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2 / 2)
“那老板知道你其实是他同行,天天偷窥吗?“”
闻辽嘿嘿笑:“当然不知道。”
“被发现了你就等着人家上门砸你玻璃。”
这次老板又发了一个关于祭扫的感想,说是现在年轻人远走他乡,很难每年都回来祭拜亲人,直播代客祭扫业务应运而生。闻辽私聊老板问,你家做这个业务吗?老板说暂时不做,人手不够,忙不开,而且这一项差不多已经被公墓附近的殡葬服务公司垄断了。
闻辽便想去公墓看一看。
闻辽爸妈没有葬在荣城,他回来以后还从未踏足过墓园。
张若瑶说都被垄断了,你去干什么?
闻
辽开始掉书袋,说如今老龄化严重,需求基本盘稳定,所以整个行业不是像张若瑶说的那样紧缩,只是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复杂。
“人无我有,人有我精。都是代客祭扫,也肯定有不一样的地方。”
闻辽立志建立起自己的方法论。
寿衣店开业快两个月了,单论营业额其实并没有比之前高出多少,但客人在店里停留时间长了很多,这就是装修和销售模式的改变起了效果,闻辽越来越坚信他是天选殡葬人。张若瑶负责传统习俗那一套,他负责创新,他们就是殡葬行业的奔波儿灞和灞波儿奔。
张若瑶说你没话了?没话闭嘴,有病。
“我今天有事要出门,你留下看店,你那业务升级改天再研究吧。”
“去哪?要不要骑我的车?”
闻辽让朋友给他从远方邮寄了一辆自行车,是他们自己创立的品牌,超轻环保材料,张若瑶问你做这个有市场吗?团队多少人?感觉应该是青色组织?闻辽说当然有市场,感兴趣的人不少,他们现在承接国内外一些学校的研学实践。
是因为你没了解过这件事,未曾踏足骑行这个圈子,所以觉得里面荒草丛生。
张若瑶才懒得踏足,出门打了个车走了。
直到晚饭后才回来。
外面大降温,起风了,刮得漫天都是尘。
她低头快步跑进寿衣店,双手冰凉,怀里揣了张彩笔画得歪歪扭扭的贺卡,放到桌子上。
闻辽问,谁家孩子?
张若瑶掸了掸身上,没瞒闻辽,她刚去的地方其实也离公墓不远,市儿童福利院,和公墓在同一条街,下山就是。下周是感恩节,福利院做教育活动,每年都会提前跟张若瑶说。
闻辽大为惊讶:“你做了什么贡献?会邀请你去?”
张若瑶笼统地说,捐了点钱。
“福利院接收捐款捐物吗?”
“接收,食品会严一些,其他还好。”
“原来你就是传说中的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不是统称,是具体的人,活的。失敬了。”
张若瑶把闻辽的话原封不动回敬给他:“是因为你没了解过这件事,未曾踏足这个圈子,所以觉得里面荒草丛生。”
闻辽大笑。
“......怎么突然就降温了。”
“是。”
张若瑶太冷了,想倒杯热水喝,结果热水壶空着,接待区的茶几上两只用过的纸杯,闻辽说等会儿,然后把茶壶端到楼上去洗涮。
张若瑶问:“刚刚有客人?”
闻辽说:“哦,不是,楼上大妈。”
“楼上?”
张若瑶指指自己头顶,小声:“三楼?”
闻辽说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