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阵图大师 潘美神伤(月票加更)(2 / 2)
当年周军取得淮南之战的胜利后,虽缴获了不少南唐的舟船,然那些舟船大多放在淮南诸州中淮南一反叛,宋军等于一夜回到解放前,
要想成功度过淮水,进入淮南地界平叛,唯有如当年周军一般,在淮水上搭建浮桥。
趁着民夫搭建浮桥的空挡,赵光义下令召来了一众将率。
等诸将都来到帅帐中后,赵光义指着背后的地图说道:
「今我军屯驻涡口,不日就可进入淮南地界。
据斥候回报,叛军主力大多在扬州一带集结。
不知诸位以为,我军进入淮南后,当首攻何处?」
赵光义话音刚落,帐内诸将就将目光看向地图。
帐内的一部分将领,早年都参加过世宗征淮南一战,故而赵光义的询问很快就有人答道。
「濠州或寿州。」
田重进说出了他的看法。
濠州与寿州,一左一右挟制在涡口两旁,从表面上来看,若不先攻取这两州,己方的粮道容易受到威胁。
当年周世宗征淮南时,亦是将这两州,当做优先打击的目标。
岂料田重进话音刚落,赵光义就开口说道:
「我军应速取扬州。」
赵光义这话一出,田重进脸色一变,他正想出言阻止,有一人却公开表示支持。
「东海郡侯所言正是。」
出言的这人,正是王全斌。
王全斌出身将门,早年担任过唐庄宗李存的侍卫。
虽历经数朝,王全斌争战多有胜利,可却一直得不到大的升迁,
这主要是在于王全斌贪财,喜欢贪墨军队的「救助金」。
这一点性格缺陷,让很多君主明知王全斌有才却不敢大用。
显德年间,赵光义发现了王全斌的才干,他数次求请赵匡胤,才致令王全斌有机会进入禁军中高层。
感念于赵光义的帮助,王全斌才渐渐成为他的人,
听到王全斌出言附和,田重进劝阻的心迟疑了会。
就在田重进迟疑的空档,又有一位将率出言支持赵光义的看法。
「若叛军主力皆在扬州,寿州丶濠州的确无关紧要。」
说这句话的人,是潘美。
潘美这次出征是赵匡胤的有意安排。
赵匡胤知晓潘美有帅才,故想让他来淮南征战积累些战功,日后好大力重用。
听见潘美支持起赵光义,田重进就默默不再言语。
因田重进曾听过赵匡胤夸赞潘美,他是不会妄言的。
至于潘美会认同赵光义,不是在于他是赵光义的人,是他根据自身军略做出的判断。
当然这一判断有前提:「叛军主力皆在扬州。」
潘美抬头看向赵光义询问道:
「郡侯的情报可准确?」
赵光义自然亦知道,赵匡胤对潘美的看重。
有心拉拢潘美的他,笑道:
「仲询请放心,吾的情报不会有错。」
说这句话时,赵光义充满了自信。
赵光义有理由自信,因为这一则情报,是翟守询递送来的。
翟守询是李重进的谋臣。
早在年初时,李重进就想与李筠南北夹击赵匡胤,故派翟守珣北上。
李重进没想到的是,翟守并未前往路州,反而径直前往开封城投靠赵匡胤。
而在赵匡胤的安排下,翟守询重新回到李重进毁李筠,致使李重进错过了南北夹击的最佳时机。
这一桩隐秘,极少人知道。
在赵光义出征前,为保证这次战事万无一失,赵匡胤便将与翟守询的联络方式告知给了赵光义。
见赵光义出言保证后,潘美就信服的点了点头。
在大军出征前,由于赵光义之前的急切,让赵光义在禁军心中的印象算不上好。
然至少现在看来,潘美觉得赵光义并不差劲。
王全斌与潘美的支持,让众将都无异议,这让赵光义体会到了满足的快感。
赵光义性格有个显着的特徵一一爱表现。
而这一性格特徵,在取得某些「成就」后就会表现的更加明显。
见搭建浮桥还要一段时间,赵光义下令让其他将率先离去,只留下王全斌丶潘美等重要人物。
等其他人都走后,赵光义一脸期待的从怀中掏出一物放在身前书案上。
察觉到这一幕,田重进兴致满满。
田重进想起当初在壶关城内,赵德秀以手中一图指点战场的场景,如饮美酒。
往日记忆,让由重进兴致满满的凑了过去。
可一凑近,田重进看着书案上的那张图,整个人都有些傻了。
只见那张图上,密密麻麻的画着八个阵型,分别是:
天阵,地阵,风阵,云阵,龙阵,虎阵,鸟阵,蛇阵。
那八个阵型层层相叠,混乱无序,看的人眼花缭乱,六神无主。
如饮水的感觉,出现在由重进心中。
而有这一感觉的,又何止田重进?
王全斌与潘美,这两位名将之资,亦看的呆了。
这是?
见「震惊」住三位大将后,赵光义脸带笑意地说道:
「吾自幼熟读兵书,曾观前唐《太白阴经》之阵图,颇有所感。
遂将经内阵图进行改良,形成这一八阵图。
若我军用此阵,环环相连与契丹军作战,契丹军的骑兵优势将再难发挥,势必折戟于我军阵下自信的光辉,在赵光义脸上洋溢。
浑然不知三位大将看向他的目光,已变得越来越奇怪。
当然在最后,赵光义还是适当谦虚道:
「此阵如何,还望诸位品鉴。」
赵光义这话一出,让田重进感觉如饮矶霜。
他真的品鉴不来。
众人中,唯有潘美还能保持一定的冷静。
「郡侯是想将这阵,用在这次征战中吗?」
「若有机会,自要一试!」
潘美问的小心翼翼,赵光义答的理所当然。
听到这回答,潘美暗自神伤。
他方才觉得赵光义尚可,真是一个大大的误会。
这阵图看起来都要耗费不少功夫,更何况要实地列阵?
几乎是一眼之间,潘美就看出这八阵图的硬伤:
列阵繁琐,指挥困难,易被分割,地形适应差种种。
而这每一个硬伤,都可能让敌人抓住时机,让宋军万劫不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