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115【进退之间】(1 / 2)
第116章 115【进退之间】
两天后,府衙二堂,通判值房。
照磨所典吏王贵进来的时候,刘让正在覆核一桩几天前发生的殴斗案。
虽说他联合一群府衙属官给薛淮出了一个大难题,但这不代表他们就能高枕无忧看热闹,相反为了避免让薛淮找到发作的由头,他们一改往日的懒散懈怠,变得勤勤恳恳,刘让更是以身作则。
王贵往外看了一眼,小心翼翼地关好房门。
刘让见状微微皱眉道:「缘何这般鬼祟?」
王贵来到他对面坐下,笑道:「伯逊兄,你猜薛同知这两天在做什麽?」
刘让放下手中的卷宗,端起茶盏淡淡道:「有话直说。」
王贵压低声音道:「他将自己锁在值房之内,整整两天都在研究那些卷宗,脸色难看得吓人!」
照磨所主管府衙文书,王贵这两天没少往同知厅送卷宗,因此他大概知晓薛淮的状态。
刘让闻言不禁微微一笑,悠然道:「这才区区两天而已,同知大人就沉不住气了?等他看完那些卷宗,只怕花儿都谢了。」
「可不是嘛!」
王贵得意地说道:「他还以为这里是京城,能仗着上面的器重横行无忌?伯逊兄不过是略施小计,就让他寸步难行。依我看,同知大人要不了多久便会放弃挣扎。」
「不可大意。」刘让提醒道:「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要谨慎行事。」
「是。」
王贵点头道:「伯逊兄放心,大家都警醒着呢,谁都不敢放松。说起来也要多亏同知大人那夜在影园翻脸的举动,若非如此,怕是还有不少人会心存幻想,以为他来扬州只是充实履历而已。现在所有人都明白,薛同知这次绝非走个过场,他就是想在扬州立威,我等岂能坐以待毙?」
听到这番论述,刘让忽地心中一动,他觉得自己好像忽略了一些问题。
如王贵所言,薛淮原本可以继续维持和光同尘的假象,那他为何要在影园夜宴翻脸?
抛开他想表明立场争取盟友的原因,还有没有其他谋算?
便在这时,外面响起敲门声,紧接着书吏恭敬地说道:「刘大人。」
刘让给王贵使了一个眼色,见后者正襟危坐不苟言笑,便淡然道:「进来。」
书吏入内行礼,垂首道:「刘大人,厅尊大人请你现在前往同知厅。」
刘让双眼微眯,不动声色地说道:「知道了,下去罢。」
书吏告退,王贵连忙低声问道:「伯逊兄,他又想做什麽?」
「慌什麽?」
刘让起身道:「一会机灵些,见机行事便是。」
片刻过后,两人联袂来到同知厅,这里已经聚集不少府衙属官,基本上除去外出办事的官吏,其他人都被薛淮找了过来。
薛淮坐在案前,几大摞卷宗放在手边。
他抬头看向进来的两人,目光在刘让面上稍作停留,随后移向侧后面的王贵,脸上露出一抹温和的笑意。
这个笑容让王贵怔了一怔,心里涌起莫名的慌乱。
他不明白薛淮为何要对他笑,更重要的是这个笑容隐隐带着亲切的意味,这让旁人如何看待他?
要知道他虽然只是王家的旁支子弟,但是凭藉紧紧抱住刘让的大腿,现今他在扬州城内也算风生水起,在王家内部的地位更是水涨船高。
倘若刘让误会他和薛淮的关系非同一般,这岂不是最离谱的状况?
还好刘让不至于如此愚蠢,薛淮也没有更进一步的举动,王贵的心绪才稍稍安定。
「诸位无需多礼,请坐。」
薛淮看起来颇为疲惫,可见刘让等人的手段给他造成不小的负担。
他扫了一眼面前的卷宗,缓缓道:「本官大致看了诸位呈上的卷宗。平心而论,这些积压的公务确实不易处理,其中不少都是难分对错的糊涂帐。就拿郑大人所提的田产案来说,一边是拥有县衙图册作为凭证的富户,一边是拥有上百人证的二十五户普通百姓,若不能公正处置,极有可能引发民怨沸腾。」
郑宣面上浮现愧疚之色,心里却是冷笑不止。
像薛淮这种从京城外放的年轻官员,固然有着深厚背景和唬人的名头,可是光凭这些很难收服地方一群盘根错节利益交织的官吏。
一念及此,他貌似好心地说道:「厅尊,这些案子委实棘手,依卑职看不如暂且放一放?」
「这不妥吧?」
薛淮虽然婉拒,但他的态度似乎并不坚决。
刘让趁势说道:「厅尊爱民如子,卑职敬佩不已,只是这等疑难杂务各地都有,处理起来费时费力,其实先前府尊大人也是暂时搁置。」
厅内众人神情各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