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我也不是好色,只是花开的正艳(35(1 / 2)
第128章 我也不是好色,只是花开的正艳…(3500月票加更)
「黄四郎?」周砚摇头道:「这飞燕酒楼的现在的老板叫黄鹤。」
「黄鹤?」老太太皱眉思索了一会,眼睛一亮:「就是黄小鸡嘛!」
「啊?」周砚瞪眼,「啥子黄小鸡?」
老太太笑着道:「黄四郎第三个儿子,名字里带个鸟,所以小名喊作小鸡,他们家四兄弟,就他对开饭店感兴趣,其他三个要麽当教书先生,要麽当官去了,最不成器的,留下来继承了酒楼。
这话是他老汉自己说的,之前经常来苏稽拿卤肉,前两年还来找过我一回,想要找我买卤肉配方,我没点头。」
「那八九不离十了。」周砚闻言也笑了,「奶奶明智啊!还好没把配方卖给他,不然我现在怎麽把卤肉卖给他呢。」
他也没想到,歪打正着,竟然给他找到了一位老太太当年的老客户。
飞燕酒楼好啊,大酒楼,又有当年的合作基础。
就是不知道两年过去,飞燕酒楼有没有招募到新的卤菜师父。
「你打算跟嘉州的饭店合作?」老太太看着他问道。
「有这个想法。」周砚诚实点头,「现在我每天在工厂门口能卖五十多斤卤肉,短时间内应该很难再有明显提升,所以我想试试能不能把卤肉卖到嘉州那些饭店去,多挣一笔钱。」
「想法倒是不错的,当年我卖卤肉也是这样做的。」老太太笑盈盈道:「当初我一年时间就在苏稽卖出名头了,苏稽那会就是丝绸重镇,有不少丝绸庄丶匹头铺丶染坊,有钱人还不少。
杨码头那边的四合院,就是那些商贾大户的宅子,最有名的,当属汪家大院,丝绸买卖做的极大,可惜啊,后来家破人亡。
苏稽这边的大户基本都买我做的卤肉,也是很快就摸到顶了,我就琢磨着能不能把卤肉往嘉州城卖。嘉州毕竟是大城,有钱人肯定更多,大小饭店更是数不胜数。
那会用最笨的办法,中午收了摊,跟你爷爷提一盒切好卤猪耳朵丶卤猪头肉和卤牛肉,到嘉州城里一家一家饭店问过去,受了不少白眼,但也确实拿下了几家饭馆的订单。
后来名气越做越大,越来越多的饭店自个找上门来要买卤肉的,生意最好那两年,光是那些饭店一天要的卤肉就超过两百斤。苏稽哪有那麽多猪头,都是每天一早就上嘉州城拖回来的……」
说起往事,老太太侃侃而谈,颇有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的感觉。
周砚听得津津有味,虽然有些细节已经模糊,但依稀能从老太太的口中看到当年繁荣的苏稽镇,和她年轻时候敢闯敢拼的女强人风采。
后世苏稽商业化,做了不少仿古建筑,但终究失了几分古韵。
「大小酒楼饭店十多个,我等会给你写个名单,你自己照着去找,不过这二十多年过去,当年的老夥计们不晓得还有几个在开饭店,后代也不一定能传承下来。」老太太说道。
周砚点头:「要得,回头我提着卤肉去嘉州转一趟,不管有没有都试试看。」
还得是亲奶奶啊!
人脉承接时刻!
「来,炒糖色,四斤白糖,我先炒两斤示范,你再炒两斤我给你指点,下回就你自己炒了。」老太太说道。
周砚乖巧点头,站一旁认真瞧着。
「糖色用猪油炒,因为卤水里面本身就有很多油脂,所以不用担心糖色里面有油的问题,炒的过程中火一定要小,而且要保证火力集中在锅中间,不然容易炒糊……」
老太太一边解说,一边操作。
舀一勺猪油下锅,不用等猪油完全化开,直接把两斤提前敲碎的冰糖下入锅中,开始不断翻炒。
颗粒状的冰糖在油脂中缓慢融化,并在翻炒中渐渐变成了焦糖色状态的浓稠糖汁。
「炒成这个颜色,那就差不多了,直接撤火出锅,别炒糊了。」老太太舀起一勺糖浆,缓缓倾倒,糖汁落下拉出红亮的色泽。
两斤冰糖,炒出小半搪瓷盆的糖色。
「你来,我帮你盯着。」老太太说道。
周砚把锅洗乾净,再把火烧上,也开始第一次炒糖色。
这活可不简单,稍不注意糊了,两斤冰糖就废了,损失不小。
要是火候不足,糖色颜色不够,那也是废品。
一锅卤肉,全靠糖色上色,差一点都不行。
好在如今周砚对火候的掌控已经越发纯熟,学着老太太的模样,用勺子不停翻转搅拌冰糖,确保受热均匀,没有焦糊。
白色的冰糖渐渐变成了红棕色,锅里冒起了泡,咕嘟咕嘟的。
周砚用勺舀起糖浆淋下,确认颜色到位,当即撤掉灶下的火,盛出锅前,看了眼老太太。
「差不多,颜色很正。」老太太笑着点头。
周砚这才放心把锅里的糖色全部盛出,和先前那小半盆装在一起。
颜色几乎没有差别,融在一起,不分彼此。
【一份极其不错的糖色】
鉴定结果秒出。
周砚颇受鼓舞。
糖色可不止能用来煮卤水,做红烧肉也是用得着的。
可惜周砚不会,不然这糖色用来做红烧肉,定然是极好的。
哪天找师父请教一二。
哪怕做出来的上不了菜单,家常能吃也不错。
周沫沫肯定会喜欢。
糖色炒好,可以开始分锅煮新卤水了。
老太太全部交给周砚来操作,她只负责在旁边指点几句,整个过程说的话甚至没超过十句。
周砚一开始还有点胆颤心惊,后来见老太太啥也没说,倒是越来越有信心。
一个小时后,两锅色泽红亮的卤水制成了。
看着跟原先那锅几乎没有区别。
周砚拿勺子舀起卤水慢慢倒回锅中,色泽红亮,卤香浓郁。
「你还是养护的很小心,这锅老卤水一点都没变质,卤的多,风味越好,分一锅也不得影响。」老太太笑着说道:「今天第二锅卤肉,你就两锅各卤一半,卤得两次,风味还要更好一些。」
「要得!」周砚笑着应道。
有这两锅卤水,足以应对坝坝宴时不时暴涨的卤肉需求,也为接下来扩产提前做好准备。
手里有粮,心头不慌。
周砚开始卤肉,老太太出了厨房,带着她的麽孙女逛街去了。
难得来一趟镇上,她也不急着回去,等中午忙完再让老周同志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