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6章 (求追读)有底气的官家(2 / 2)

加入书签

见是盛紘,赵晗忙后退半步,拱了拱手:「岳丈大人。」

盛紘捋须微笑,低声道:「今日你初次上朝,需处处小心。」

「切莫让御史台的言官抓到错漏之处,尤其这朝笏定要拿稳了。」

赵晗点头道:「小婿明白。」

不多时,百官们按照官阶列成两行,手持朝笏,踏着青石御道,穿过重重宫门,直奔垂拱殿而去。

以赵晗目前的官阶,自然是站在文官最末端。

看着最前方身着紫袍,手持玉笏的朝中重臣们,眼下不禁闪过一抹羡慕。

垂拱殿,百官礼毕后,官家端坐在龙椅上,一身赭黄色龙袍,庄重中透着威严。

「官家这面色,倒是一日比一日康健了。」

「是啊,不知是哪位御医调理的,当真是妙手回春。」

「……」

站在赵晗前头的几名五品官们窃窃私语着。

接连的丧子之痛,使得眼前这位官家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

可近半月来,他们上朝时竟发觉官家的面色红润,就连眉宇间的郁结之气也消散了不少。

龙椅上,赵祯强压下心头的喜悦,面上仍旧保持着官家应有的威仪。

目光却不由自主的穿过满殿朱紫,看向位于最远处的赵晗。

片刻后,他收回思绪,按例听取各路大臣的奏报。

不知不觉间,已经将近辰时。

就在赵祯准备宣布退朝时,礼部尚书韩章高声道:「陛下,老臣有事启奏!」

听到韩章的声音,赵祯不由拧了拧眉头,「时辰不早了,你不要横生枝节。」

「若是内帷之事,可来文华殿说与朕听。」

吏部尚书薛溥,手持玉笏,开口道:「陛下,老臣数次求见陛下于文华殿。」

「陛下不是与老臣谈古,就是与老臣论画,臣和韩大人今日是顾不得体面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臣恳请陛下,早日过继宗室子。」

此话一出,满殿皆寂。

赵祯一改往日那般直接发火斥责,只是沉眸直勾勾的看着他二人,

这样的话,他这些年听的耳朵都快起茧了。

「陛下,储君之位悬而未决,实乃动摇国本之举。」

「唐贞观十七年,太宗迟立太子,终有承乾之乱。」

「后周世宗英年早逝,幼主即位,遂失江山。」

「为了大周江山,老臣今日不得不冒死进言,恳请陛下过继宗室,考问品德!」

说罢,韩章双手高举朝笏,重重跪地叩首。

殿内文武百官们见状,也纷纷跪地。

其中不乏一些保持中立,对储君之事不甚关心的大臣。

毕竟在这种关头,若仍作壁上观,很容易招人记恨上。

赵祯只淡淡道:「诸卿虽怀忠谏之心,然《春秋》有云「大夫无遂事」,尔等今日这是要逼宫吗?」

「臣不敢!」韩章与薛溥二人异口同声道。

「罢了罢了,二位卿家都是饱学之士,朕不与你们争辩。」眼下已有亲子,赵祯心中自是底气十足,冷笑一声后,直接把问题抛给他们。

「诸卿觉得朕该过继哪位宗室子为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