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人类再次抽到金色传说了?(二合一)(2 / 2)
这会儿已经成为了一个网际网路新梗,网友们都在传播陆安极大概率是人类在21世纪抽到第一张「金色传说」卡。
得知情况的陆安也不禁哑然失笑。
困扰院士级大佬半年的数学模型问题被陆安顺手半小时搞定,这个事情从西工大传出来之后已经在全网热传热议。
包括仅凭哈勃常数差异问题,就精准预判到银河系处于一个20亿光年的超级宇宙空洞这事也在大范围传播。
有些自媒体文章,拿历史上哪些超级天才的直觉举例,把陆安传的神乎其神的。
不一会儿,陆安来到孟秋颜身边坐下,她旋即把一块平板递给他,说道:「喏,你看看吧,网上那些讨论,广大网友们的个人英雄崇拜心理在你这儿压都压不住了。」
陆安接过平板,旋即看了看。
[这也太牛笔了吧?院士大佬愁眉半年都没搞定的数学模型,到陆按手里半小时就解决了?]
[数学史上,高斯小王子身上亦有类似记载。]
[一个平庸的数学家存在的意义是什麽?用几十年甚至一辈子的时间,去为后世的一位天才节约一个下午的时间。]
[打螺丝你可以说「你不干有的是人干」,写作业系统就只能说「你不干总有人能干」,而解数学题……那就变成了「你要是不干就没人能干了」]
[那不然?数学就是天才的领域,不行的人再怎麽折腾,算不出来就是算不出来。]
[兔子急了都要咬人,人急眼了什麽都能做得出来,除了数学题,因为数学题不会就是不会……(捂脸.jpg)]
[虽然唯天赋论很打击人,但是在数学这个门类上,天赋真的很重要。]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拉马努金这个人,举个例子:他有两个公式,自称做梦时神赐予他的,公式里的常数是五位数,你完全不知道这个五位数是怎麽出现的,但关键这个公式是正确的。]
[拉马努金就是就是想到某个数,再去证明,而全是对,这你能怎麽办?这都快粉碎我的唯物世界观了,只能说天才的直觉就离谱。]
[天才的直觉的确玄的一笔,在校期间我曾经有幸跟陆师兄交流过他预测的AS本地空洞,他说主要是凭直觉得出的结论,最近天文学界正式确认AS本地空洞,实际观测结果跟陆安预测的20亿光年无差别。]
[陆安到底是怎麽做到在当世还能跨领域全面开花的?同样的年龄,同样是人,怎麽人与人的差距就这麽大……]
[其实任何科学领域都是超级天才在引领,普罗大众只能在天才开辟的道路中修修补补,定义化丶严格化丶精准化,让路看上去更加安全。]
……
陆安阅览着网上那些谈论他的帖子内容,旁边的孟秋颜若有所思地说:「网上讨论你的这种风向,给我的感觉甚至有点在造神的意思……」
末了,陆安看了一会儿之后,将平板放在一边,旋即调侃道:「该说不说,这届网友还真是一群压力怪啊,给我上这麽大的强度。」
孟秋颜瞄了眼陆安:「网上这些你怎麽看?」
闻言,陆安偏头与女友互望一眼,故作一脸认真地说:「emmm……网友们看人真准。」
孟秋颜微愣了一下,反应过来,旋即没好气地甩了他一个白眼。
不过她也迅速跳过这些事儿,孟秋颜抬眼望着陆安娇声笑道:「好了不说这些,还是快点让小安起来干活儿吧,先把活儿干完了再说,小颜都已经等老半天了呢。」
话音刚落,她只是略微出手就让小安迅速起来,然后卯足了劲的小安跟小颜汇合一起干。
……
网上的那些事儿,陆安稍微看了看就不再关注。
此番西工大行程算是完满结束,黄宗晟几位老师以及学校方面都很乐意为陆安提供他所需要的人才。
毕竟,这件事是三方互利的。
西工大走出去的学生能有一个很好的就业,这对学校是好事儿;学生毕业了能够找到一份高薪体面的工作,也是好事儿;陆安获得了需要的人才,也是乐见其成的。
回到嘉宁市后,陆安一方面着手推进纳米晶格自适应合金材料的开发,同时孟秋颜也在协助他制定星界动力航天公司的顶层框架。
不过该公司并没有迅速注册成立,因为陆安还在等待上边的消息。
星界动力航天若是能够获得国家层面的鼎力支持,就不用从零开始走一遍已走过的路,而是跳过「新手村」站在国内航天技术的前沿直接向上突破,这至少能节省三五年的时间。
……
3月16日周三。
上午,此刻陆安正在公司的新材料开发部门工作,该部门正在进行的开发项目便是纳米晶格自适应合金材料。
就在这时,陆安的手机响铃了,来电显示是孟秋颜。
陆安接通电话,片刻后,他不由得面露惊讶回电话:「哦?有这麽大阵容?好我知道了,你先到我办公室等着。」
挂了电话,陆安给技术团队交代了一番便出了技术开发实验室。
到公司董事长办公室,陆安看到孟秋颜已经在里边等他。
这个办公室除了陆安自己,就只有孟秋颜可以自由进出,其他人都不行。
「什麽时候到?」
陆安来到她旁边的沙发空位坐下,孟秋颜看了看现在的时间,回答:「大概十五分钟左右。」
在刚刚的电话里,陆安得知国家能源局的人携手一票风能和光伏新能源项目的运营主体单位来访,他们奔着固态晶格电池来的。
能量密度在3000Wh/kg级别的成本太贵承受不起,而且处于技术保密状态,短期内不会解密。
但1000Wh/kg级别的固态晶格电池,其价格成本已然具备商用基础。
新能源风光电站基地必须配置储能电池,核心原因是解决风光发电的短板因素。
风光发电都是「靠天吃饭」的,意味着波动性大丶不可控。
风力发电会面临风速忽大忽小,白天少风,夜晚大风,与用电高峰错位;光伏发电会面临中午发电高峰,但早晚阴天零输出,甚至一片云飘过,功率能瞬间跌落30%。
电网最怕的就是「陡升陡降」,风光发电占比越高,电网频率和电压越难以稳定,容易引发大规模停电。
所以储能电池就是这类新能源发电基地必不可少的一个模块。
比如光伏基地,把中午发的「过剩光伏电能」存储起来,到了晚上放电,实现削峰填谷,让电网跟火电一样稳定。
由此可见,储能电池堪称是风光基地的「续命药」,没有它,风光电就是垃圾电,有了它,才能变成优质电。
这时,孟秋颜说道:「要是能谈成,这次可能会是一笔超级大单。」
元界智控去年公布的固态晶格电池是业内近三十年多年来,最具革命性的电池技术突破,即便对外宣布的是「改版」的,只有1000Wh/kg的能量密度,对比市面上的储能电池依然有六倍以上的提升率。
孟秋颜说道:「除去我们公司的自营终端产品,我还以为固态晶格电池最先应用的应该是消费电子行业,智慧型手机丶平板这些,没想到是风光能发电基地这些基础设施项目。」
陆安微笑道:「无所谓了,放眼全世界,固态晶格电池二十年内都未必能有竞争对手,他们早晚都得拿着票子来找我下单,咱们稳坐钓鱼台即可。」
说完,陆安看了看时间,到点儿了。
两人旋即一并离开办公室,陆安亲自前去接待。
国家能源局的人带队前来,阵容是相当豪华。
首先便是国电丶华能丶大唐丶华电以及国家电投这五大发电集团,这些企业依托资金和资源优势,主导了大西北地区的大型集中式电站建设。
此外还有国家电力建设集团,以及国家能源建设集团,都是行业里的秧企巨头集团,作为EPC领域的龙头企业。
国家电力建设集团在风电EPC市场独占50%的份额,国家能源建设集团接近30%的份额。
不但负责项目建设,还通过子公司直接运营部分风电项目。
除了豪华的国家队阵容,风电整机制造与运营的相关民营企业也来了不少,比如金枫科技,以近三成的市场份额成为新增风电装机最大的整机厂商。
还有以1.5GW的光伏EPC装机量位居行业第一的特变电工,项目涵盖多地区的大型地面电站。
第二梯队的还有远锦能源丶明阳风电等企业。
这麽大的阵仗,今天跑来元界智控,显然是不可能空手而归的。
……
(Ps:下午还有一更)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