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春闱开始(2 / 2)
在盛维的钞能力下,赵晗果然被分到了一个远离茅房,相对宽敞乾净的号舍。
他放下考篮,简单打扫一番后,便开始静静等待考官放题。
大周的春闱共计三场三天。
第一场考经义,第二场考诗赋,第三场考策论。
直到破晓时分,贡院大门缓缓关上。
伴随着一道锣鼓声,考官终于开始放题,而考生需要在日落前完成答题并且交卷。
打开考卷,一道经义题引入眼帘:《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解。
这短短十三字,揭露了治国理政的根本大道。
历史长河中,凡盛世皆以民生为重,文景之治轻徭薄赋,贞观之治以铜为镜,洪武之治严治吏治,康乾盛世滋生人丁。
而那些视民如草芥的王朝,终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规律中倾覆。
赵晗深吸一口气,打好腹稿后,执起湖笔,手腕轻悬,笔走龙蛇间,一手精妙的馆阁体如行云流水般倾泻于纸之上。
《尚书》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
《左传》曰: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
……
洋洋洒洒写了许久,已然临近午时。
赵晗搁下笔,揉了揉酸胀的手腕,打开考篮,取出一个被厚棉布仔细包裹起来的食盒。
食盒分为三层,第一层是松软的蒸饼,这会儿还微微冒着热气。
第二层是几片泛着莹润光泽的火腿,旁边配着几样爽口的小菜。
最底层是江米粥,有暖胃丶健脾之功效。
吃饱喝足稍作休息后,他低头看了一眼腰间系着的竹青色的香囊,继续奋笔疾书。
《孟子》曰:得乎丘民而为天子。
……
《易》曰:天地交,泰。
结尾处,他不忘拍了拍当今官家的马屁,写到:今圣官家励精图治,以民为本,正与古圣王之心同符而合节也!
酉正时分,暮鼓声自贡院外隐隐传来。
考官准时收卷,有抓耳挠腮尚未答完者,也有胸有成竹,正气定神闲整理笔砚者。
入夜,清冷的夜风穿过号舍的缝隙扑面而来,赵晗铺好木板床后,不忘将卫小娘赠的护膝穿上。
第二日破晓时分,一道锣鼓声后,考官再次放题。
这场考诗赋,题材比较广泛,对赵晗来说难度并不算高,且各花入各眼,并不能体现出真才实学。
题目为:以竹为题,赋诗一首。
斟酌片刻后,他坦然提笔写到:《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第三场的策论才是重中之重,能否榜上有名,十之八九倚仗于此。
题为,问:当今西北二边,契丹丶西夏交侵,朝廷岁赐金帛,而边患未息。欲固疆圉丶纾国用,当以何策为先?
看到题目时,赵晗眼前一亮,只觉得出题者实在是精妙。
这分明是在逼着考生在战和守之间权衡,既能考校学识,又可选拔真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