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章 脉冲星(求收藏!推荐!)(1 / 2)

加入书签

叶哲泰饶有兴趣道:「说说看,你有什麽想法。」

在现实世界,杨学斌虽然学的是计算机,但毕竟处于信息大爆炸的时代。

他即便不怎麽关注天文方面,也知道不少这方面的知识。

而有些知识,是这个时代还未被出现的。

就比如说脉冲星。

作为青华大学物理系的学生,而且还是天文物理专业,他记忆中并没有脉冲星这个名词,因此才会灵机一动,提到宇宙航行的导航问题。

实际上,脉冲星要到明年才会Y国人被发现。

杨学斌快速整理了下思路,缓缓说道:「我最近在研究恒星演化时,通过数学模型的计算发现,宇宙中应该还存在着一种特殊的中子星。」

中子星,恒星演化的晚期产物。

根据恒星的数学模型计算,当一颗大于十个太阳质量的恒星步入晚年时,它核心的氢丶氦丶碳等元素将会在核聚变中消耗殆尽,最终转变为铁元素。

铁元素若想再继续进行核聚变反应,就需要更强的压力和温度。

但这个时候恒星已经无法提供了。

于是恒星内核的核聚变反应就会减弱,使得内核爆发出来的能量无法对抗自身的引力,从而向内部进行大坍缩,最终导致一场大爆炸。

这场规模空前的大爆炸,就像是在漆黑无疆的宇宙中燃放了一个大烟花,璀璨夺目,被称为是超新星爆发。

超新星爆发是宇宙中最壮观的天文景象之一,那是恒星临死前的最后一声怒吼。

中子星便是超新星爆发后的产物,也可以说是恒星的尸体。

它具有极高的密度,每立方厘米超过了亿吨。

在密度上,它仅次于黑洞。

杨学斌继续说道:「这种特殊的中子星,由于恒星在坍缩时需要遵守角动量守恒,因此在坍缩成半径很小的中子星后自转速度往往非常快。

自转一周可能需要几秒,甚至是几毫秒。

又因为本身磁场的磁轴与自转轴通常不平行,导致它的电磁波就只能从磁极的位置发射出来,形成圆锥形的辐射区。

中子星的辐射从磁极两端出来后,会形成两个圆锥形的辐射束。

若我们刚好在这束辐射的方向上,理论上就能够接受到有规则的脉冲信号,因此我称呼这种特殊的中子星为脉冲星。」

哗哗!

虽然杨学斌还没说完,但整个教室已经喧哗了起来。

「脉冲星,好形象的概念!」

「只是宇宙中真的有脉冲星麽,毕竟连中子星现在都还只是个概念?」

「无论存不存在,这个猜想足以作为毕业论文。」

……

「这是真的,你做出了脉冲星形成的数学模型?」

叶哲泰也是激动不已。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任何的前沿科学都是出自西方。

若是杨学斌能够预测成真,这将是无比巨大的荣耀,也将极大地提升国民自信心。

杨学斌当然没有做出来。

但现在,他也只能点头:「大体完成了,但还需要完善。」

「好,好,好!」

叶哲泰连连说了三个好字,高声说道:「尽快完善这个理论,到时候写成论文交给我。」

杨学斌点头:「好的,教授。」

叶哲泰眼中精光闪烁,声音激昂道:「若是我猜的不错,你所说的宇宙航行导航问题,应该是利用脉冲星的特性来进行定位吧。

唔,脉冲星具有极强的磁场,它不停地有规则运动,就像是黑夜里海洋中的灯塔,持续不断的一明一灭。

即便是在星空深处,也能接受到它们的信号。

因此在理论上只有我们记录的脉冲星足够多,并制作出一张银河系脉冲星的分布星图,我们便能够轻松的进行精准地定位和导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