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2015年业绩出炉(2 / 2)
老上司不由得缓缓点头,陆安的确是创造力非凡,上层也非常重视,尤其是那「百亿美元」悬赏令出来后,重视程度更是上了好几个档次。
考量了一番,李风庭这位老上司答应了他,把陆安的这份材料提交上去。
正好去年已经正式发布了《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文件,陆安在这个时候成立星界动力航天,也正好是响应国家的号召。
……
2月19日周五。
元界智控总部,董事长办公室。
陆安正在处理几份文件,公司开年后的一些事情已经布置妥当,他也准备去一趟母校西工大。
这时,敲门声响起。
「进来!」
陆安应了一声抬头望去,只见孟秋颜款步姗姗的走来,与他互望了一眼,说道:「公司的2015年报已经出来了。」
旋即把带来的年报材料递给陆安,后者顺手打开阅览。
孟秋颜说:「2015年公司全年营收1636.16亿,同比增长+117.72%;全年净利润701.25亿,同比增长+42.79%。」
元界智控在2015年的营收大幅增长了一倍多,核心贡献是小元机器人这个新的业绩增长点。
具体来看,仿生义肢业务占了营收大头,达到了910.58亿,其中主要营收贡献来自海外市场,去年海外市场出货量达到了29.38万条,创收超734亿,国内176亿左右。
2015年全年下来,仿生义肢机械臂丶机械腿的总销量合计117.52万条,较之上一年的103.2万条,增加了14.32万条,仿生义肢业务比去年多赚了150多亿,主要是2015年出口端增加了一些出货量。
本来陆安预计2015年仿生义肢的销量应该有150万条以上的,但因为国补的原因,消费者都等着在今年再买,所以去年的销量未达预期。
但是并不是说卖得不好了,只是销量平移到了今年。
国补后,仿生义肢今年的销量成倍暴增,元旦假期三天就狂销超62万条。
元界智控第二大营收业务赫然便是小元机器人,去年10月份发售上市,截止12月31日,累计销量6.39万个,创收504.43亿元。
第三大营收便是军方的订单,去年固态晶格电池迎来的第一单就是军方,金额200亿,直接先打的款。
除此之外,去年交付了1500个武装人形机器人,收入21个多亿。
这几大业务构成了元界智控2015年1636亿的营收。
过了一会儿,孟秋颜补充说道:「公司的期末净资产881.31亿,现金流储备大幅增加,达到了392亿。」
公司去年全年的净利润率42.85%,相较于上一年(2014)的65.35%,今年的净利润率下降了22.5个百分点。
这是因为2015年的开支变大了,主要是新总部丶超级工程等项目款的结算,几个大的开支项都反映在了2015财年。
末了,陆安阅览了一遍材料,将之放一边并道:「月底把分红的事情办了。」
按照公司当期20%的净利润于次年分红,去年2015年701.25亿的净利润,这次分红规模达到了140.25亿,
陆安目前持有元界智控的股权比例是83%,此次分红可得116.4亿,扣掉20%分红税23.28亿,剩下93.126亿则是属于陆安的个人可支配的净资产。
加上个人名下的55个亿,陆安有149亿可支配现金流。
注册星界动力航天公司,陆安没有让元界智控参股,那就只能他用个人财产出资了,预计出资110亿,然后给西工大捐赠15个亿。
减掉这两项开支,还能剩下24个亿。
这时,孟秋颜说道:「到了下半年,将有超过1200位员工入职满三年期,按照公司新规,他们都有配股资格。」
元界智控目前的正式员工已经有9750多人,并且还在持续扩招。
值得一提的是,只有元界智控的正式员工入职满三年有虚拟股权配股资格,子公司元界智造不在此列,该公司有自己的一套薪酬待遇体系。
子公司元界制造的薪酬是通过高工资丶高奖金的方式给待遇,因为母公司对元界制造是100%全资控股,所以股权激励的方式不适用。
没有股权并不代表元界制造的员工待遇就低,流水线上的普通工人的待遇都能实现月入过万。
基本工资还跟工龄挂钩,每满一年工龄,基本工资就涨12%,最高连涨20年而止。
毫无疑问,这个基本工资涨幅肯定是跑赢了当期通胀率的。
……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