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5章 托国之富的「嫁妆」(2 / 2)

加入书签

她们两个昨夜商量了半宿。

毕竟她们一介女流终难成事,于是便想找一个本事高强的依靠。

尽管李凝香这个西夏公主没什麽人心的号召力的,但是西夏亡国之时,却留下了一笔不菲的财富,足有几千万两金银,

除此之外,甚至西夏王还秘密掩埋了一批军资。里面兵器甲胃,足够数万人使用。

若是用这些金银招兵买马,再用军资武装起来,也能成就一番事业。

而她们现在需要一个能帮她们实现的人,而眼前的杨过就是目下最好的选择。

虽然西夏人都死绝了,但当年的金国尚有一些旧臣,仍对故国念念不忘。若杨过能以皇太孙的身份将其聚拢,未必不能成就一番事业。

甚至为了能傍上杨过,李凝香也做好了献身的准备。

以西夏公主之名和亲金国太孙,这两人也算是门当户对。到时候自己用这些「嫁妆」,让自己的丈夫,招兵买马光复故国。那时候便也可报仇雪恨。

但两人也是没想到杨过竟然这般「烂泥扶不上墙」。

玉太妃说道:「难道太孙殿下,都没有一点亡国之恨吗?」

杨过心想:「我又不是金国人,我怎麽可能有对金国的亡国之恨?」

但杨过为了自己的自的,杨过还是顺着她们说道:「有自然是有的,不过这也没什麽意义。大金国灭亡乃是咎由自取,天数使然。昔年大金入主中原之时,比如今的蒙古人也没强到哪去。而那宋国宗室被掳,其宗室贵女也均遭人奸污羞辱。汉人称之为『靖康之耻」,将其视为奇耻大辱。这以少入众,而不恤主体尊严,便已经失了天下人心。」

「至于后来宣宗皇帝败于蒙古,从而南下伐宋,以求「北失南补」,迫使摇摆不定的宋室,倒向蒙古人,这更是愚蠢至极。因此金亡完全是咎由自取,并没有什麽可恨的。我虽有逐鹿乱世,驱逐胡虏,搜取天下之志。但大金这块牌子,已经在人心当中烂掉了。若要复兴,除非回长白山老家。若在决决汉地,那简直是痴人说梦。」

玉太妃和李凝香听完后,如醍醐灌顶,两人的酒意也是瞬间醒了一大半。

李凝香顾不得脸上未乾的泪痕,她说道:「难怪太孙改了汉姓,用了汉名。原来有此高论。若太孙有平吞天下之志,凝香愿助太孙一臂之力。」

杨过问道:「那殿下如何相助?」

见到说到了正题之上,玉太妃与凝香对视了一眼。凝香点了点头,玉太妃继续说道:「不瞒太孙,当年我大夏亡国之时,曾留下一批军械物资,还有一些银钱。这些东西于我等手中无甚用处。若是太孙有鲸吞天下的雄心,那我等愿意将这些东西尽数奉上。」

杨过听完也是心中大呼「瞌睡遇上枕头了」。

他之前想着接受南宋招安,待时而动。其实也是无奈之举。

因为打仗明面上是两军拼杀。但实际上打的是后勤,是国力。后勤就是军械钱粮损耗,而国力就是财力。

而他以江湖势力,显然不能维持这军需所用的钱粮消耗。因此他便想让南宋朝廷招安自己,让南宋朝廷给他爆金币支援他一下。之后无论是军头造反,还是李代桃僵。都比自已去维系要容易的多。

但现在如果有足够的银钱和军械的话,那剩下的事情就好办太多了。到时候无论是进取中原,亦或者是征服某个地方偏安一隅,这进可攻退可守,他都能立于不败之地。

如今有钱有兵器,杨过还记得完颜萍的背后,似乎还有些金国旧臣,自己怀中那块烂石头,或许也能有点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