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陆安回校引轰动(1 / 2)
第123章 陆安回校引轰动
黄宗晟听到陆安这麽一说,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他知道这个学生的性格素来不喜张扬开年1月份中下旬,海外的普罗米修斯基金搞出的「百亿美元」天价全球悬赏令,即便学术界也人尽皆知了,黄宗晟不可能不知道。
过了片刻,他看向陆安微笑着说:「我个人是支持国家的安排,你在校期间的学术成就便已跟老师不相上下,若你在学术领域深耕,恐怕早就超过我和老梁那几个老家伙了,而且是远远超过我们。」
顿了顿,黄宗晟边走边说道:「学术界少了你颇为可惜,不过国家也多了一位出色的企业家,
为师期待你能用自己的才华推动国家的科技创新进步,造福大众。」
陆安下了车便跟老师一起步行到学校,两人前方有安保人员,身后也是,这些安保人员也与陆安很好的保持距离不打扰他跟老师的交谈。
这时,陆安微笑道:「老师,两者之间并不冲突,我办公司又不是不研究学术了,相反,这有利于更好的搞学术。」
黄宗晟道:「此话怎讲?」
陆安说道:「赚钱啊,有了钱,搞学术的经费不就不用愁了?老师,我最近就打算弄一个我们自己的空间望远镜,哈勃望远镜都是上个世纪的产物,放在当代说实在的已经有点落后了。」
「而且欧镁人还不让我们用,第一手观测数据我们根本拿不到,搞得我们只能研究他们公开出来的观测数据。」
此话一出,黄宗晟当场就不淡定了。
顿时看着自己的学生,连忙道:「你要自己搞一个空间望远镜?不是在跟为师开玩笑的吧?这可是非常大的投入,哈勃望远镜可是花了30亿美元才送上了太空,这还是二三十年前的美元。」
考虑到通货膨胀,当年的30亿美元,相当于如今的55亿美元。
按照当前汇率,折合人民币就是360亿元。
陆安十分笃定地回答道:「哪能开玩笑?这个事情我很早就有想法了。虽然投入非常大,不过如今学生已颇有家资,财力足以支撑,这一点老师您大可放心。」
这下,黄宗晟确定陆安是真的要搞这麽一个项目,他瞬即振奋不已:「这绝对是国内学术界,
乃至全球学术界,尤其是天文学界轰动性的消息。」
毫无疑问,此刻的黄宗晟是振奋至极,因为这跟他从事的学术领域是高度对接的。
他希望国内有自己的空间望远镜是由来已久的心愿,但也知道短期内无法实现。
国家不大可能在当前阶段花费那麽大的预算投入在这个领域,拨款的科研经费用在基础科学领域本就不多。
空间望远镜这事,就算有规划,也肯定在国家的各项安排日程表上排的很靠后,十年后都未必能排上日程。
但陆安此刻说他要自掏腰包推动空间望远镜项目。
关键是他真有那个财力,而且决心真要搞这个项目,这让黄宗晟怎能不振奋?
陆安决心发起这个空间望远镜项目,他的另一个潜藏目的,就是为了布局发现「蒙特摩洛斯」小行星一事。
这一世重生,陆安推算着当世大概率会因为自己的重生,大幅加速人类文明的整体科技进步的速度,肯定能比前世发展的更快,
当世2025的人类科技水平,肯定远超上一世的2025。
那麽提早三年到2025年发现这颗小行星也不至于打击信心让人类绝望,等于能多三年的准备时间,也就能多几分把握。
末了,陆安旋即把带在身上的手稿递给黄宗晟并说道:「老师,昨天您派发给我的任务已经搞定了,这是重构的数学模型。」
黄宗晟一愣,旋即接过他递来的手稿阅览,
仔细看完了手稿推导过程和结果,过了一会儿,黄宗晟不由得感叹:「老头子我折腾了快小半年都没搞定,没想到你小子一天就搞定了,早知道去年就该把材料发给你。」
陆安忽然说:「呢,老师,并非一天,我说是在来时的车上半个小时前开始推导的您信吗?」
黄宗晟当场一阵呆:「在半小时前-?!」
反应过来后,他不禁再次感叹地说:「数学这个领域果然太吃天赋。」
这让他想到了历史上的那些天之骄子,例如数学天才高斯用一夜时间解决了困扰数学界两千年的难题,仅用圆规和无刻度直尺构造正17边形。
过了一会儿,陆安跟黄宗晟一路边走边聊,也来到了学校门口。
出入校园的学生,一些眼尖的学生注意到了陆安一行人。
顿时有位学妹惊喜地高喊:「是陆安学长?学长好!」
这声音很快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陆安现在的名气可是大的很,尤其是普罗米修斯基金的那「百亿美元」天价悬赏令一出来,让他的名气嘎嘎增,第一次名震全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