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7章 这下小元机器人卖得更火爆(2 / 2)

加入书签

孟秋颜旋即谦虚地回应了王婶几句话随同陆安一起来到他的家乡,孟秋颜在人前展现出了很高的修养,举止得体,文雅有礼,既不拘谨也不放肆,展现出自然大方的气质。

村里那些心想着陆安还没有结婚,想着替他说媒的媒人,或者家有女儿待字闺中想介绍给陆安的。

在看到孟秋颜后,顿时觉得没戏,无论是颜值丶身材丶气质还是修养等方方面面,孟秋颜都是全方位胜出,何况陆安已经表明孟秋颜就是他的未婚妻。

那些想替他说媒的人,或者想跟他攀上亲家关系的人,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过了一段时间,陆安提出要去看看新建的房子,于是便前去看看,村里一大票人也都跟着过去他回来之后走哪儿都会有一大票人拥定跟随。

陆家村新址距离老村庄也就两里地,也就是一公里的样子。

受托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已根据陆家村的地理环境因地制宜的选址和布局,甚至还考虑到了风水学问题。

每栋小别墅的规格是一样的,都是两层半,占地面积260平米。

此外,这些小别野并非方格子化布局,而是随机无序分布,看起来混沌无序实则很好的与环境契合,完美的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修建的一条双向单车道马路,且带有人行道。

进入村口之后,这条路就像树枝一样开始分叉延伸到各个方向,延伸到每栋小别野建筑附近,

距离门口也就不到20米,而且每家每户配置了一辆小车。

出门就可以进入这条新路,非常的方便。

陆安来到了其中一栋小别墅内,他在屋子内的客厅丶卧室丶阳台丶厨卫等区域都转悠了一圈。

「装修的还可以,每家每户家电家私这些都到齐了?」陆安转头问向一位中年村干部,后者连连笑道:「齐了,家家户户都齐了,全村都等着明天乔迁礼入住了。」

陆安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别墅室内是精装修,可直接拎包入住。

沙发丶桌椅丶床丶衣柜等家私家具,空调丶电冰箱丶洗衣机丶饮水机丶电视机等家电。

全都配置齐全,该有的都有。

为避免相互攀比或觉得自己吃了亏,这些全都统一配置,品牌也都是一样的,包括房子的户型也都是一样。

陆安来到楼顶,环顾一周不由得自顾自点头说:「嗯,这个面积加上门前院子,嗮谷子的地儿够用了。」

小别野设计的两层半,顶层其实就只有50平米,其馀都是露台。

如果种地了,收了稻谷就可以在露台嗮谷子。

毕竟是个乡村,村里的人大多数都是种地的农户,这个不考虑到,那到时候都拿到大马路去嗮谷子,村里的路是机动车道并且规定了不准嗮谷子。

此外,每栋小别墅分前后院,后院可以养一些家禽,包括养猪都可以,有个十来平米面猪栏小建筑。

陆安亲自看了几家,大体上是满意的。

「不错。」

这是妥妥的小康生活水平无疑,陆家村一年之内就摇身一变成了现代化新农村,而且全面奔小康。

村里的新住宅区各项生活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每家每户实现了通路丶通电丶通水丶通气丶通网的「五通」配置。

老村子那边的房屋室内是没有洗手间的,因为没有地下排污系统,也没有供水系统,好多家庭都是自己在后院打一口井弄个水泵抽水。

这个新住宅区,有地下排污管道系统,有供水管道系统,将自来水接入每家每户。

家家户户都通了燃气管道,新住宅区不再烧煤或烧柴燃气从外地采购,用液罐汽车运到村里,离住宅区较远处专门修建了一个地下燃气库,存储的液化燃气下降到一定指标就会从外地采购回来补充。

陆安此前还给陆家村搞了一个村集体保障基金,该基金的主要用途是教育和医疗报销。

除此之外,这个保障基金还有其它开支项。

村民居家使用的水丶电丶燃气费用,保障基金会给予45%的补贴,车辆油耗费用给予25%的补贴这是基于新住宅区带来的生活成本的显着提高,家电多了用电也就会变多,燃气从外地买进来的,按照市场也比较贵。

没有这个补贴,村民们大概率会自己去砍柴或烧煤炭来煮饭做菜,或者自己去打井取水。

而且短时间内还很难改变村民们以往的生活方式。

在水丶电丶燃气这三项生活必需品,以及车辆油耗,通过村集体保障基金给予补贴。

如此一来,村民们在整体生活开支上能跟之前持平,生活质量则是大幅提升。

而且有了补贴,占便宜的心理也会驱使村民改变以往的生活方式。

毕竟你不用,这补贴就没有,不是说你不用就给你折成现金给你,别家用了都有补贴,自家不用就感觉亏了。

1T1

半小时后,陆安又在村里的公共社区转悠视察了一番。

村里建了一个篮球场丶一个足球场,然后在两个球场旁边配置了一些桌球台。

还有室外健身器材,比如三位上肢牵引器丶悬空转轮丶双人儿童跷跷板之类的。

还有一个大型室外公共泳池,这样省的村里的小孩偷跑到外边的河流丶水库之类的地方游泳,

能有效避免小孩夏天溺水事件的发生。

作为公共社区,游泳池会有专门的大人看护,定期开放泳池。

旁边就是各种设施丶球场,人也多,出现有人在泳池溺水也容易发现。

村里公共社区所产生的开支,也是由保障基金来出这个钱。

设施均是免费使用,社区早在一个月前就已经开放使用,有不少隔壁村的孩子都跑过来打篮球丶打桌球什麽的。

这个公共社区并非村内封闭,不禁止外村人的进来玩儿,不过一般都是隔壁几个村的孩子会经常跑过来玩儿,至于大人基本没什麽人会来。

主要是心理上难以接受隔壁村突然就好起来了,跑过来听隔壁吹牛炫耀,那不闹心嘛。

小孩子就没那麽复杂的心思,隔壁村好玩儿又让玩儿,还有跟陆家村的孩子又是同学的,那肯定会过来玩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