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四十八章 传诛(1 / 2)

加入书签

第248章 传诛

一池三山,千门万户。

在建章宫旧址上,人工挖掘的太液池,上筑有三神山,蓬莱丶方丈丶瀛洲,风水宝地,便是绣衣直指御史所在。

人称绣衣使,或者,诏狱。

来自大汉九州一百三十四郡的密报,源源不断送到这里,几乎每时每刻,此地都在断人性命。

以诏为名,行大狱事。

御史大夫张汤,一日数次往返兰台丶诏狱之间,却乐此不疲。

这就是权力。

不过,近日张汤有了烦心事,麾下密使上报了「异常情况」。

开国功臣之后,前曲逆侯家族,似乎发觉了绣衣使的渗透,诡异的是,陈家不但没有排斥丶反抗,甚至非常高兴地将家族诸事交给了高级密使。

高级密使上任家老后,试探性安插了多名密使,陈家依然无动于衷,为了探求陈家的真实想法,绣衣使几乎不加掩饰投入了更多人手。

张汤望着在陈家的近百人密使名录,眉头紧皱,这到底是陈家,还是诏狱分部?

酷吏多年,张汤见过形形色色的家族,但这样的家族,真没有见过。

在陈家的密使很开心,平日里的事务十分简单,连劳累都算不上,至于传递线报,最勾心斗角的传递部分,密使们堂而皇之走出大门,然后把线报交给接收线报的绣衣使,哪怕有时遇到陈家人正巧出门,陈家人丶绣衣密使双方谁也不紧张。

到了月底,绣衣密使在陈家领了份月钱,然后再回绣衣使领份月俸,就那个高级密使(陈家家老),一年钱俸,竟然比朝廷给他这个御史大夫的俸禄还多。

张汤想过陈家是在试图以钱粮来腐蚀绣衣密使,但是,谁家腐蚀别人会让人直接参与家族决策啊?

看着高级密使根据陈家当代家主陈莫口述「会见陛下使者嬴公的交谈和血契内容」丶「周丶萧丶张丶陈四族族长交谈和有关决定」,以及文末「建议与公孙丞相联袂觐见」的密报内容,张汤是真的受不了了。

陈家把绣衣使当什麽了?

张汤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隐约有种感觉,如果再不做些什麽,自己的绣衣使事很可能要被人抢走了。

或是公心,或是私情,参政议政王大臣和中外两朝公卿大夫丶列侯亲贵丶宗室大臣对御史大夫领兰台丶诏狱事,职权过大,本来就有不少意见,可是朝廷没有什麽可用之才,张汤才能勉强一人双职。

现在,能接替绣衣使事的人,好像出现了。

但是,张汤没有觉得手中权力过大,更不愿意把直接对陛下负责的特殊衙署交给他人。

狗日的陈家,从一开始就是奔着他的绣衣使事来的。

破船还有三千钉,老牌世家,不,准确地说是毒士世家的底蕴和手段,张汤终于是领教了。

当然,平曲侯周家丶酇侯萧家丶留侯张家领教的更深刻,被陈家逼着送族中子孙兄弟去死,去做屠戮数十万人有伤天和之事,一环扣着一环,三个老牌世家没有反抗跳入了陈家的陷阱。

解决陛下复辟,先解决官宦豪族丶巨商大贾丶游侠盗贼组成的「复辟军」,那些没有在大汉登记造册的人,在陈莫的手段下,会悄无声息的死去,就像是从未出现过人世一般。

有伤天和,无伤上孝。

陈莫连可能的,上君心善,恐见不得数十万人死,宁可有损孝名,无伤大汉子民都想到的,建议张汤在入宫觐见时拉上老丞相公孙弘,说服上君同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