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祭母(1 / 2)
第256章 祭母
听了萧远山这番话,段誉露出难过神色,低声道:「同大哥结拜以来,还不曾好生相聚,转眼竟是别离。」
姜明哲拍拍他道:「人生贵相知,霎那即永恒,兄弟们义气长存,肝胆相照,纵隔天涯,不过比邻。再说——」
他展颜一笑:「大理辽国,说来天南地北,其实也不过两三个月路途,若坐海船,趁着三四月西南风起,二三十日足矣,不仅能探视大哥,更能把你大理国特产运来辽国卖个高价,再把辽国特产运回大理发财,如此一来,不惟全了义气,更可在不加赋丶不伤民力的前提下充实国库,岂不美哉?」
段誉本来眼泪都要流出,听了此言,顿时止泪,吸了吸鼻涕乐道:「还有这般好事?可是我大理国没有海呀!」
姜明哲哂道:「红河不是直达海边?」
段誉愣道:「二哥不熟大理的地理,红河乃是流入安南国境内,然后才能入海。」
阿紫大声道:「段小玉笨死了,那就让皇帝伯父给我一支兵马,我挂帅南征,替你们打下什麽南安国,不就行了?」
段誉惊道:「不可不可,安南同我大理一般,乃是佛国,岂能擅动干戈?」
此时安南国乃是仁宗李乾德当朝,此君颇有才干,文治武功非同小可,在位初期,连年同宋朝交战,后于熙宁十年(1077)两国议和,及至元佑二年(1087),宋哲宗进封李乾德为南平王。
姜明哲虽不知这些,但听了佛国二字,顿时笑道:「既然都是佛国,又有什麽不好商量?你们给他一份国书,借道出海,说要赚钱建造佛寺不就是了?大不了出些买路钱。」
段誉想了想,喜道:「这倒可行,待回头见了我爹,细细和他陈说。」
姜明哲顺势便道:「其实治国之道,主要便是一个财字,国富才能厚待百姓丶打造强军,厚待百姓,民心便能稳固,打造强军,邻国不敢轻辱,三弟你以后也是要当皇帝的,当牢记这个财字,最好便是外取,你们大理国若能沿着红河水道入海,向北能沟通辽国,向南则有无数岛国,盛产香料,贵比黄金,你大理国有茶马铜铁,做好这些买卖,足以强国富民。」
三言两语,听得段誉心驰神往。
萧远山却是真正有见识的,不由赞叹:「贤侄当真大才,汉人书里说,治大国若烹小鲜,今日见贤侄设谋,始知此言不虚,怪不得慕容复那小子,视你为卧龙凤雏。」
姜明哲心想卧龙凤雏乃是风波恶包不同,我哪里敢和他二人媲美?嘴上谦虚道:「纸上谈兵罢了,伯父见笑。」
当下说罢,复又前行。
若按萧峰意思,过关不免要受官兵盘查,不如找个地方寄存马匹,从雁门关西侧的高山攀过。
姜明哲摇摇头:「大哥,不必麻烦,三弟,你带了公凭麽?」
所谓公凭,差不多就是介绍信丶通行证明。
段誉是被鸠摩智揪来的江南,但随后段正淳赶来,早已替他补齐了相关文件,公凭里写的清清楚楚,大理国镇南王世子读书有成,出国游历以增见闻。
段誉在包裹里找了一阵找出来,姜明哲亲自拿了,走去呈给了门军查验。
守门军将见是邻国王子,肃然起敬,亲自出关,见段誉一身贵气,再见队伍里美女如云,愈发深信不疑,下意识便认定萧远山等都是幕僚护卫之属,草草检查便放过了关。
出了关来,一条山路蛇缠而下,众人循路而行,眼见得萧远山脸色渐渐沉重,又听得萧峰呼吸粗重无比,阿朱阿紫这些欢脱的少女,也都老老实实闭住了嘴。
走了一程,转过一块大石,一段山道横陈面前,南面倚山,北面峭壁,坡度缓缓向下绵延而下。
萧远山颤声道:「就是此处!」
众人齐齐勒马,萧远山下马,走到深谷之前,低头看去,但见云雾重重,深难见底,想起当年惨剧,两滴老泪从眼眶滑落,颤声道:「峰儿,当初为父的抱着你娘和你,就是从这里跃下,听见你哭声,又将你抛了上来。」
萧峰虎目含泪,一跃来到崖边,跪倒在地,探着头看了半晌,大叫道:「娘,娘,孩儿来了,孩儿和父亲来看你了!娘,我是峰儿啊!」
大叫声中,大颗大颗泪珠落入深谷。
萧远山本来还在强自抑制,闻得儿子悲声,亦不由泪如雨下,孤狼般嚎叫道:「娘子啊,娘子!远山归来也!我们的儿子我找回来了,他如今也长大了,也是受人景仰的好汉,娘子,你看见了麽,我们的儿子长大了呀!」
其声传荡群山,如带伤病虎,悲怆难言。
姜明哲只觉鼻头一酸,连忙侧过脸去,却见阿朱早已哭成了一只花脸猫儿,段誉仰面大哭,呼哈呼哈,几乎断气。
其馀几人,清冷如木婉清,腹黑如阿紫,机灵如锺灵,乃至王语嫣丶阿碧,都为他父子悲伤所感,人人肃穆垂泪。
姜明哲擦把泪花,上前道:「伯父,大哥,你们若要回乡,岂能让我伯母独自在此?我们下去,收拾了伯母骨殖,带回故乡安葬才好。」
萧远山起身拭泪,点头道:「对,对对,好孩子,你说得对!我丶我找一找!」
他平素豪迈稳健的态度迥然不存,慌慌张张的到处查看,不时探出手在崖壁上摸索,忽然喜道:「这里丶就是这里!」
说着举起手来,但见四根指头上,满是黑泥青苔:「我当初在崖底养好了伤,我娘子靴筒里有一口匕首,我凭着此刃,凿崖为梯,历时十七天,这才攀了上来。」
说着翻身就要下崖,姜明哲拉住他道:「老伯,若论轻功,小侄颇有自信,你如今情绪激荡,我大哥左臂受不得力,小侄先下!」
萧远山也不矫情,点头道:「好,替你伯母收拾骨殖,你这侄儿出力也应当,来,我拉着你!」
姜明哲取了铁剑扇在手,左手伸出和萧远山相拉,萧远山奋起神力,把他提出崖壁,缓缓放下。
姜明哲拧身看去,果然崖壁上有个浅浅凹槽,深约两三厘米,年深日久,积尘为泥,覆盖青苔,只是已被萧远山抠去了大半。
姜明哲提起剑扇,嚓嚓俩下,把泥苔清理乾净,萧远山趴下身子,垂下手来,姜明哲往下再降,果然下方数尺,又有一块茂盛的青苔,他以剑扇抠去,又是一个凹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