一旦中原各州恢复了生产秩序,北魏南疆永无宁日,尤其是现在北魏的北疆也不安宁。

拓跋嗣更不能坐视刘义真平定中原的匪患。

好在此前为了远征朔方,拓跋嗣做足了军事准备,如果决定出兵干涉中原战事的话,随时可以南下。

崔浩同样明白其中的道理,他附议道:「圣明无过陛下,赫连璝不过冢中枯骨,只是陛下嘴边的一块肉,吞之易如反掌,不必急于一时,臣以为,确实应当南下,助黑槊将军一臂之力。」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