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舌战鸠摩智(1 / 2)
第123章 舌战鸠摩智
映入姜明哲眼前的景象,恰似一朵菊花开——
草地之上,段正淳丶褚万里丶古笃诚丶傅思归丶朱丹臣,还有三个不认识的中年矮汉,各自倒向一个方向,挣扎不起,又有阿紫丶锺灵两个俏丽的小妞儿夹杂其中。
中心处立着一个黄袍僧人,五十不到年纪,身材高大,相貌堂堂,尤其皮肤极好,恰如明珠宝玉,隐隐生辉,让人一见便生亲近孺慕之意。
僧人脚下,横躺着小老弟段誉。
听得姜明哲一声喊,僧人回身,段正淳等人也都撑起身体看来。
那僧人旋即露齿一笑,态度极为温和:「呵呵,施主说笑了,看你风尘仆仆,当系远来,如何在这姑苏开山栽树?岂不是戏弄小僧?「
姜明哲一勒缰绳,飞身下马,飞快道:「格条路吾开格,格棵树吾种格!贼秃倷想过此地,倷颗光郎头阿是勿想要哉?豪稍留下来!」
一口苏州腔调,真正是清雅绵软丶抑扬顿挫。
见到姜明哲现身,阿紫本来已要欢呼出来,忽然听他满口本地土话,顿时捂住了嘴,心想:大生姜又要装腔作势骗人了,我可不能拆穿了他!
这般一想,挣扎着扭转身,抬起脚压住了锺灵的嘴,得意想道:锺灵这个蠢丫头可想不到这麽深,不能让她误了大生姜的事。
僧人一路南来,听得出姜明哲所说大致是本地话,无奈意思不明,摇头笑道:「看来施主果然是姑苏人氏,不料这江南富丽之地,也有大王开山立柜,罢了,相见便是有缘,小僧是个穷人,等小僧办完了事,这几位都是穿金戴银的,大王你慢慢盘剥不迟。」
姜明哲笑道:「大和尚何必过谦?自古佛渡有钱人,从来只有苦哈哈的贫汉,哪有穷兮兮的贫僧?东坡居士有言,不毒不秃,不秃不毒,我瞧你又秃又毒,定然是个大富大贵的阔和尚,今日你不把出几百两黄金,上对不起佛陀,下对不起我!」
僧人竟也不气,自家摸摸头顶,笑嘻嘻道:「施主好辩才!只不过小僧虽秃,却是不毒,当不得大富大贵。这样罢,小僧不打诳语,倒还有九两黄金,二十二两白银,铜钱五贯,好马两匹,施主若要,尽管取去,小僧也算和施主交个朋友。」
姜明哲也笑得越发灿烂:「哈哈,大和尚你这是割猫儿尾拌猫儿饭,你本是在下手底的行货,莫说马匹钱财,便连衣服鞋袜也都是我的,怎麽说的倒似你赏给我一般?说来按我规矩,本该剥你个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看在你家佛祖面上,饶你衣衫不除,你自去吧,记住了——」
他收起笑容,义正言辞叮嘱道:「回去庙里,好好钻研佛法,好好伺候庄稼,牢记得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基本原则,不要只顾盘剥信众,做废物寄生虫,这番金玉良言,你当好生记住。」
僧人听罢,眼中异光一闪,合十道:「不料施主打家劫舍之馀,竟也深通佛法,这『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乃是唐代怀海禅师所制《百丈清规》中所言,据说怀海禅师年过九旬,犹自下田劳作,正是我辈出家人楷模,所谓身体力行,便是如此。」
说着长叹道:「不过小僧所以来江南,也正为身体力行四字!小僧昔年曾和故交约定,要取大理段氏所藏剑谱相赠,如今故交虽已辞世,诺言却不能空,因此特意携这熟记剑谱之人而来,烧化于故交坟前,践罢前诺,便当归返。」
姜明哲听罢做出惊讶神色,拱手道:「失敬了,原来大和尚竟是我的同行。不然人家大理段氏的剑谱和活人,你如何竟能取来。」
僧人摇头道:「施主此言有些着相了,剑谱虽系段氏之物,但段氏空有剑谱,却不能练成护持,那便已是无缘,小僧早年承诺好友,今又有力取来,那便是有缘。」
姜明哲大喜道:「这话说得好!便好比老子我打家劫舍,肥羊们的钱财女人护持不住,被我所得,那便是他无缘丶我有缘,原来如此,妙哉妙哉。」
僧人眉头一皱,心想他这般一解,实在有辱佛法,正要说话,忽听阿紫瞪起眼叫道:「大丶大丶大……你这个大强盗,抢钱就罢了,怎麽竟敢抢女人?快快把你抢的女人都杀了,不要逼我动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