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9章 华兰得赏赐(2 / 2)

加入书签

二人正说着,殿外传来宫人通传的脚步声。

赵祯立刻直起身子,又故作镇定的授了授胡须,曹皇后见状,抿唇一笑,转头望向殿门。

赵晗和华兰的身影很快便映入他们的眼帘。

二人立于大殿中央,恭谨行礼道:「臣拜见官家,皇后娘娘。」

「臣妇拜见官家,皇后娘娘。」

赵祯和曹皇后交换了个意味深长的眼神,不约而同的略过赵晗,将目光放在了华兰身上。

他们全都想要瞧瞧这位未来的太子妃,大周的母仪天下的皇后,究竟够不够格。

只见华兰仪态端方,虽低眉顺目,脸上却不见分毫怯意,举手投足间的气度,说是哪家勋贵的嫡女也无人会起疑。

「无需多礼,赐座。」赵祯说罢,当即有宫人端来软凳。

二人入座后,曹皇后满眼温柔的望向华兰,「好标致的姑娘,你可有读过什麽书?」

华兰如实答道:「回娘娘话,臣妇自幼跟随祖母,蒙她老人家悉心教导,四书五经皆曾有涉猎。」

曹皇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甚好,读书可使人明理,知古今之变。」

「女子要的是德才兼备,你祖母这般教养,倒是深谱此理。」

华兰脸上带着得体的笑容,恭谨答道:「娘娘说的是,祖母往日常教导臣妇,女子立身,德如松柏之贞,才若芝兰之秀,方才不负此生。」

此话一出,曹皇后看华兰的眼神再次变了变。

「若朕记的不错,你外祖可是王佑王老太师?」赵祯故作漫不经心的问,眼中却闪过一丝精光。

华兰闻言,立即端正身形,湘妃色衣袖下的手指微微收紧。

「回官家,王老太师正是臣妇的外祖父。」

赵祯目光悠远,点头道:「王老太师当年在经筵讲学时,朕还记得他论克明峻德,说君德如天,容载万物,至今想来犹觉振聋发。」

华兰不卑不亢的开口:「只可惜臣妇愚钝,未能习得外祖分毫。」

「莫要自谦,女子能如你这般,已是极好了。」

「本宫当年在你这个年纪时,只怕都还不及你呢。」

曹皇后眉眼弯弯,一身湖蓝色织花大袖祈子,凤冠垂下的明珠随着动作轻轻摇曳。

听到此话,华兰忙起身行礼,声音清润道:「娘娘折煞臣妇了,臣妇不过略识几个字,哪敢与娘娘相提并论。」

「快坐下,不必如此多礼。」

见他们三人聊的正欢,赵晗陡然觉得自己好像有些多馀。

他轻咳两声道:「官家,娘娘,臣还在这里呢。」

「哎呦哟,你若不出声,咱们险些把你给忘了。」

曹皇后将目光放在赵晗身上,忍不住打趣起来。

赵祯呵呵笑了两声,「徽柔近日可是一直缠着朕,要给你备份谢礼呢。

赵晗连忙拱手道,「不过是三言两语,公主殿下实在太客气了。」

「偏你那三言两语,叫朕改了主意。」赵祯轻叹一声。

已然将徽柔的婚事交到皇后的手中,免得将来自己相中的驸马又不合她的心意。

接着,赵晗便被他指使去梅园采摘红梅。

曹皇后则携着华兰转入偏殿,一面揉着面团,一面轻声细语的说着体己话。

待到未时三刻,一股热气裹挟着甜香在殿内弥漫开,酥皮金黄,隐约可见内里嫣红的梅花酥饼新鲜出炉。

赵祯迫不及待的尝了一口,梅花的清甜混着蜜糖的醇厚在口中化开。

他当即眯起眼睛道:「皇后的手艺,真是愈发精进了。」

曹皇后莞尔一笑,眼波流转。

待众人品尝完后,她又吩咐宫女取来一对色如截肪,泛着温润的莹光的玉镯。

「这是本宫当年大婚时的陪嫁。」

说罢,曹皇后执起华兰纤细的手腕,将玉镯轻轻套上,温声道:「这玉最是养人,冬日触手生温,夏日又沁凉宜人。」

「娘娘.这未免太贵重了,臣妇受之有愧.—」

华兰打眼一瞧便知此物价值不菲,

毕竟她在老太太身边多年,都未曾见过有这般成色的玉镯。

「无妨,本宫今日与你十分投缘,今后若得了空,多进宫来与本宫说说话。」

见华兰还要推辞,曹皇后伴装不悦的抿了抿唇:「你若推却,便是瞧不上本宫的心意了。」

「这臣妇不敢。」华兰燮了柳眉,只好面露为难的将其收下。

回府的马车上。

看着在手腕上时不时发出清越声响的玉镯,华兰一时间又有些恍惚。

「华儿这是怎麽了?」赵晗温声问道。

华兰晃了晃脑袋,笑道:「只是觉得皇后娘娘和我想像中十分不同,我从未想过,她竟回这般亲切,毫无半点天家威严。」

「而我,竟也能得娘娘的赏赐。」

赵晗轻轻一笑,在她脑袋上点了点。

「华儿聪慧得体,举止大方,今日能得皇后娘娘青睐,实属正常。」

华兰将头迈进他的怀中,嘟道:「那也是因为官人,我才能有在娘娘面前表现的机会。」

「等会回府我就让魏妈妈去告诉母亲一声,让她一块跟着高兴高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