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三十六章 海棠(2 / 2)

加入书签

「那平阳公……」

公孙弘没有说下去,八旬的老人旧有的观念几近粉碎。

禁忌之恋。

这在王公贵族,甚至是皇帝之中,不是什麽稀奇事。

陛下有韩嫣,孝文帝有邓通,孝惠帝有闳儒,连高祖皇帝都有籍儒。

老人本以为断袖之癖只在皇室男子之中,没想到皇室女子同样不甘落后啊。

如果平阳公主把海棠视为嬉戏场,那麽多海棠花就是平阳公主的女人,平阳侯曹襄是平阳公主的儿子,儿子玩了老……公孙弘自问是个开明的丞相,见到过,也尽力理解世间的很多事情,但这样的事情,当真是理解不能。

老丞相进步了一辈子,时至今日帝国的新政变革都在他手,万万没想到,将死了将死了,自己竟成保守派了!

下意识地望向了御座上的上君,少年君主的脸色已经彻底黑了下来,前所未有的黑,五彩斑斓的黑,和当初听闻卫氏长孙与阳石公主有染时非常相像。

「说下去。」

上音传来,张汤顿感压力倍增,弯腰的幅度又大了些,恭禀道:「平阳公主丶平阳侯的怪癖,让平阳侯府的海棠花们常常无法忍受,而未知的命运,更让海棠花们惶恐不安,当土地新政传到侯府时,不少海棠花都动了脱籍的念头。

平阳公主的女宠,也是海棠花首,花姑,向海棠花们询问是否想要脱籍,在得知一部分海棠花想要离开侯府时,那花姑直接重惩了那些花儿,之后又试了两次,侯府的海棠就没有人敢说想要脱籍离府的了。

死去的海棠,便是被惩罚的花儿之一,父母双亡,心思不改,在闻听京兆尹入侯府后,就想要去告状,却被花姑和侯府恶奴所阻,逼不得已跳入了河中,丢了性命。」

在这个传统的社会里,没有太多玩乐的事物,那就只能想方设法玩人了。

许多玩乐的事物是为了玩人才制造出来的。

大汉权贵,尤其是开国功臣那群人,除了萧何丶张良少数几个人,大多是出于沛县,长于沛县的泼皮无赖,哪怕成了王公列侯,也改不了凶恶丶刁顽的本性。

以身作教,子孙后代在富贵权势的滋养下,变得更加凶恶丶刁顽丶骄纵丶蛮横……这也是大汉历代君主想要看到的。

只有多行不法,骄逸忘形,朝廷才能藉口收回他们手中的权力丶财富,却是忘了被不法丶骄逸影响到的普通百姓。

就是长的好看些,所谓的「美人胚子」,被大汉太主丶开国功臣第二侯府给瞧上了,强行买卖入府后,教以仪礼丶歌舞,养成后要麽择机送入似海的皇宫丶王宫,要麽留在府中受到大女主丶男主的淫乐。

公孙弘是大器晚成的典型,常以老子《道德经》那句:「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来形容自己。

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大的器物,最后才能做成,最大的声响,反而听来无声无息,最大的形象,反而没有可以看见的形象,道幽隐而不可说。

一路的磋磨,狱吏丶猪倌……他都以为是上天故意的磨练,终有一天,能看到百万雄兵丶灯彩佳话。

这在他成为大汉首位布衣丞相后,感触越来越深。

那平阳侯府的海棠花,陨于苦水之中,又是上天怎样的磨练呢?

下辈子更好?

这未免太阴间笑话了。

刘据努力平复着心潮,望向张汤问道:「拿到证据了吗?」

「回上君,拿到了,也没有拿到。」

「嗯?」

「只拿到那两个海棠花的证词,密探想要更多的时候,却被平阳侯府的管家和花姑发现了,密探撤了回来,两个海棠花没能出平阳侯府。」张汤如实回答。

偌大的侯府,土地新政丶海棠之死接连发生,人不是傻子,也在盯着府中的一切,注意到异常,立刻对绣衣直指御史密探进行跟踪,察觉到问题后,密探便藉口出了平阳侯府,将线报送出,人也没有再回去。

随即平阳侯府加强了对海棠花们的管控,与普通奴仆分离开来,至于提供证词的两个海棠花,绣衣直指御史现在连她们生死都不知道。

假如是普通豪族,仅凭证词,张汤就敢搜府拿人,但平阳公主府,这点证据,是真闯不动。

太主丶高侯丶长公主,这代表宗室丶功臣丶卫氏三大势力,也是张汤面前的三座大山。

就在这时,绛伯禀告道:「上君,廷尉卿边通觐见。」

「宣。」

边通进入大殿,注意到丞相丶御史大夫都在,怔了怔神,向着御座恭声颂圣道:「上君千秋万岁,长乐未央。」

「何事觐见?」

「回上君,适才平阳公主府向廷尉署上报了府上一起婢女自杀溺死之事。」

张汤警觉,望向了边通。

「何以自杀?」

「父母双亡,性情而死,平阳公主府请朝廷封『烈女』。」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