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澶州双壁 虎步淮南(1 / 2)
第114章 澶州双壁 虎步淮南
残阳如血,染红了两军战士的身体。
淮南军的「玄武阵」像一块嵌在地形中的黑铁,数千甲士层层迭迭。
外层盾墙如龟甲般密不透风,内层长矛森然林立,严阵以待的等着宋军前来送死。
站在土坡上的曹彬,得以俯视整面战场。
他的目光如鹰隼般盯着淮南军的玄武阵,几番观察下,心中已找到淮南军玄武阵的疏漏处。
「龟阵右翼兵士间距稍宽,是其命门!」
意识到这一点后,曹彬高高举起手中令旗。
当萧瑟的秋风拂过土坡,赤红令旗猎猎作响。
在众多将官的注视下,曹彬将手中令旗,猛地挥向敌军龟阵右翼。
察觉到令旗所指方向后,杨业从口中发出一阵震耳欲聋的怒喝:
「大宋锐士,随我陷阵!」
怒喝声如平地炸雷,穿透了战场的喧嚣。
怒喝后,身穿银甲的杨业,手中勒紧缰绳,胯下坐骑便如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
这匹坐骑,乃是赵德秀亲赠。
「良马赠英雄。」
士为知己者死。
今日不效死,更待何日?
杨业一动,他身后的百馀澶州精骑如箭身般紧随其后。
数百双马蹄震碎碎石,溅起股股烟尘,汇成一股银色激流,直扑叛军右翼。
见有数百宋军骑兵来袭,李重进连下令道:
「放箭!」
当军令在叛军阵中传开,下一刻叛军箭雨如流蝗般泼洒而下。
奔在最前的杨业,挥舞起手中长枪,在阵阵铁器相击的脆响中,落下的流矢纷纷被磕飞。
然百密一疏,有一支流矢划过他的脸颊,在他的脸上带出一抹血痕。
鼻间传来细微血腥味,却让杨业眼睛都未眨一下,反而催马更快。
「好!」
一直在观察战场中形势的曹彬,看到杨业奋不顾身的勇猛姿态后,忍不住赞了一声。
随后曹彬又挥舞起手中令旗,示意数百澶州精骑变化。
杨业用眼角馀光瞥见旗语,猛地勒转马头,本是直冲向前的他,率着数百精骑猛然转向,朝着叛军阵型的侧翼奔袭而去。
曹彬这一指挥,恰好让数百精骑避开叛军的大多箭雨。
百馀步的距离,藉助着骏马的奔驰,不用花多久时间就可越过。
当来到叛军的侧翼后,杨业身先士卒,手中长枪斜刺,第一下便将最前排一名叛军的喉咙捅穿。
当枪尖抽回后,大量的血液从那名叛军喉咙的窟窿处喷涌而出。
杨业的勇猛,大大激励了身后数百澶州精骑的士气。
陷阵之士,勇气为先!
数百精骑跟在杨业身后,在一阵阵喊杀声中,如同一把烧红的锥子,狠狠朝着叛军右翼扎去。
叛军原本严密的阵型,在数百精骑的冲杀下,已有了细微颤动。
杨业的勇猛,让李重进始料不及。
察觉到宋军是想以点破面后,为不让杨业继续在阵中嚣张,李重进连发将令,命右翼的将率上前抵挡。
但能被崇尚勇士的契丹人称为「无敌」的杨业,他的个人勇武岂是寻常将领能相抗的?
有个手持大刀的叛将,在李重进的命令下嘶吼着冲来。
面对袭来的叛将,杨业一点都不惊慌,当躲过叛军砍来的大刀后,杨业反手一枪将那名叛将捅落马下。
精通战阵冲杀之术的杨业,每次出枪,必袭敌人要害,绝不留生路。
在杨业连续挑落几名叛将后,见己方战将被杨业如砍瓜切菜般轻松击毙,右翼叛军的军心,已出现动摇。
有杨业这一名悍将在,数百澶州精骑的攻势愈发猛烈。
数百人如尖刀般,不断凿击着叛军右翼阵型。
哪怕在人数压制下,一名又一名的澶州军接连倒下,但这并未丝毫影响到他们的斗志。
在数百澶州军的猛击下,叛军右翼阵型骚乱的态势,正悄然滋生着。
而在数百澶州军与右翼叛军酣战时,身后的千馀步军终于列阵赶到。
借着数百澶州打开的点点缺口,手持长枪的千馀禁军,化为一堵寒意四射的枪墙,正徐徐前压着。
这堵枪墙每前进一步,必有众多叛军丧命于墙下。
居于阵中的李重进,望着越来越骚乱的右翼阵型,急的不可开交。
若单论精锐程度,他的驰影军不一定弱于宋军。
但宋军有杨业这一悍将统领,宛若当年的王彦章丶周德威等人一般,生生为后方大军撕开一道缺口。
见在千馀宋军的冲击下,右翼的阵型渐显摇摇欲坠之态,事急从权下李重进下达了一个将令。
在李重进的将令下,左翼的叛军顿时调转枪头,朝着在右翼拼杀的千馀宋军合围而去。
山坡上,瞧见这一幕的曹彬,脸上渐渐露出笑意。
已看到胜机的他,再次挥舞起令旗,指向叛军那薄弱的左翼。
令旗一动,早已待命的两千禁军立刻奋命疾进。
虽迟迟未进入战场,然杨业的骁勇,早让他们变得热血沸腾。
两千禁军如潮水般涌向叛军左翼,杀了左翼叛军一个措手不及。
因要向右翼合围,叛军左翼的阵型,正是散乱之时。
步军对阵,最忌一方阵型不整。
在宋军化作潮水般的猛烈攻击下,肉眼可见的是,叛军左翼的阵型亦变得摇摇欲坠起来。
无奈之下,左翼叛军只能放弃合围,奋力抵抗着阵前宋军的攻击。
战局发展到这一步,李重进心中满是懊悔。
若刚才两军还未接战时,他便率军远退,那麽.
可这想法一出现,李重进心中就满是苦意。
殿后之军,岂能再退?
见叛军左右两翼的阵型,都被宋军绞的散乱,曹彬意识到踩碎叛军乌龟壳的最佳时机已来临。
新一道旗语,并不在山坡上发出,而是一匹高大的骏马上。
翻身上马的曹彬,望着身后的千馀宋军,下达了总攻的命令。
「全军冲锋叛军右翼!」
伴随着激昂战鼓声的响起,曹彬率领着千馀宋军,义无反顾地朝着杨业的方向冲去。
第三阵鼓声响起时,杨业正一刀劈开一名叛军的咽喉。
混战中,长枪已不适用,杨业换上了腰间长刀。
这一刻,杨业的身上已数处受创。
然杨业浑然不知痛感,敌人滚烫的血溅在他脸上,他却浑然不觉,他的眼睛正死死盯着身前的每一位叛军。
宛若杀神的杨业,率领着澶州军在敌阵中,如入无人之境,刀光所及之处,叛军无不骇然溃散。
将为军之胆,叛军中无一位将领敢迎杨业之锋芒,更何况普通士卒。
正当右翼叛军斗志愈来愈低时,曹彬亲率的中军加入战场,成为压死右翼叛军的最后一颗稻草。
两军合击下,叛军的右翼玄甲龟阵瞬间被撞得粉碎。
当右翼叛军的阵型崩乱后,顷刻间在叛军全军中引起一连串致命反应。
溃逃的叛军,在宋军的砍杀下,下意识地朝着李重进的中军方向席卷而去。
不过片刻间,尚算有些严整的叛军中军阵型,被直接冲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