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电动车(2 / 2)
一个技术专家激动地脸色潮红道:「强!当然强!如果有特高压技术,我们就能在西北边疆发电,然后通过电网输送到京城,甚至是羊城。」
李老震惊。
将西北的电力输送到羊城,这种具象化的意义他懂,因为目前东大的输电技术,只能将电力输送到四五百里外。
正因为如此,他们需要建设大量的发电站才行。
如果能够传送两三千公里,那麽意味着他们完全可以在西北荒漠集中建设光伏发电站,然后通过电网输送到全国各地,节省大量的费用。
甚至因为时差的问题,储能电池都可以少装备一些。
「好,好!」
除了拍掌叫好,李老已经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喜悦了。
杨学斌谦虚笑了笑,又带着众人来到了电池厂,介绍道:「目前电池类型只有两种,一种是用于储能的钠电池,一种是用于动力的锂电池。
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是280瓦时每公斤,成本是0.04元。
除了大型电池外,我们还开发了很多小型的充电电池,能够循环利用,用于收音机丶手电筒之类的电器上。」
一位技术军官突然说道:「李老,我们部队对锂电池也有极高的需求量。」
李老点了点头,表示知道。
随后,杨学斌又带着大家参观了三大实验室,看了并网的监控室,各种高科技设备看得众多电力专家惊呼不已。
在这里,电力系统竟然如此的先进,就像不是这个时代的一样。
连带着,他们看着这里的技术人员也两眼发光。
这都是人才啊。
杨学斌笑了笑,说道:「李老,我还有件礼物送给你。」
李老笑了,开玩笑道:「先说好,不新奇的我可不要,否则也对不住杨总的身份。」
「嘿嘿,保您满意。」
杨学斌笑了笑,带着李老来到外面,其他人也纷纷跟上。
他们也好奇,杨学斌准备了什麽。
实验大楼外,停着一辆银白色的电动车,看上去时尚大气,很有科技感。
李老疑惑地看向杨学斌。
这东西看着像自行车,却远比自行车臃肿,关键是连踏板都没有。
倒是专家组中,有人若有所思。
「李老,这是电动车,说白了就是安装了电池的自行车。」
杨学斌走上前去,扭钥匙开关,然后就沿着空地缓缓骑行了一圈。
最后在李老面前停下,说道:「这款电动车最高时速五十公里,因为用的是三元锂电池,续航可达180公里。如果是钠电池,大概就是120公里左右。」
李老欣喜道:「好东西啊,小杨,成本多少?」
杨学斌说道:「200块。」
李老点了点头,说道:「还好,不是很贵,老百姓咬咬牙也能买得起。」
杨学斌说道:「李老,我们老百姓不富裕,但国外的人有钱啊。我认为,像这种电动车丶电动汽车,以及各种电池都可以出口。」
他不是那种只知道搞科研,而不懂转化为经济效益的人。
任何科研,唯有赚钱了才能持续下去。
特别是当前,东大还很贫困,就更需要赚取国外的外汇来发展自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