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以死养生,两难自解(2 / 2)
等他亲自向陛下确认完御驾亲征的消息,他便立即请命动身前往汉中府。
就在孙传庭思索如何安抚瑞王朱常浩之时。
汉中瑞王府内。
年岁还不到三十的朱常浩正身披袈裟丶一边滚动着手中佛珠,一边满脸肃穆的观赏着王府内的甲士死命搏杀。
自年少时期,朱常浩便开始吃斋念佛。
他一向不好女色,唯独爱财。
先前在京里还未就藩之时,他便一直在通过各种手段找内帑丶找户部要银子。
甚至说。
连自己准备结婚需要银子采买东西的理由,都拿出来用了无数次。
只是为了多要点银子和田产。
没办法。
出家之人,淫我不沾了,那银你总得给我留点吧?!
而现在。
秦王被抄家灭族之事,他已经听说了。
所以为了保护自己的一生挚爱。
即使是佛门中人,现如今也不得不举起屠刀了。
他详细了解了秦王被除掉的经过,最终得出结论一一秦王之死,实在是因为他没有将主动权一开始就给捏在手里。
结果就是一步慢步步慢,被那列毒的皇帝给用计阴杀。
因此这种低级错误,他朱常浩绝对不会再犯。
只要皇帝敢来汉中府,那他就直接率兵伏击,跟皇帝拼个你死我活出来。
身为佛门中人,朱常浩也不想和自己的手足血亲闹到这种地步。
但谁让皇帝他实在太过毒辣?!
想起那个竞胆敢没收同宗财产分给贱民的皇帝,朱常浩刚刚还在裂裟下被映出几分佛像的面容陡然间变得疯癫峥嵘起来。
前方的甲士搏杀之声变得越来越激烈,朱常浩手中的佛珠也滚动的越来越快。
哗啦啦一一不知为何,手上那串价值数千两的佛珠竟突然间线绳绷断,随即佛珠散落一地。
朱常浩抬头一看,这才发现是前方的搏杀已然停止。
最后一个名义上的敌寇,也随着佛珠的断裂而被斩去首级。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有秦王的例子在前,瑞王为了自保,自然会选择用活人练兵。
如此一来,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军队战力。
同样是因为秦王的缘故。
朱常浩所选的这些练兵耗材里,并没有平民百姓。
其中一部分是犯了刑法但却不够狼厉的罪犯。
另一部分则是汉中府内的一些最底层宗室。
那些贱民虽然不是什麽好东西,但联合起来的力量却的确能冲击王府。
所以朱常浩自然不会再去招惹他们。
非但没有招惹,他还给汉中府的那些贱民们减免了许多赋税,
虽说那些赋税也是他来就藩后刚加的。
但他毕竟刚来汉中没多久,还没来得及大肆祸害。
所以此举一出。
皇帝再想凭藉煽动民意之手除掉他,是万不可能的了。
至于那些底层宗室,则是朱常浩刻意抓捕而来的。
毕竟练兵耗材总是要有的,百姓不能动。
那就只能把目标放在这些活的还不如百姓的底层宗室身上了。
说白了。
宗室与宗室之间的差距,比人和狗还大。
朱常浩根本没把这些底层宗室当成跟自己一样的物种来看。
而且朱常浩此举除了练兵之外,还另有深意。
如今全陕西都知道皇帝把宗室当成官吏一样杀。
那麽过段时间,把这事给泼到皇帝身上去,
自然便能裹挟起全陕西的宗室愤恨。
你皇帝会裹挟民意,难道我宗室就不会了吗?!
想到这里。
朱常浩躬身向前,对着前方满地的尸体唱了声「阿弥陀佛」
他看着这些户体,表情由刚才的疯癫转为怜悯。
这些人活着也只不过是在承受命运的业火而已。
贫僧此举......也算是将他们送往极乐世界了。
朱常浩默默在心中又为自己记了一笔功劳。
同时。
他文不由得想起皇帝近日所作所为,眼神微眯。
朱常浩最近一直在遣人收集皇帝情报,如今已经知晓皇帝将大部分兵力派至延绥军镇了。
如此一来,皇帝若是再来汉中府的话。
那就可以轻而易举的送他一起前往极乐世界了。
就算不来,他也要想尽办法将其送去。
异族犯边之事常有,这点是陕西全境都众所周知的。
到时异族来犯,皇帝必会亲至延绥镇守。
而趁着这个时候。
自己从背后插他一刀,那麽他便必死无疑。
朱常浩已经来不及去想这样做会带来什麽后果,此刻的他只想皇帝死。
没办法。
出家之人,为了心中唯一的信仰,自然是要奋不顾身不顾一切的瑞王朱常浩。
延安府府衙内。
朱由检看着宗室名册上名字,准备等会就派人把他家给抄了顺便再全族处死。
老实说。
他最近比较忙,所以还真没来得及听说什麽瑞王有意谋反的消息。
所以朱由检准备杀朱常浩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这个。
而是上午刚被放回去的那些官员,刚刚已经给他送来了周边县郊的田亩丶户籍名册。
这东西对于大明朝官员们来说,本就是他们赖以贪污的根本。
你要是连自己的县里有多少人,多少由都不知道。
那还怎麽捞银子?!
所以这些东西,每个官员暗中都是有一个帐本的。
朱由检治理延安府的策略,说白了其实很简单。
搞清楚了每县人口田亩后,直接统筹规划分配粮食,让全府百姓撑过这个冬天。
至于这麽多粮食从哪来,一方面是从受灾稍轻的地方调度些来,例如西安府。
但更多的还是要靠抢。
毕竟前者也只不过是刚能自足而已。
所以坐拥百万亩良田的朱常浩,就在这个时候映入朱由检眼帘了。
朱常浩究竟该不该死,对于朱由检来说根本不重要,
他的死对帝国有没有利,这才重要。
很显然。
朱常浩的死是非常有利的。
所以这个时候他怎麽样都得死了。
至于如何杀他。
对朱由检来说确实连个问题都算不上。
兵力人手不足丶时间不够充裕......通过客观条件来看,情况确实有些不利。
但只需一招转移予盾。
所有问题便在顷刻间迎刃而解。
用底层宗室去杀上层宗室,再轻松不过。
深谱人性的朱由检再清楚不过,底层宗室对于大宗藩王的恨,要比百姓们还要强有力的多。
朱由检这些天来研究过,大明的宗室问题相当复杂。
除了顶层的亲王丶郡王丶将军丶中尉,剩下的所谓宗室则纯粹是徒有虚名了。
而这些宗室才真正占了整个宗室份额的绝大多数。
但他们过的却甚至比普通百姓还要凄惨,
百姓还能种地丶经商......这些人在祖制的压迫下,只得依靠俸银而生。
但陕西根本发不出来俸银。
如果是百姓和藩王之间是纯粹的阶级矛盾的话。
那底层宗室和藩王之间除了阶级矛盾,还有极大的内部矛盾。
自己的苦难固然可怕,亲戚的富贵却更加令人心。
这是人心中最深的仇恨,或者可以称呼它为劣根性,
所以对于朱由检来说。
仅需一纸诏令,就足以把陕西境内这群底层宗室全给煽动起来。
他刚准备开口下诏,恰逢此时有一名小太监躬身前来禀报导:「陛下,孙传庭孙大人求见。」
朱由检点点头:「带他过来。」
孙传庭被带进房间,请完安后刚准备开口和陛下说及汉中府瑞王之事,陛下一句轻飘飘的话却让他瞬间呆滞。
「传庭,你来的正好。」
「带人去汉中府,将瑞王朱常浩抄家灭族,办完瑞王府后,再去把陕西境内剩下的其他王府也一并处理掉。」
孙传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