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十七章 我闺蜜都还行,不怎麽出轨(1 / 2)

加入书签

第97章 我闺蜜都还行,不怎麽出轨

在内娱影视行业中,制片人的岗位一直很尴尬。

既要受到资方影响,又要受到片方导演制约,还要协调平台压力,是个标准的受气包角色。

但又很重要,一个项目要是没有一个好的导演无所谓,但是没有一个好的制片人,那大概率项目连上马都难。

制片人的最大要求,就是会哄,在多方协调中做一个润滑剂的作用,看似项目统筹大权在握,

实际如履薄冰。

所以优秀制片人在内娱是一个很稀缺的人才,但凡有一点儿能力的制片人都转型成资方了,毕竞当资方只要受老板的气,不用受多方夹板气。

吴竹丽算是国内最早一批制片人了,起初跟着哥哥一起给江登导演从剧务做起,后来积赞了人脉进入芒果卫视独立出来的湖华公司。

担任过《还珠》《情深深》等多部琼谣爆火剧,而且与琼谣公司达成了密切合作,获得了宝岛方的资源,跟几个朋友自立门户成立了上沪展结公司,出品了《红苹果》乐园等一系列极具宝岛味儿的内地偶像剧。

吃到了第一批魔改翻拍红利后,就在这个赛道深耕了,购买东瀛高丽等国的剧本拿回来跟各大电视台合资拍摄。

《妻子的诱惑》这个剧本就是吴竹丽十分看好的,在08年底的时候就去洽谈收购了,但恰好国内对外合作收紧,再加上这个剧本的尺度太大,大纲递上去就被毙了。

最后只能暂时放弃,毕竟华夏目前没有囤积版权的意识,尤其是剧本版权会占用大量现金流,

大多数改编都是即买即拍即上的琼谣模式,就是担心砸手里。

但是她没想到,自己都快把这个项目忘了的时候,却接到了黄圣衣的电话,说有人买了这个剧本然后想要找她合作。

本来还想嘲讽一下这人是个头铁娃,但一听到是最近在圈内兴风作浪的看片儿网背景后,她立马端正了态度。

她搞不定,不代表别人搞不定啊,于是为了这第一次接洽,她做了充足的准备,还特意拉上当时已经内定的女主秦岚一起。

这部剧刚开始就是要跟芒果卫视一起合作的,而吴竹丽跟秦兰是多年闺蜜,但秦兰这麽多年一直走不出琼女郎悲情女主路线,为了拓宽戏路一直在接正剧,但效果甚微。

刚好这个剧本女主人设,是国内少见的复仇类女主,吴竹丽觉得这可能是能帮她转型的最佳契机。

两人过年期间为此讨论过很多次,所以都想要抓住这次机会,好不容易约到了对面负责人的档期,精心打扮一番去赴约。

没想到对面竟然是一个年轻人,看起来嫩的出水了。

「请问,这里是天火网媒王总预定的包间吗?」吴竹丽还特意退出去看了眼包厢号。

「没错,是吴总吧,请坐。」王曜放下手里的文件,起身相迎,

「我是展结的吴竹丽,小兄弟怎麽称呼?」吴竹丽打量着对方,以为是对方公司主推的演员。

毕竟投资方谈项目,带上自己想要加塞的艺人是常见现象。

「王曜。」王曜颌首。

「您跟王总是?」吴竹丽眉头一挑。

也姓王?哦,看来不只是艺人,还是直系亲属吧。

「我就是。」王曜笑道。

「啊?」吴竹丽愣了下,随后反应过来连忙致歉「您就是?不好意思,没想到王总这麽年轻有为,冒犯了。」

这个行业富二代很多,但这麽年轻的富二代确实很少见。

「没事没事,我也是给人打工的。」王曜温和一笑,递上菜单,目光放在进屋后还带着帽子墨镜口罩的女人「我随便点了菜,两位看看要不要加什麽?」

「不用不用,吃饭事小,合作为主。」吴竹丽推脱,暗戳戳的踢了身边似乎还在发呆的秦兰。

「王总好,我是演员秦兰,今天冒味跟来,是想毛遂自荐剧本女主的角色。」秦兰回过神,连忙摘下外设,冲着王曜含蓄的笑了笑,心中有些腹议。

这麽年轻的王总?能靠谱嘛,

「秦小姐本人比电视上更漂亮,我很喜欢你演的武媚。」王曜开口称赞道。

秦兰一惬,她最出名的代表角色应该是知画和绿萍吧,《大唐情史》这部剧是02年的,这小子那时候应该还在上小学吧?

「哇,看来王总看我们兰兰的剧很早了啊。」吴竹丽顺势说道。

「是的,算是我的历史启蒙老师了,没想到能够见到本人。」王曜一笑。

历史启蒙?

这是什麽奇怪的设定。

吴竹丽和秦兰疑惑的对视一眼,感觉到了跟年轻人沟通的压力。

「我跟兰兰当时都对这部剧很感兴趣,虽然韩版显得过于长复杂,是专门为家庭妇女群体受众考虑,但剧本整体要是修改可以变成一部适合都市男女群体,关于婚姻观的讨论题材..:」吴竹丽开始展示对这个剧本的钻研程度。

顺便夹带私活,展示了秦兰和女主人设的契合度。

王曜听得很认真,大概跟他记忆中的《回诱》风格差不多,看来展结确实是一手制片方。

而且这部电视剧的导演和团队,也是展结旗下的,导演林天一后面还是制作过《活佛济公》系列。

「看来吴总对于这个剧本确实做了很多功课,之前是为什麽放弃了呢?」王曜问道。

「审禾原因,我们通过芒果台向上递,直接就被退回了,而且当时高丽编剧要价不低,评估了风险后暂时放弃了,本来想着等风向放宽后再看看,没想到王总也看好这个项目。」吴竹丽如是说道。

「可能是缘分吧,不过我主要是对合资模式比较感兴趣,国内的剧本创作套路单一,多引入一些新鲜东西,有利于市场发展,要不然一潭死水观众看着没意思,资方投着没意思。」王曜笑道。

吴竹丽闻言态度端正了许多,这位虽然看着年纪轻轻,看思考维度却很高啊,从大环境向下看问题,家境莫非不一般?

「王总说的很有道理,其实关于电视剧这个行业,咱们在商业化上其实还是比较依赖外部作品影响,尤其依赖香江宝岛模式,主要是咱们国内剧本创作不是基于市场考虑,都是基于文学性考虑,

大多数都是书改剧本或翻拍经典,虽然国内有『海盐剧」模式曾经出过一段时间的繁荣,但归根结底先有书再有剧这种模式其实有些滞后的,其实就应该多分类,书改剧和原创剧,融合剧等多种创作形式,

高丽的根据某种眼下现象创作剧本的模式,我就觉得是最快可以迎合市场的方式,反观我们,

大多数资方十分保守,他们一定要看到剧本有原着粉丝基础才愿意投资,这就大大限制了剧本行业发展,

没有投资就没有创作土壤,所以为什麽芒果台能够一直独占鳌头,就是因为它相对多元化,虽然最近也有《奋斗》《亮剑》《士兵突击》这些大爆款,

但本质这些都是大众文化主力,而非商业主力,也就是所谓的赚吆喝,很多主流正剧也是如此,其实早就已经慢市场一步了,所以每年大多数投资都浪费了,作为业内人土,确实有些痛心疾首的。

我们公司这些年效仿海外模式,从《红苹果》对标《流星花园》,到把《杜拉拉》这种新文化题材改编,一步一步验证着市场反应,其实已经得到了很多的成绩。」吴竹丽语气凝重宛如在打报告。

王曜挠了挠头,他只是想表明一下对合资市场的期待,怎麽这位吴总还真分析上了。

这影视剧怎麽发展,轮得到咱们指手画脚嘛?

「吴总说的我很认同,所以我买到剧本也是第一时间想到找你们合作,不过我对于影视投资板块确实不太了解,还请吴总帮我解惑。」王曜笑了笑。

他对于影视相关的规则全部取决于文娱小说,毕竟他起家的时候,网际网路已经百花齐放了,短剧更是不存在尺度这一概念。

但眼下不一样,尤其是电视剧的审未可真就是条条框框烦死人。

「正常就是制片方+平台方+资方三方合作,当然也制片或平台兼任资方,但那都是一些肯定赚钱的项目了,如果是《回诱》这种题材,肯定是需要三方合作的,尤其是平台方很重要。」吴竹丽沉声道。

「我跟芒果台的关系还可以。」王曜点点头。

「哦?我就是芒果台出来的,王总是跟哪个部门合作比较多?」吴竹丽眸子一亮。

「我跟李颖导演合作比较多。」王曜答道「李导?那就是陈总监的部门了,她们部门主要是综艺项目比较多,可能对这个项目的助力不大。」吴竹丽点点头。

「即便是有赞助的情况下也不行?」王曜问道。

「您可能没参加过工作,芒果台六大部门,各自分管不同领域,极少越界,不过如果是带资情况下,会好谈一些,不过这个剧本当时已经被打回来过,所以要再递上去,可能会需要更多的助力。」吴竹丽解释道。

「那跟其他电视台合作呢?」王曜微微皱眉。

「相比之下,芒果台的阻力是最小的。」吴竹丽摇摇头「而且这个项目如果启动,当时我们制定的70集,大概需要3000万左右的预算,其中演员片酬占40%,场景服化道后期制作25%丶渠道宣发15%丶版权10%左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