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猪驮山(2 / 2)
至于理由也站得住脚,他们袭击韩云这个哪都通的名誉董事在先,韩云也没有赶尽杀绝,坏人性命,怎麽也说得过去。
当然,如果韩云没有哪都通名誉董事这个身份的话,韩云没准儿还真会开杀戒,但现在身份不一样了,要懂得注意影响。
—————
自陇西离开后,再往西去,便是兰城,此地最为出名的,是牛肉面。
当然,在神州各地,也总有打着兰城拉面旗号的饭馆,但实际在当地,哪有什麽兰城拉面啊,都是牛肉面。
而且牛肉面里的牛肉也极其量大,而不是像兰城拉面那样薄如蝉翼,甚至被网友戏称为:一牛传三代,人走牛还在。
当地牛肉面讲究一清丶二白丶三红丶四绿丶五黄,即牛肉汤色清气香,萝卜片洁白纯净,辣椒油鲜红漂浮,香菜蒜苗新鲜翠绿,面条柔滑透黄。
面条也有讲究,按照粗细不同,分为毛细丶细丶二细丶三细丶二柱子丶韭叶丶薄宽丶宽丶大宽等,或细如丝雨,或宽如玉指。
韩云个人比较喜欢吃略细一些的,在饭饱之后,韩云在兰城游览两天,随后便往兰城下辖的庄浪县而去。
要说起这里,最为出名的还是猪驮山,乃前朝麻子御封的「渗金佛祖」得道圣地。
这渗金佛祖俗名李福,长大后出家为僧,自命僧名无情,后改僧名超度,号风颠,俗称李佛爷,后人亦称为风颠济公。
自所以称呼其为济公,是因为他倒是真有那麽几分济公的本性。
据说李福自小念过两三年私塾,十一二岁开始务农,十八岁断指出家,以示决心,到萱帽山修行,他见山寺寥落,许愿补葺。
为了修葺十王殿,风颠天天赶着一头猪搬运砖瓦,他还给这头猪起了个「自醒」的名字。
每天往山顶运送砖石,风颠自己身背六块,猪驮四块,日日运砖不辍,后来大家见状,都来义务投工,募化捐资,实现了其夙愿。
自此,原本的萱帽山也改名叫如今的猪驮山了。
除此之外,关于他的故事还有舍身求雨丶煮身济赈丶怪治久病丶翻地压砂丶巧计修桥等等,和真正的济公禅师相比,多有类似之处。
虽不如其出名,但也应该是一位心性高深的高人。
而在这猪驮山之上,今时今日立有一尊高约二十二米到鎏金铜像,即便不如乐山大佛雄伟,亦算难得了。
只不过,韩云却没有留恋这猪驮山的任何景色,只是在看了一眼那佛像后,便径直往山上的寺庙而去。
那寺庙并不算小,此时在后面香积厨中,有一位小沙弥将今日游客们食用所剩下素斋倒在食槽中,然后敲敲食槽。
不多时,便有一只小小的黑色土猪哼哼唧唧地跑来,埋头在食槽里大快朵颐。那小沙弥见怪不怪,只是笑着摸了摸它的脑袋。
韩云站在不远处,目光落在那只小黑猪身上,眼中闪过一丝异色。
「这位施主,可是要上香?」小沙弥注意到韩云,双手合十问道。
韩云微微一笑:「不,我是来找它的。」
他指了指那只小黑猪。
小沙弥一愣:「这……施主说笑了,这不过是山间野猪,时常来讨些剩饭罢了。」
韩云摇头,缓步上前,蹲下身来与那小黑猪平视。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