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二十八章 李璟惊吓 再动国灭(2 / 2)

加入书签

见李煜态度良好,李璟满意的点了点头。

「林仁肇这人,性格虽刚烈,却是有军略的。

你刚刚归国,还未设宴款待过众臣。

不妨藉此机会,与林仁肇冰释前嫌。」

李璟放下药碗后,为李煜支了一招。

李璟的这一要求,李煜自不会拒绝。

「儿臣领命。」

在李煜同意后,李璟本想让李煜退下。

岂料就在这时,一名内侍急匆匆捧着军报入内。

第一时间,李璟意识到洞庭湖一战的军报已至。

之前在李煜的力阻下,李璟虽打消派兵入武平国的念头,却并未放松对武平国内军情的打探。

宋军要想击败周行逢,洞庭湖水战是摆在赵德秀面前的难关。

而这一点,是李璟关注的地方。

水战之利,是南唐能够偏安的关键。

与武平军交手多次,李璟知道,武平水军的战斗力并未落上南唐多少。

尽管事先李璟并不认为,一向不精于水战的宋军,能够在洞庭湖上击败武平军。

但出于知已知彼的想法,李璟想看看数年来中原步军的水战能力是否有长进。

李璟从内侍手中接过军报,定晴看了起来。

由于李璟事先吩咐,南唐斥候对洞庭湖一战的过程记载的很详细。

当看到两军初战那日,「呼声动天地,矢锋雨集」的战况后,李璟脸露忌惮。

兵力丶战船处于劣势,宋军还能与武平军战成平局,宋军骁勇一点未减当年。

看完初战那日的军情后,李璟的目光继续流动。

就是这一流动,出了大事。

「飞火照耀,洞庭之内,水色尽赤!」

「焚溺死者数万,流尸如蚁,满望无际!」:,

看着形象的记叙,李璟好似身临其境,目睹了那一日的洞庭湖大战。

当看到数万武平军,于烈焰中或死或降的场景后,李璟用手握住了胸口。

军报如断线的风筝般,由李璟手中跌落。

洞庭一战,武平军主力尽丧当这句事实,塞满了李璟的脑海时,他面如金纸。

本就将近枯竭的身体,正在接受着猛烈的冲击。

武平军主力尽丧,意味着宋军占据武平全境,将是一件必然的事。

而一旦武平全国归入宋朝版图中,又意味着一件让李璟无法面对的事:

至此长江之利,宋与唐共享矣,宋还居于长江上游!

更为重要的是,虽武平军的楼船,大多在洞庭一战中损毁,但武平国内精通造船的工匠皆在。

最多数年,宋军就能打造出众多楼船当以上判断,在脑中不断翻涌时,李璟感觉到喉咙处已涌上一处腥甜。

渐渐李璟脑海中出现了惊恐万分的一幕:

十数万精锐宋军,驾驶着数百艘楼船,浩浩荡荡,遮天蔽日从长江上游袭向金陵..,

当这一幕在脑海中愈发清晰后,李璟再也控制不住,一口鲜血从他口中喷出。

思绪纷乱,在外界不过一瞬之间。

跪在榻下的李煜,只看见李璟在看完军报后便脸色大变,还等不及他询问发生何事,李璟口中的鲜血就已吐至他身上。

李璟吐完鲜血后,整个人就直接瘫倒在榻上。

突如其来的变化,让李煜大惊失色。

「传御医!快传御医!」

带着哭声的惊呼响起后,

李煜连忙起身,将榻上的李璟抱起:

「父皇,父皇..」

李煜无措的呼唤着。

李煜的呼唤,让将陷入昏迷中的李璟恢复了些清明。

在昏过去前,李璟紧紧抓着李煜的手。

哪怕已进气少,出气多,他口中还是不断的喊着:

「和,和亲...德,德...」」

还未喊出具体名字,李璟就彻底昏死过去。

李璟的昏厥,引得李煜哭声大起。

「父皇!」

大宋建隆元年十二月初。

当洞庭湖一战的军情传开后,引起湖湘全境震动。

半月间,岳州丶澧州丶朗州丶绍州等不战而降。

至于潭州虽有心抵抗宋军,但潭州境内无正兵驻防,潭州地方军一与宋军交战,就一触即溃。

潭州亦下。

至十二月为止,武平十州中,唯有南部数州未发来降表。

当率军进入潭州后,赵德秀便命人寻找周保权,然几番搜寻,都无所获。

后赵德秀在知情者的汇报下方知,早在宋军进入潭州前,周保权便在一些将领的护卫下,南下往衡州逃去。

赵德秀是会对亡国宗室宽容,但这有个前提,那就是亡国宗室要在己方掌控中。

周行逢战败身死,武平军中一些将领还能有扶保幼主之念,这让赵德秀意识到,若一日不捉到周保权,武平国一日就不会真正臣服大宋。

赵德秀认为武平将领护卫周保权南下,是想寻那杨师,从而割据武平南部。

推断出这点后,赵德秀命潘美率军一万迅速南下。

在潘美南下前,赵德秀对他面授机宜道:

「洞庭大败,武平军士气沮丧,我军击败杨师不难。

但杨师兵败后,很可能会携带周保权继续南下,逃入南汉。

周行逢在武平深得人心,一日不能生擒周保权,我军一日不算竟全功。

另伍彦柔屯兵衡州,欲想虎口夺食,这一点不可不防,

南下一战,要点已明,你当为国家计之。」

得到赵德秀的瞩咐后,潘美当日便拜别赵德秀,领兵朝着衡州进发。

刚率军出发时,潘美就亲笔书信一封,命人先快马送往南汉大将伍彦柔手中。

因远离洞庭湖,伍彦柔尚未收到洞庭湖一战的具体信息。

伍彦柔只知北面武平军战败。

得知这一消息后,伍彦柔一方面派人去北境进一步详细探查,一面开始率军朝着衡阳进发。

伍彦柔始终牢记这龚澄枢的瞩咐,武平军一败,就直接席卷南部诸州。

当伍彦柔离衡阳城下还有两日路程时,潘美的书信先一步送至他手中。

伍彦柔好奇的打开书信一看,顿时大怒。

潘美在书信中写道:

「中国兵方至,毋敢动,动则国灭矣!」

潘美在信中的嚣张口吻,让伍彦柔愤慨不已。

「我大汉雄踞岭南多年,何时惧过中国乎?」

若今日他手握两万精兵,却因潘美一封书信而裹足不前,待这消息传开,天下人岂不耻笑大汉?

心中愤怒,让伍彦柔下达全军继续行进的命令。

而当南汉军距离衡阳城就一日路程时,伍彦柔收到了洞庭湖一战的详细军情。

在反覆看完洞庭湖一战的具体过程后,伍彦柔一道军令传遍军中:

「全军驻足!」

不动就不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