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先从塞王和河南开始(1 / 2)
第214章 先从塞王和河南开始
「赵南星服毒自杀了?」
朱由校背着手,在紫光阁后殿里来回地走。
「回禀皇上,司礼监大刘若愚遣人火速来报,赵南星在他去宣旨前就服毒自尽。
刘若愚还说...」
刘良相抬头看了一眼。
「还说什麽?」
「回禀皇上,刘若愚说,赵南星在他服毒自尽的厅堂门前挂上两盏灯笼,都点着了。
9
「白天挂灯笼,赵南星这是要跟朕对抗到底啊。」
「皇上,」曹化淳走了进来,拱手长揖道:「孙师傅丶真长先生丶子微先生联诀上疏,为赵南星求情。」
「求情?朕的诏书都发出去了,他们来求情?」
曹化淳没有出声。
朱由校没有再说什麽,背着手站在窗户前。
几位近臣什麽心思,他已经明百了。
抹不开以前同为一党的情分,但是又知道赵南星在暗地里做的事,已经触及到皇上的底线,不管怎麽求情都无济于事,说不定还会触怒皇上。
于是就耍了滑头,刘若愚奉诏都要到高邑,他们才装作刚知道此事,跑来为赵南星求情。
事后要是世人问起来,他们完全可以双手一摊,我们求情了啊,可惜知道得太晚,鸣呼哀哉!
臣子们都有自己的心思,这些都能理解,不可能他们都能按照自己的指挥,一丝不苟地遵行,那是机器人。
「皇上,赵南星是老臣,名孚天下,现在自杀,是不是得有个说法?」
曹化淳小心地提醒道。
「说法,什麽说法,说朕逼死了他。」
「皇上,」曹化淳慌忙跪下,「奴婢的意思不是这样。只是东林党和江南士林善于编造文字,蛊惑人心。
朝廷不给说法,恐怕他们就会乱给说法。」
朱由校点点头:「大伴说的对。有的阵地,我们不去占领,就会被别人占领了去。
下诏,就说是几起大案涉及到赵南星,在接受调查前,他不愿受刀笔小吏逼辱,愤然自杀。
不赐谥号。他此前被流配代州,赦免回乡,无封赠,白身而已,就这样。
他想清白死,那就以白身死去好了。
不过大案涉及赵家,到此为止。
再传密诏给文化厅和新明通讯社,有些事要摆明了说,不能因为人死了反而不敢说了没有什麽为死者讳,我们要给历史真相,要给黎民百姓真相。」
果真是我们知道的天启皇帝,不讲情面是真的一点情面都不讲。
不过没有牵连赵南星子嗣家人,也算给求情的几位近臣一点面子。
「遵旨。」
朱由校摆了摆手,就像挥走一片枯叶,赵南星的事就这样被挥走,他更关心其它的事。
「大伴,韩怎麽说?」
「韩说,他愿意叫人交出河东盐政历年的帐簿。只求皇上能全晋党活路。」
「叫他不要太贪心了,能活多少人,活什麽人,等河东盐政的帐簿查完,还有大同造反,晋商通敌卖国等案查完再说。
不过朕可以向他保证,不会赶尽杀绝,会给山西士林官绅留一分血脉。」
「皇上,韩同时还递了请辞题本。」
「是该请辞,不过还是留在京师。南苑那麽大,风景不错,在旁边多盖几座院子,还有西山,也可以修一修。
喜欢山就去西山住,喜欢水的就在南苑住。
从韩开始,三品以上官员,致仕后须留在京师,特例者可以移留南京。」
「魏阁老得病住院?」
「回禀皇上,阁老魏广微患病入住太医院京师医院,得杏林国手调治,略有好转。」
「这就是嘛,魏先生要是致仕回了大名,哪有国手给他医治,延寿续命?」
曹化淳和刘良相连忙奉承道:「皇上圣恩如天,体恤臣子们,臣子们应该感恩戴德才是。」
朱由校摆了摆手,「韩先生和魏先生致仕,首辅和阁老,以及礼部尚书出缺,叫制置司平章局议一议,议好后呈上来。」
「遵旨。」
朱由校想了想,又问:「胡尚宫的侄儿出京了吗?」
「回禀皇上,出京了,直奔洛阳。」
「嗯,叫东厂好生盯着,确保太皇太妃的密信,送到朕的皇叔手里。」
「遵旨。」
「宗室藩王。
大伴,我朝有多少位塞王?」
朱由校关注宗室藩王不是一天两天,身为他的心腹伴当,曹化淳早就查阅过相关资料,熟记在心。
「回皇上,我朝塞王皆是太祖皇帝所封。
计有秦藩,乃太祖皇帝皇二子始封,建藩西安府,现任秦王乃朱谊患,万历十五年进封。
晋藩,乃太祖皇帝皇三子始封,建藩太原府,现任晋王乃朱求桂,万历四十一年进封。
肃藩,乃太祖皇帝皇十四子始封,初建藩平凉府,后移藩兰州府,现任肃王乃朱识,天启元年进封。
庆藩,乃太祖皇帝皇十六子始封,建藩宁夏,现任庆王朱帅锌,万历二十三年进封。
韩藩,乃太祖皇帝皇二十子始封,初建藩辽东开原,未就藩。至洪熙年,其子奉诏移藩平凉,现任韩王朱,万历三十九年进封。
辽藩,乃太祖皇帝皇十五子始封,初建藩广宁,永乐年间移藩荆州府,隆庆二年,当时辽王朱宪灯因世宗皇帝国丧期,不衰不哀,被圈禁而死,辽藩出缺至今。
沈藩,乃太祖皇帝皇二十二子始封,初建藩辽东渖阳,后移藩潞州,现任沈王朱理尧,万历十二年进封。
此外就是大同的代藩。」
朱由校点点头,继续问:「河南藩王有几位?」
「回禀皇上,分封河南的藩王有太祖皇帝皇四子始封的周藩,建藩河南开封府,现任周王朱肃漆,万历十四年进封。
太祖皇帝皇二十三子始封唐藩,建藩南阳府,现任唐王朱硕,隆庆五年进封。
成祖皇帝皇三子始封赵藩,建藩彰德府,现任赵王朱慈,万历四十五年进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