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格局打开?【万更求订阅】(2 / 2)
「这个观念很犀利,不过人活着,谁不是在演戏?」赵苯山有些诧异的看着王曜。
这个年轻人的思想,很古怪。
「但普通人演戏是为了谋生,文娱工作者演戏,是为了牟利。」王曜笑道。
「这我不认同。」赵苯山皱眉道。
「赵老师买飞机,是为了谋生?还是谋便利?」王曜反问道。
赵苯山一怔,打量着王曜目光中闪烁着异色「有意思,这确实算利。」
「得了利,就不要再图名了,有得必有失,若是两全必有大祸。」王曜微微一笑。
「苯山传媒旗下影视版权可以跟王总合作,不过只分成,不买断。」赵苯山沉声道。
「没问题。」王曜点点头「之前想跟嗖狐合作的网综名为《喜剧之王》,我手里有周星星的授权,如果赵老师愿意参与,那麽一南一北,喜剧之王的竞争噱头就有了。
这个综艺不限形式,不限风格,不管是默剧丶木偶剧丶脱口秀还是小品相声,只要是跟喜剧沾边,就能参加,评选规则可以按照台本走,
但总决赛必须观众投票,还有一个复活环节,也要网友观众参与投票。」
王曜大概介绍了一下项目。
「看点就是这南北喜剧形式对撞是吧?会不会有些不公平?」赵苯山听后微微挑眉。
这种喜剧大赛他太熟悉了,不过大多数时候都是同一形式,比如小品大赛,相声大赛,混为一谈去比拼,这本身就显得没那麽标准了。
「要的就是不公平,不过不能我们节目组说的算,要观众说的算,因为不公平才有动力去线下支持啊。」王曜轻笑道。
「哦,懂了,有点儿意思,评委呢?」赵苯山问道。
比赛类项目,最重要的就是评委,因为评委代表着『权威』代表着话语权。
「毕竟是娱乐节目,所以评委优先考虑娱乐明星。」王曜说道。
「不用专业人员?」赵苯山皱起眉。
「用专业人员,就会面临流派争端,不纯粹了,娱乐节目各凭本事吧。」王曜摇摇头。
「也算公平。」赵苯山沉吟片刻点点头。
「这个项目是全网都播出吗?南方人也会看?」关亭娜问道。
「当然,如果网播情况好,还可以卖给卫视同步。」王曜笑道。
「我挺感兴趣,不过苯山传媒最少要一个三强名额。」赵苯山开口道。
虽然他对自己的弟子们有些信心,但为了顾及颜面,还是要搞一下内幕。
「这就要看您派出的是谁了,要是小渖阳,说不定能夺冠。」王曜打趣道。
「这点放心,既然做了肯定要做好,不会凑合事。」赵苯山摇摇头,准备派宋小宝试试水。
小渖阳肯定是不会参加,最多是客串,万一参加没夺冠,那岂不是折损商业价值,再说他也没时间参加这种小节目。
「我听说王总和谭辉最近联手把成天娱乐并购了,后面可是要有什麽大动作?」一番攀谈下来,赵苯山感觉对王曜了解的差不多了,准备切入主题。
项目上的合作都是小问题,公司战略层面的合作才有意义。
要不然他哪有闲工夫抽时间跑来一趟?
「还是为了院线整合和线上票务合作,天火院线重立之后,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统一运营,能够更好的节约成本提高利润率,不过未来我们是想要走全球院线路线,准备尝试收购AMC院线。」王曜如实道。
这个项目越多人参与风险越低。
「你说,二人转开出国外有没有机会?」赵苯山微微挑眉,没想到王曜年纪轻轻,野心还不小。
「理论上来讲,只要有东北人的地方,二人转就有生存空间,海外华人移民比例不少,但是如果您想发展,那基本上不太可能,文化土壤和形式差距太大了。」王曜摇摇头。
「那怎麽能赚外国人的钱?」赵苯山沉声道。
「只是赚他们的钱?」王曜眨了眨眼。
「对。」赵苯山点点头。
「还是老祖宗提出的方法,以夷制夷。」王曜正色道。
「投资外国人的项目?我们坐等分润?风险有些大吧,谁知道那些是坑?」赵苯山皱眉道。
「外国人也是人,最基础的生理需求感受都是一样的,只要做最贴近『人』的事情,就有可能赚钱,所谓以夷制夷就是披着外国人的皮,做人事儿。」王曜解释道。
「这。」赵苯山懵了一下,感觉听懂了又没听懂:「王总海外的生意做得如何?」
「投了几个项目,暂时看还行,比如我在高丽投资的关于男人带娃的综艺,收视率还不错。」王曜笑了笑。
「男人带娃?确实挺有意思。」关亭娜点点头。
「我觉得前辈们对于文化出海的定义,似乎有些要求太高了,我觉得文化出海最重要的是先『出海』,再谈文化,如果海都出不去,那文化也不可能出去,
所以我们公司若是做出海业务,就是从当地特色和需求下手,先让当地人熟悉,满足他们的爱好和需求,多做一些利他的事情,最后再考虑宣传文化。」王曜笑道。
「王总年纪轻轻,没想到竟然是个实干派,跟你比起来,我老赵倒是像个理想主义了。」赵苯山哑然失笑。
「文化是很容易滋生傲慢的,而傲慢就会滋生抵触,我觉得真正好的文化是『若水』,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王曜顿了顿笑道:
「更何况,我们自己的文化都没搞好呢,光喊口号可没用,还是要向赵老师一样,做点实事儿。」
主要是国内这群家伙是真的抠门,拼高端高质量的东西,怎麽可能比得上奈飞动辄几亿美金的投资。
总想着小成本做大事儿,真的成功率并不高,当然,也不乏真的有些人就是喊喊口号,转过头在国内赚情怀的。
赵苯山硬拉着王曜去京城的刘老根大舞台看了一场演出,让他感受一下二人转的魅力。
作为北方人来说,有些节目确实是很好笑的,但地缘文化壁垒很难突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刻板印象的形成和偏见,几乎无法改变。
赵苯山的野心,注定止步于此。
晚上张超阳再次攒局,把王曜和赵苯山拉上商讨《喜剧之王》的项目执行。
「其实赵老师如果未来想要进入南方市场,可以考虑把大舞台变成一个综合类的剧场。」王曜提议道。
「什麽叫综合楼剧场?」赵苯山疑惑道。
「类似套票,一场节目,不只有二人转,还有别的形式,比如相声丶小品丶甚至舞台剧。」王曜说道。
「那不成了大杂烩了嘛?怎麽凸显你口中挨批?」赵苯山皱眉道。
「二人转的文本和方言梗大多不适合南方人,但一些身体类和才艺类的绝活是通用的,剧场运营成本是需要卖票摊平的,光靠二人转吸引前期会十分困难,
若是多样性形式,让刘老根大舞台从『纯二人转』定位,脱离成『娱乐舞台』定位,成为大多数人无聊放松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场所,而不是单一文化活动,至少能够稳定吸引到足够的观众,慢慢感受转化。
套票的好处就是来都来了,花一份钱,能看两种甚至多种演出,按照占便宜心里,多少都会看一眼,说不定就能传播,娱乐形式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给观众提供消遣。
这样就算二人转没办法支撑剧场营收,至少其他项目有可能撑起来,与其让刘老根大舞台跟二人转绑定,不如将它与『娱乐放松』概念绑定,格局打开,改成以前那种洗浴+舞台模式也不错啊。」王曜解释道。
赵苯山微微一怔。
格局打开?
这打的也太开了吧。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