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080【黄雀】(1 / 2)
第81章 080【黄雀】
有些事情看似云雾缭绕,实则戳穿那层面纱之后,一切都有迹可循。
用薛淮前世的惯用俗语来说,那就是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柳彧之所以在高廷弼合情合理的质疑之下,依旧坚决力保那份答卷,原因其实很简单——要麽他真心赞赏这名考生的文采,要麽他有必须这样做的理由。
薛淮更倾向于后者,因为其实他有着相同的处境,只不过当初他对姜璃讲得清清楚楚,他不会因为这是太子的请托就徇私,最多只能以公正的态度对待那几名考生。
但是柳彧显然做不到。
或许就如高廷弼所言,柳彧完全依赖岳仲明的提携和庇护,他根本没有反抗对方的底气。
薛淮依旧留了一个心眼,高廷弼显然是要引导他,把柳彧反常的举动直接和岳仲明联系在一起,但是在没有实证的前提下,薛淮不会轻易做出定论。
「这个柳幼文把我们当傻子,真当我们看不出来他的小心思?要我说,那份答卷必有古怪,多半就是关节通贿!」
高廷弼仍旧气愤难消,语调冷如寒冰。
所谓关节通贿,便是太子让姜璃转告薛淮的这种舞弊手段的通称。
薛淮端起茶盏饮了一口,平静地看向高廷弼。
他记得那日在瞻雪阁,秦章在发作之前曾经对高廷弼说过一句话:「姓高的,你闭嘴,小爷看在那位孙阁老的面上不和你计较。」
如此一来,薛淮眼前的景象变得愈发清晰。
几天前分房定责,薛淮因为专精再加上如今名声斐然,毫无疑问地进入《春秋》房,然后岳仲明开口选定柳彧,紧接着主考官孙炎定下高廷弼,这两人显然早有准备。
《春秋》历来是科举五经中的热门,两位主官不可能忽视这一房,所以各自推选一名心腹成为此房考官,为的就是在初选过程里左右局势。
眼下柳彧因为强行保举那份缺陷明显的答卷而露出破绽,高廷弼瞬间洞悉对方的意图,于是坚决地挑起争执,他下一步显然是想争取薛淮的支持。
只有薛淮站在他那一边,后续六房合议的时候,他才有更加充足的底气说服所有人,并且引出柳彧身上的疑点。
想明白这些弯弯绕,薛淮好意劝慰道:「高兄慎言,柳兄多半是见文心喜,怎会扯上关节通贿?这话若是让第三人听见,定然会引起轩然大波。」
高廷弼微微一怔,随即轻声叹道:「景澈贤弟,你可知我为何会被分到此房?」
薛淮道:「难道不是因为高兄所治的本经就是《春秋》?」
「实不相瞒,愚兄最擅长的是《礼记》而非《春秋》。」
高廷弼目光炯炯地看着薛淮,直言道:「今夜仅有你我二人,愚兄索性实话实说,其实我与孙阁老有着一层远亲关系,这几年我在京中也多亏阁老关照。分房定责之前,阁老私下找到我,叮嘱我一定要看紧柳彧,所以当岳侍郎选定柳彧入此房,阁老便也让我过来。」
「这是为何?」
薛淮心念电转,面上疑惑道:「莫非阁老怀疑岳侍郎的操守?」
「贤弟莫要被岳侍郎的表象迷惑。」
高廷弼扯了扯嘴角,冷声道:「他在人前装出一派忠耿姿态,动辄将陛下的旨意挂在嘴上,要麽就是抬出宁首辅,让人以为他多麽清正廉洁,其实此人野心勃勃,怕是连宁首辅如今都很难驾驭他!阁老对我说,岳侍郎此番势必要大展拳脚,虽说他没有泄题的机会,但他一定会想方设法以权谋私!方才柳彧的表现就是明证!」
薛淮沉默不语。
他认可高廷弼对柳彧的判断,可是眼前这位状元公就真的大公无私?
天下乌鸦一般黑,岳仲明心怀鬼胎,孙炎难道就是冰清玉洁?
片刻过后,薛淮沉声道:「高兄,恕我直言,关于岳侍郎的心思,这些只是阁老的推断,不能作为实证,而柳编修涉嫌关节通贿更是你的猜测,冒然指控委实无法服众。」
「这是自然,现在我和他各执一词,就算闹到阁老面前也难有定论。」
高廷弼满怀期待地看着薛淮,正色道:「所以我希望景澈贤弟能够挺身而出维护科举大典的公平正义。柳彧的破绽绝对不止这一处,只要你我重新搜检那些被他举荐的卷子,一定能发现蛛丝马迹!届时六房合议,贤弟你将所有疑点一一道明,柳彧便再无翻身的机会,岳侍郎也无法逃脱!」
不等薛淮回应,他又说道:「愚兄人微言轻,但是贤弟你不同。去年岁尾你协助大司空查清工部窝案,朝野上下谁人不佩服?更不必说过去几年里,你一次次上书陛下为民请命,这些忠义之举所有人都看在眼里。如今岳侍郎身为宁党骨干,再次将手伸进春闱大典,我相信贤弟绝对不会袖手不理,只要你肯领头,愚兄愿为马前卒!」
此刻薛淮已经确认,从他踏入贡院那一刻起,孙炎以及站在他身后的次辅欧阳晦便打定主意,要让他继续做那把锋利的刀,用他来对付宁党。
别看高廷弼这会一顶又一顶高帽送过来,倘若薛淮坚持不肯出手,他一样会当众指控柳彧,同时将薛淮退缩畏事的形象广为宣扬。
最关键的一点是,此事乃《春秋》房内部的分歧和矛盾,薛淮无法置身事外做一个看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