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都挺努力(2 / 2)
可不是什麽多年以后房子才成了结不结婚的决定性硬体,一直就这麽个行情,只不过这年头的舆论不至于说功能性失控。
从努力程度来看,张大安几家公司名下的员工们,比小保姆要努力得多。
「张总,听省里的人讲,沙洲市教育投资公司要重组?」
吴都市的代表团来了之后,在开会前先跟张大安寒暄一番。
有交情的,毕竟吴都市在现有的沙洲市教育投资公司也有参股,虽然时间不长,而且是张大安降低了持股比例。
当然沙洲市其实也降低了持股比例,去年新增股东没有个人,都是沿江地级市的投资公司。
本来是扬泰要拿走百分之十二,最后只分到了百分之五,百分之七被江宁这边拿了过去。
里面怎麽谈的不知道,反正都没意见。
今年才过完年,农历二月才过去三天,张大安突然又搞出来这麽大的动静,按照他今年大概率收学费都能收个三亿多,扣掉杂七杂八,纯现金一个亿是绝对没有任何问题的。
所以之前江口省的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把自家关联单位的文宣工具都发动了起来,基本上三天一小吹,五天一大吹。
在「希望小学」这个公益事业项目上,张大安和「张安教育」,都创造了许多第一。
以前单次也就百十来万,张大安现在搞的「超级小学计划」,以后都不可能还有人打破纪录。
连接近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毕竟按照现在的经济发展势头,过个三五年,大概率就不会有这麽多部门联合行动。
刷成绩也是要看阶段的,这个阶段刷了是优质成果,十年之后那就平平无奇了,因为那是理所当然的分内之事。
当下都知道张大安财雄势大,省里也是快马加鞭,经过多轮的多部门磋商之后,又跟多个地方上的合作单位进行了数据统计。
于是准备把原先的沙洲市教育投资公司改组,已经上报,审批通过大概需要一年以上,很多东西在排队,江口省这点儿内容,其实不算什麽。
期间还得带上面的人视察考察具体准备情况丶发展状况,通过之后,还有一个审议表决,然后是公示,一系列硬环节下来,一年两年三年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再加上张大安跟人对喷两年多,这要是再多喷个半年,肯定有人会恶心一下子,那拖个两年半,也不是什麽奇怪的事情。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嘛。
合情合理。
不过江口省这里的筹备,倒是不影响的,相当于级别不变,只不过规模继续做大做强。
省里的想法也很简单,未来还是以跟「张安教育」的共同发展为主,不要搞有的没的。
各地方兄弟单位之间共同监督,互相监督;共同促进,互相促进。
总之就是之前有些「镀金」的坑呢,今年到此为止,明年就不能这样搞了哟~
那捡到便宜的,自然就是去年过来也当副总的两个人,一个就是吴都市过来的,另外一个则是淮阴市为本市师范升级做保障工作的,各有各的实力。
都挺客气,跟邱建民还有张正东共事的非常愉快,再有几个月,两人自有真正的去处。
不过在沙洲市教育投资公司的履历,将会相当的华丽。
绝大多数企业干部,一辈子下来都未必操盘过一家「规上企业」,但他们实打实搞了出来。
甭管真相如何,那……真相就是这个样子的啊。
「重组的事情,不是已经通过气了吗?」
「那这不是想问问看,具体的合作方向嘛。如果还是跟张总携手共进,大家都是吴都市的,那肯定是想更深入地合作……」
「……」
张大安寻思着自己游过长江去崇州市区,都比开车去吴都市区快,这哪门子的大家都是吴都市的?
不过携手共进这种事情,就是个态度,人家态度诚恳,那就都是朋友。
都是哥们儿。
「你知道的,我很少参与教育投资公司的管理,都是邱总坐镇。我呢,也是沾一点国家政策照顾上的光。」
「……」
年轻人要充满朝气啊,像跟老油条……这怎麽行?!
寒暄过后,便是等着开会。
吴都大学没有什麽虚头巴脑的,可以在数学领域全面合作,只要张教练舍得掏钱,要什麽模型都可以商量。
尽管吴都大学自来就不缺经费,但在四六九八年的当下,即便不缺经费,那也是不够花的。
此时的科研投入,除开高精尖,其馀的相当一部分是在补课。
别说江宁大学丶江宁工学院这种经费消耗大户,哪怕地方二本院校,其实一年给个十亿也不够花,现在一年才个把亿或者几千万,那只是因为没钱,不是没有项目需要燃烧经费。
烧不起经费自然就没有产出,没有产出自然就没有成果,没有成果自然就没有经费……
地方院校的恶性循环全看地方城市财政,所以吴都大学和太湖轻工大学,算是好一点儿的,但也没好多少,经费缺口基本都是二十亿以上,把张大安现在全部家当填进去,那也差着一半呢。
所以对于正经的「校企合作项目」,经济相对发达城市的高校,因为尝到过甜头,积极性明显就要高。
换成别的企业过来,比如说「张安食品」,吴都大学就只能干瞪眼,数学专业的成果,转化不出来半个大字儿。
跟太湖轻工大学是截然相反的。
会议流程走完,诸多大学代表就坐下来听一听合作中一些细则上的大概内容。
主要是智慧财产权的利益划分,科研人员中,校方科研人员的待遇问题。
不同学校有不同的主张,比如说江宁大学只要科研成果,不要专利产权;而江宁工学院则是想共建一所合资智慧财产权管理公司;江宁化工大学则是想承包材料相关的全部委托实验任务……
都是有绝活儿的,所以诉求不一。
张大安也早有预料,因此一上来就甩了一个王炸。
「关于科研人员的待遇问题呢,我的想法就是参照我手下研发岗高管们的条件。我也不说什麽大户型小户型,统一一百平米以上,是大是小我也懒得去纠结,各方内部自己评估。」
「房子呢,我来的时候,江宁市的领导们也跟我谈过,给了相当优厚的条件,特许我开发一些优质地块,用作科研人员的住房福利。」
「都是在市区,不是城东区。」
「不过城东区同样会投入一个地块,用作科研人员的长住公寓。」
「市区的住房,最后会在多方评估的情况下,只要通过江宁市相关部门的审批,产权直接过户到科研人员手中。城东区的长住公寓,算是我的投资,拿来当员工宿舍。这样也就不必要计较这个房型好那个适用面积大。」
「房子大小不拿来区分贡献和职级,项目产出跟项目分红挂钩,职级跟职级工资还有奖金丶津贴挂钩,当然还有通勤配车的标准。」
「以『张安食品』旗下糖果厂产品研发部部长为例,奥迪A6差不多的,就是配车。当然硬要挑选帕萨特,也可以。原则用车只能向下兼容……」
这番话完全就像是打牌出手就王炸,张大安豪横野蛮的程度,着实是把人都吓了一跳。
就没见过这麽简单粗暴的,一点儿技术含量都没有,纯靠年轻火力旺呗。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