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85(1 / 2)

加入书签

培盛,去传膳,朕就在毓庆宫用。”

苏培盛出去传话,胤禛道:“趁等膳的时间,说说你这本书吧。”

弘书只能妥协,走到胤禛身后,一边替他揉捏肩膀一边道:“您说,儿臣听着。”

胤禛沉吟了片刻后,第一句话说的却不是内容:“你这书,实用,但目的性、功利性太强,其中有些内容,僵硬、死板、片面,若推出去,会遭人诟病。”

弘书道:“会有一些人诟病,但更多的人会疯抢。至于目的性和功利性,皇阿玛,这本书的功利性不是来自它本身,而是来自科举考试。”

“这天下的读书人若是没有一颗功利之心,为什么要参加科举呢?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本来就是一场有目的的交易。”

而僵硬、死板、片面?弘书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弧度:“说句您不爱听的话,这世上难道还有比八股文更僵硬、死板、片面的东西吗?”

胤禛轻叹一口气,果然,他就知道,儿子从来就瞧不上制艺:“所以你在后面的观风题里添加那些东西?”

弘书捏肩的力度大了一些:“我就知道您能看出来,怎么样?儿子的题是不是出的很巧妙?加的那些东西合不合您的心意?”

“哼。”胤禛轻哼,“擅自揣摩圣意还敢当面说,是怕朕没名头罚你?”

弘书捏肩的频率加快:“什么揣摩圣意,儿臣这分明是和皇阿玛您心有灵犀一点通。”

胤禛想回身敲他:“你这乱用典故的毛病趁早给朕改了!”心有灵犀一点通那是形容爱慕之人的。

弘书改捏为捶:“哎呀,皇阿玛您别这么较真嘛,典故典故,不就是拿来化用的,扩大适用范围才是对典故好,能让它流传的更久。”

“就你歪理多!”胤禛骂了一句,忍不住道,“你轻点,想把朕骨头敲断不成。”

弘书讪讪地放轻力道:“儿臣这不是怕您嫌力道不够嘛……”

胤禛已经不想骂他了,直接开始给他指正一些错误:“马宏琦那篇文章,你有一处理解的有偏差……”

将他觉得不好的地方大致讲了一遍,晚膳就送来了。

胤禛还是讲究食不语的,父子俩用完膳,胤禛才道:“朕看你这内容已经颇为完善,接下来打算怎么做,还是在你那惠民书局卖?”

弘书道:“儿臣有一事比较犹豫,还没想好。”

“什么事?”

弘书就将他想请张廷玉、朱轼、田从典等人一起点评的利弊说了说。

胤禛道:“张廷玉、朱轼他们不行,他们如今在朝为官,不适合做这种事。”

“那田从典?他上个月致仕了。”弘书道。

胤禛叹气:“田从典也不行,月初他启程回乡祭祖,今儿一早他儿子送来遗疏,说是几日前在路上病故了。”

“这……”弘书只能在心里道一声抱歉。

胤禛道:“不必请别人,你现在的内容就够了,人多了反倒显得杂乱,学子们还要揣摩不同人的喜好,意志不够统一。”

儿子是继承人,现在看他书的这些学子未来如果能考中,大概率都是给他用,既然是他用,那就不需要去揣摩别人的意思,只需要揣摩儿子一个人的喜好就够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