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028 招兵买马(1 / 2)

加入书签

全国高考状元这个名头开始大范围扩散,那还要等到江口省的电视台采访,以及央视的报导。

各省市都已经陆续出分,「张安」这个名字首次亮相大型媒体,张大安也是第一时间在新闻报导的时候,把画面录了下来,然后挑了几个画面做成了印刷制品。

央视报导的画面在这年头还是很有说服力的,不管啥东西打GG都能成为牌子货。

张大安不想花GG的钱,所以就主动蹭了一下央视的影响力。

不过新闻报导高考状元时候的简短采访,张大安还是让几百万考生当场红温。

「你好张安,我听今年很多考生说题目很难,尤其是数学,特别难,你个人感觉怎麽样?」

「还行吧,我个人感觉还是偏基础的知识点,题目变形多了一些。感觉比平时刷题放松的题型还是要简单一些。」

「那你这次数学考了多少?」

「运气好,考了满分。」

「……」

跟外省的高考状元聊学习经验或者感悟不同,张大安特意练习了一下微表情,总之就是带着一点点不屑和嘲讽,仇恨值一秒拉满。

几百万考生见了拳头直接硬如铁。

但对家长们来说,这就是实力的象徵。

到七月一号张叔叔摆下喜宴,「张安教育」收到的谘询超过八万,沙洲市及相邻城市直接前来报名面试的家长学生总计两千七百多人,基本上都是以冲本科或者重点本科为主。

也有三四十个家长,希望孩子复读冲击顶尖重本,排名个位数的高校才是目标。

刚巧张大安正在重新设计「状元陪读班」,将「状元陪读班」分成了ABC三个档位,对外招牌就是「重本提高班」「重本冲刺班」「本科冲刺班」。

教学训练大纲也新修了两个版本,基础版大纲也是「张安教育」的授课培训大纲。

学校教学丶复读授课以及职业培训,老师充当的角色是完全不同的,虽然都是老师,但后两者更多是教练员的角色。

学生也不仅仅是学生,更是学员,过来学习的东西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应试技术。

如果说学校是广撒种,传统耕作;那麽「张安教育」这种就是精耕细作科学管理。

自古以来所提到的「因材施教」,那都是精英教育的范畴,只能是小部分人能享受到的条件。

普通老百姓很难拼这个,因为举凡「精耕细作」,都得往里面填人力物力财力,少一样都不行。

这年头大众教育的主体就是学校,而学校里的老师时不时被拖欠工资,有的地方,像豫章丶岭西丶齐鲁等地,甚至能出现基层老师被拖欠工资两年三年甚至五年以上,是老师靠着良心和责任在带着基层青少年丶儿童获取知识丶接受教育。

这样的环境下,玩不了半点「精耕细作」和「因材施教」,更遑论什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张大安创办「张安教育」,本质上就是在加剧加速这种差距,跟他考上了状元却不去填报志愿一样,属于祸害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