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南方互保 罪行昭昭(1 / 2)
第112章 南方互保 罪行昭昭
南昌府内的行宫中,南唐国主李璟正一脸愠怒的看着枢密使唐镐。
「赵匡胤将对我国外交之事,全权委于赵德秀。
吴王在淮南,你派使者前去汴京有何用!」
说完后,李璟将一封弹劾唐镐的奏本,重重的扔置他身上。
察觉到李璟的愤怒后,唐镐吓得跪倒在地,口中不断认罪道:
「臣知罪,臣知罪!」
「臣查明曹彬乃是赵德秀属臣,以为挟制吴王举动,乃是赵德秀一人所为,赵匡胤或不知情。
臣派使者于汴京,是想向赵匡胤哭诉,希望他能下旨让赵德秀放归吴王。」
唐镐说出了他的一番苦心。
没想到唐镐不解释尚好,一解释李璟怒气更上几分。
「赵德秀是何人?
名为太原王,实为宋之储君。
纵算赵匡胤对这件事不知情,他又怎可能因外朝之事,去斥责赵德秀?
你读前唐史书,是不是读傻了!」
李璟气的,又将御案上的其他奏本,都尽皆砸在了唐镐身上。
迂腐的唐镐,不是不知赵德秀在大宋的身份。
可熟知前唐历史的他,以为储君与帝王之间,必然存在着矛盾。
唐镐遂心生一计,想派人去汴京哭诉赵德秀行为逾距,引起赵匡胤的忌惮。
这一计放在前唐未必不行,放在当世简直是一笑话。
五代乱世中,昏庸的君王多的是。
然再昏庸的君王,都不会昏到贸然疑心成年储君。
李璟自己就是一国之君,还能不懂这一点吗?
当稍稍宣泄完心中怒气后,李璟盯着唐镐斥道:
「速寻奇珍异宝,还有江南温婉美女。
然后再派一名使臣,携带这些前往淮南,一定要礼数备至的求见赵德秀。
求请他放归吴王!」
说完后,李璟有力无气的瘫在了御座上。
前段时日,李璟刚将洪州升为南昌府,定为南唐陪都,他就收到了来自韩熙载的急报。
得知李从嘉被大宋使臣挟制北上后,李璟的第一反应是愤怒。
然在愤怒之馀,李璟心中浮现的就是对未来的忧惧。
自淮南一战后,他的身体就大不如前。
正因这点担忧,他之前才为李从嘉大肆清扫异己,以便来日李从嘉能顺畅继位。
万事俱备之际,自家储君却被拐跑了?
这换做哪位君王心态能不炸。
当时他就将营救李从嘉一事,全权交给枢密使唐镐处理。
但无能的唐镐,却让他再次愤怒。
在李璟的怒斥下,唐镐唯唯诺诺,正要起身去办。
恰在这时,殿外有内侍禀报:
「韩尚书,携吴王家书求见。」
一听这话,李璟的身体顿时恢复生机:
「快,快让韩熙载进来。」
李璟的话音落下后未多久,韩熙载急切的身影就出现在殿中。
因这数月来,李璟时常巡游,行踪不定。
赵德秀懒得去寻李璟踪迹,便直接将李从嘉的家书,发回金陵城。
让金陵的南唐大臣们,去找他们的「旅游君主」去。
韩熙载一入殿,李璟的目光就注视在他手中的那封书信上。
「快呈上来!」
李璟话音一落,就有内侍快速上前,将韩熙载手中书信转呈在李璟手中。
「撕拉」一声,李璟撕开信封封口,从中取出信件认真看了起来。
初看时,察觉到李从嘉笔力遒劲,意识到李从嘉暂时安全的李璟,深深的松了一口气。
而待看的愈发深入,李璟的脸色就变得愈发难看。
「真是岂有此理!」
李璟将书信,重重地拍在了身前御案上。
见李璟因家书而动怒,韩熙载意识到有可能赵德秀借李从嘉之口,提出了一个过分的要求。
洞察这点后,韩熙载连躬身劝道:
「陛下,储君离朝,国本不安。
为今之计,纵赵德秀有何过分之求,不如就姑且应之。」
虽在大宋面前,李璟已自去帝号,然在国内,李璟用的依旧是帝王之礼。
在韩熙载看来,为保持上国之体统,赵德秀应当是不会藉机提出割地这类请求。
而只要不是割地,那其他的事大都可以答应。
金银粮草,美人古董,江南多的是。
韩熙载的话让李璟冷哼了一声。
他眼中出现愤恨的神色道:
「若赵德秀要的是,朕用来攻取湖湘的精兵呢?」
李璟这话一出,殿内的气氛陡然间低了几度。
殿内众臣的脸上,纷纷流露出震惊之色。
当下能在殿中的,俱是南唐的重臣。
他们自是知道李璟意欲迁都,名义上是想「避中原之锋芒」,实际上是想择机一举将富庶的湖湘之地给吞下。
若能得到湖湘之地,则南唐就能快速从失去淮南的阴影中走出。
李璟的这一点野望,在得知李重进叛乱及宋军来安兵败后就愈发强烈。
眼瞅着宋军将陷入淮南的战争泥潭,这真是南唐得以中兴的天赐良机!
而还未等李璟正式行动,远居淮南的赵德秀,就想隔空千里斩断这一良机。
这让李璟如何能甘心?
很多大臣不知道的是,他执意要攻取湖湘之地,还在于孟昶前段时日给他的一封书信。
潞州一战的大胜,亦惊到了沉浸在温柔乡中的孟昶。
从美女身上偶尔得空爬起来的孟昶,给李璟来了一封书信:
「中原势大,欲与贵国联盟,互保荣华!」
同样的,孟昶还同时去信给南汉丶吴越等国。
五代乱世,与战国时期大致无异。
战国有合纵,五代自有「南方互保」之策。
对孟昶的这一提议,李璟很明显心动了。
要想最佳程度实施「南方互保」之策,南唐必须要先攻占湖湘之地。
这样一来南唐与西蜀的国土,联系的才能更加密切。
李璟的想法很丰满,但再丰满亦无用。
因当下南唐的命门,被赵德秀紧紧拽在手中。
李璟不太担心赵德秀,会愚蠢的加害李从嘉。
李璟担心的是,赵德秀一边拽着李从嘉,一边求请赵匡胤另册封南唐皇子为储。
当下朝中势力的基本盘,是支持李从嘉的,若其他皇子鸠占鹊巢
一想到来日南唐内乱的画面,李璟就感觉到胸口有些痛。
两权相害取其轻!
若不能保证政权过渡平衡,他今日打下再大的江山,又有何用!
当剧烈的思考过利弊后,悲愤交加的李璟,不由仰天长叹道:
「唐之中兴,半道崩殂矣!」
唐之中兴,就败于赵德秀之手。
在痛苦的感叹出这句话后,脸色灰暗的李璟对着韩熙载言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