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真武(1 / 2)
第249章 真武
王家的事后,陈庆继续潜心修炼,除了偶尔钓钓鱼外,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修炼之上。
修为正向罡劲后期稳步推进。
这天,他正引导体内奔腾的真罡行功,却敏锐地察觉到一丝异样。
罡劲初期丶中期,真罡主要蕴于体内,称为内罡,运转由心,圆转如意。
而到了罡劲后期乃至圆满,则需将真罡外放,隔空伤敌,威力倍增,此即为外罡。
要达到外罡之境,不仅需要真罡足够雄浑,更需要对真罡有着精妙入微的掌控。
陈庆修为日益精深,自觉距离那外罡门槛已越来越近。
然而此刻,他尝试外放真罡时,却发现原本如臂指使的五行真罡,竟显得有些晦涩滞碍。
仿佛隔了一层无形的屏障,运转起来甚至有种沉重的凝滞感。
「难道是因为这丹药?」
陈庆暗自奇怪。
他仔细内视,排除丹药残留影响的可能。
「不是丹药……那会是?」
陈庆心念电转,很快将注意力放在了自身体魄上,「难道是《龙象般若金刚体》?」
这佛门炼体秘传修炼出的气血之力磅礴浩瀚,如同龙象蛰伏,固然极大地强化了肉身,但如此恐怖的气血是否会与五行真罡产生某种冲突或干扰?
但是二者路径略有不同。
他决定去询问七苦大师。
这段时日他因狱峰煞气稀薄,值守任务轻松,去的次数少了,即便去了也极少能碰到七苦。
想到七苦大师的习惯,陈庆算准时间,再次来到了黑水渊狱。
如今的狱峰第一层,煞气已被七苦净化了大半。
陈庆没有冒然深入,他知道七苦每日申时左右,往往会现身巡查一番。
果不其然,就在申时将至,七苦大师那身着黑色僧袍的身影浮现。
陈庆立刻上前,恭敬抱拳:「七苦大师。」
七苦微微颔首,算是回应,目光平和地落在陈庆身上。
然而,就在他目光触及陈庆的刹那,他那双古井无波的眼眸亮起一抹金光。
他清晰地感受到,陈庆肌肤之下,隐隐有暗金色的流光在血肉筋骨间自然运转,那并非刻意催发,而是功法修炼到一定境界后,气血强大到某种程度自然外显的异象。
一股深沉内敛,厚重磅礴的气血之力蛰伏在其体内,隐隐与佛门《龙象般若金刚体》的描述一般无二,而且绝非初入门径,分明是已登堂入室,有了不浅的火候!
「你……练成了?」
七苦有些讶然。
他深知这《龙象般若金刚体》乃佛门无上炼体秘传,初始修炼便是一大难关,不仅需要强健的体魄根基,更需钻研佛法。
佛法修行,重在顿悟与积累,绝非易事。
陈庆虽有八极金刚身打底,但这佛法关隘,他是如何在如此短时间内跨越的?
「回大师,晚辈侥幸,略有所成。」陈庆语气平静地回道。
「很好。」
七苦缓缓吐出两个字,但内心的波澜却未曾完全平息。
此子不仅炼体天赋异禀,难道在佛法上也颇具慧根,与我佛有缘?
否则如何能这般快地入门并精进?
这个念头在他心中一闪而过。
「晚辈今日前来,是有些关于《龙象般若金刚体》的疑问,想向大师请教。」陈庆道出此行目的。
「但说无妨。」七苦恢复了平时的淡然。
陈庆问道:「大师,修炼这《龙象般若金刚体》,气血日益强盛,是否会反过来影响体内真罡的运转,尤其是对真罡外放的精细操控?」
七苦闻言,缓缓摇头,「不会。《龙象般若金刚体》乃是专精炼体的无上秘传,其要义在于挖掘肉身神藏,凝练气血,强健筋骨皮膜,直至身若琉璃金刚,气血如龙象奔腾。」
「它与真罡修炼,一主内,一主外,路径不同,并行不悖,甚至修炼到高深境界,强横的体魄能为真罡提供更坚固的载体和更磅礴的源泉,二者应是相辅相成才是。」
他顿了顿,继续道:「而且此功法乃世间公认的五大炼体秘传之一,若能修炼至最高境界,肉身成圣,拥有降龙伏虎丶担山赶月之无上伟力。」
说到此处,七苦眼中也掠过一丝向往,但随即化为平静,「……然而,据贫僧所知,自上古以降,即便在我佛门鼎盛时期,也未曾听闻有人真正将此功法修炼到那传说中的最高境界,即便是当代佛门,诸多高僧大德,也无人能够办到。」
陈庆听到这里,眉头暗皱。
既然七苦大师明确表示炼体与真罡并无冲突,那他体内真罡的异样,根源恐怕就不在《龙象般若金刚体》上了。
那又会是什麽原因?
是五行真罡本身在向内罡向外罡转化的关键节点上特有的现象?
还是其他未曾察觉的因素?
又向七苦请教了几个关于气血搬运的问题后,陈庆便带着疑惑告辞离去。
七苦站在原地,望着陈庆消失的背影,若有所思。
陈庆离开狱峰,心中疑虑并没有消散。
「既然非是炼体功法之故,那问题必然出在真罡本身。」
他脚下方向一变,径直朝着万法峰而去。
万法峰作为天宝上宗收藏功法丶典籍最全之处,除了核心的传功殿,更有诸多存放前辈心得丶武道论述丶以及各种奇闻秘录。
陈庆此次的目标,并非高深的武学秘籍,而是那些关于真罡本质,尤其是内罡丶外罡转化,以及真罡融合相关的理论基础与前辈经验谈。
值守弟子验过他的身份玉牌后,陈庆便缓步走了进去。
他目标明确,开始快速而仔细地翻看起来。
《内罡外罡辨析》丶《真罡外放精要》丶《异种真罡融合之我见》……一本本或新或旧的典籍被他取下,飞速浏览。
他的心神高度集中,无数关于真罡的论述丶猜想丶乃至融合的案例,如同溪流汇入他的脑海。
时间一点点过去,陈庆站在书架间,时而凝眉沉思,时而摇头。
内罡境界,真罡蕴于体内,如臂指使,运转圆融,重在积蓄与体内循环。
外罡境界,需将真罡透出体表,隔空伤敌,对真罡的掌控要求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要求其如丝如缕,凝聚不散,变化由心。
他之前的理解并没错,但此刻结合自身情况,以及翻阅的大量典籍,一个此前被他忽略,或者说因进展顺利而未曾深究的关键点,逐渐浮出水面。
「五行融合……我体内的五行真罡,威力确实远超单一属性的上乘心法真罡,甚至感觉不弱于那些以绝世心法筑基的真传弟子……」
陈庆放下手中一本泛黄的兽皮卷,他的眉头越来越凝重。
「厉师说过,五院心法源自《混元五行真解》残篇,缺失的是统御五行丶令其相生相克丶循环不息丶最终熔炼归一的——总纲!」
「我凭藉五种属性异宝,强行将五道真罡引导相生,形成循环,最终融合,这融合后的真罡,看似强大,包罗五行特性,但恐怕……并非真正的『混元五行真罡』!」
他想到了最初融合时的艰难,以及最后关头五道真罡险些排斥崩解的场景。
那时只以为是境界未到,控制力不足。
如今看来,更深层的原因在于——没有总纲!
没有总纲的指引,他所谓的融合,更像是一种粗暴的挤压和平衡,是利用五行相生的原理,强行将它们糅合在一起。
这个平衡体在内罡阶段,局限于体内运转时,尚能维持。
因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真罡主要听从意念引导在既定经脉中运行。
可一旦涉及到外放,需要真罡离体,与外界天地元气接触,承受各种复杂因素的干扰时,这个不稳定性就开始显现了!
「就像五匹烈马,被我强行用绳子拴在一起驾车,在平坦大道上尚可,一旦需要它们跃涧过溪,各自的方向和力道稍有差异,便会相互拉扯,导致车架不稳,甚至绳索崩断!」
陈庆眼中闪过一丝明悟。
「我所融合的,是五行真罡,是五种属性真罡的聚合体,威力源于量的堆积和属性的多样。而《混元五行真解》所要修炼出的,应该是混元五行真罡,是一种质变后的丶浑然一体的真罡!」
「前者是合,后者是化。」
「我所修炼的五行真罡,内核依旧是五个独立的个体,而非一个真正的整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