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悟『画卷因果!』(2 / 2)
「当然不错了!那可是咱们柳城第一才子的佳作」
「但听说今年有好几位才子过来,想要夺这个魁首众人讨论间,都在期待今年的诗句。
「去张员外的船」也有一些人,则是坐着轿子与骑马赶来,就挑一些大船上,没有参与到小船众人的讨论。
也有的人,像是世家与本地豪强与客商之类,自己有船。
而陈贯和梁河神,分别身为筑基大修士与阴司正神,这二两银子自然是能消费得起。
坐船,就坐最好的。
「二位爷请!」
也待排完队,交完船费,船上的侍从,就热情的招待陈贯二人,并免费送了两壶手里可以提着的梨花清酒。
这梨酒在外面买,最少也得一百二十文钱不过,梁游神看着是很正常。
陈贯的特殊相貌,却让一些人频频侧目。
但此次柳城的河上船会,有很多大才子参加,也吸引到了一些喜欢诗词的修士与江湖中人。
他们的相貌,也有些奇怪。
如今,陈贯这般倒是不算特别了。
登上船,又随着人数多了,船只放行,驶入宽阔的运河之上。
此刻,正值上午,但却天气阴沉。
空气中带有潮冷的气息。
秋风与秋雨,带有水属的寒意,又给河岸边的青草绿地添上一抹寒霜。
且随着深入河道以后。
陈贯看到河上又有更多的花船,其中有文人墨客丶公子小姐世家,还有江湖豪客丶修士众多。
他们或是高歌,又或是几人一同写诗,相互纠正与修改。
「飘起来喽!」还有人在船上放水灯,在略有雾气的河面上添出一抹萧瑟中的暖色。
这时,水上有灯,岸边有霜,暗沉的天气,远处阴影下的高山,千只船于山野朦胧的运河中漂浮。
这般水属添寒的「暖色与冷色交织」绝美意境,还真就是仙侠世界独有。
面对这般情景。
陈贯都忍不住的来到船头,一边观看美景,一边喝上一小口清酒。
「此景甚美!」梁游神也来到陈贯的旁边,了望着四周的景色。
又不时听一听附近各船的朗诵与高歌声。
偶尔还能见几位侠客在其馀船上搭手比划,却又点到为止,迎来附近的喝彩。
每年的河神节,都是这般热闹。
不止是文人墨客们要拿头彩,将诗句献给河神。
也有江湖的侠客与修士们,参加这般热闹的盛事佳节。
其馀的大齐百姓等人,更是多不胜数,
没想到,我这节日都和年关一样热闹了。」
陈贯看了几眼后,向着旁边的梁游神传音道:「道友,实不相瞒,今日倒是第一次参加我的节,却没想到这般热闹。」
「自然热闹!」梁游神听到此言,满是诚心与尊敬的说道:「陈老爷子为大齐应劫,活了万万民的因果。
尤其近十年来,运河也救了许多城的大旱。
这都是历历在目的善因。
于此,大齐苍生这般敬重陈老爷子,也是自然自然。」
「或许吧。」陈贯倒是有点深藏功与名的样子,心里虽然高兴,但面相上是很稳重。
这一刻,梁游神也是更加佩服!
于是。
他想到这个佳节,又想到受大齐百姓敬重的『河神大人」就在自己旁边。
一时间梁游神心思活络,向着陈贯再次传音道:
「陈老爷子,这是您的节日,您不诗词一首?」
梁游神是知道陈贯很有『文化水平」的。
就是很早之前,陈贯说的那句『提携玉龙为君死」,让『南海蛟龙王」的名声,在大齐的文学界里名声大噪。
这使得很多人都知道,陈贯很有文化。
尤其也是因为这个诗句,才演化出了『河神节』内的『画船作诗」。
至于陈贯在修炼界内,单单是龙属和雷属,就够厉害了。
但实力与文化,总归是不一样的。
就像是如今,很多朝内朝外的文人,江湖侠客,以及修士们,在报恩的时候,都喜欢用这句短诗。
这也是一种变相的名声宣传。
且有时候比实力还有用。
起码很多百姓在给陈贯上香火的时候,心里除了感恩以外,也多了一份对于文人的敬重。
这香火自然也更多。
恰恰也是如此,为了让陈贯多拿香火。
又眼看陈贯很有文化。
梁游神就提出了这个想法。
反正在他想来,等陈老爷子的『河神身份」公开后,香火与名声,还是归于陈老爷子的。
「诗句?」
陈贯听到此言,却是轻轻摇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如若真要抱着去写诗的心思,那怎麽能写出好诗?
也像修炼中的顿悟。」
陈贯看向若有所思的梁游神「顿悟本就是无意,若有意,也不叫顿悟了。」
「陈老爷子说的是—」梁游神听到此言,顿时受教般的抱拳,「是小神愚钝了,谢陈老爷子的指点!」
「莫要太过客气。」陈贯笑着抱拳还礼,「修道路上,本就是友人相互帮衬。
指不定哪日,梁游神就点破了我的某种执念,让我多一份感悟。」
「哈哈—」梁游神没有接这句话,反而是好奇问道:「陈老爷子,你我四十年未见,小神却觉得陈老爷子有些陌生了—」
「确实,不知不觉,你我相识已经四十年了。」陈贯望向四周的画船,「沧海桑田,自然变化很多。
就像是十几年前,这里还没有运河。」
「是——」梁游神点点头,又看了看陈贯的侧脸。
如今仔细一瞧,不仅是样子变了。
梁游神也确实发现陈老爷子如今更加沉稳,气质上有很多变化。
依稀记得,陈老爷子在四十年之前,更像是一位豪爽的江湖侠客,意气风发。
梁游神陷入回忆,
如今,却更加沉稳了?像是一位求道者?像是一位见惯了人间起伏的老者?
但想想也是,我和陈老爷子都不年轻了·
梁游神知道这个就是阅历,也是修炼之人最为宝贵的财富。
只可惜,他们这些修道中人,是慢慢的在经历,但常人却在慢慢的老去。
而此刻。
陈贯听到之前梁游神说起四十年的事情,也是有感而发,看向了很多画船上的文人,还有一些江湖中人与百姓。
他们很多都是白发苍苍。
但在四十年前,他们也都是少年。
触景生情。
陈贯也不由想起,自己几年前悄悄回到家里,看到了自己父亲与兄弟们的苍老模样。
真要算起来,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时间,已经快七十年了。
从年轻的意气风发,江湖豪客的性格,到现在的求道者身份,静看人间百态。
陈贯扪心自问,也不知道自己是什麽时候,变换了这个心态。
或许是无意间的转变,也或许是慢慢改变,
更或许是一直没有改变,但确实都不一样了。
因为自己哪怕没有变,但自己所熟悉的人都老了。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陈贯忽有感慨,好似体会到了这人间的因果,还有画卷内的时间流逝。
一时间,天地间呼呼刮起风声。
陈贯悟得沧海桑田,心感而发,得三十年道行,
同时,河面上的灵气也忽然汇聚,引动了四周的秋风,形成了一股肉眼可见的灵气潮汐。
这一刻,也引得不少修士与百姓丶文人望向陈贯所在的船只。
陈贯却不在意众人的打量,而是依旧站在船头,手持梨酒,虽是低吟,却压盖了河面上的所有声音与诗词,
「秋霜满河岸,柳城泛画舟。」
陈贯低吟间,想到因果,还有画卷楼阁,以及白发苍苍的父亲,还有逝去的燕捕头等人,
「七十载旧地重游。」
陈贯看向曾经故人所在的方向,
「出楼阁,见白首。
去因尽果惹新愁。
故友几人留?」
陈贯饮上一口梨酒,想起自己才来到这个世界的陌生与豪迈,还有如今的沧海桑田,物是人非,最后长叹高歌道:
欲买桂花同载酒。
终不似,少年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